11.28 中国资管·全球展望——清华五道口金融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2019年11月24日,以“中国资管·全球展望”为主题的清华五道口金融发展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来自监管机构、学界、业界的嘉宾和学院教授、业界导师、资产管理行业的校友们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常态下中国资管行业发展与变革。


会议邀请到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光大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IMI学术委员鄂志寰,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副总裁徐叶润,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首任理事长、原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资产管理中心主任、建树金融学讲席教授余剑峰出席会议并代表主办方致辞。


中国资管·全球展望——清华五道口金融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图为余剑峰)


余剑峰在致辞中表示,从国际政治格局到经济发展速度,从科技创新发展到金融体制改革与监管,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如此多角度多层面的全面新常态。本次论坛依托清华五道口《全球资产管理》课程项目,共话新常态下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前景,旨在共同勾勒出新常态下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壮丽蓝图。

于学军发表题为“监管新常态下,资管新规的‘药效’及思考”的主旨演讲。他指出,过去几年,我国资管行业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有三方面:一是公募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私募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通过非公开方式发行;二是公募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不得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私募产品投资主要由合同约定,可以为非标产品,不可以直接投资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三是实行净值化管理,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

彭文生发表题为“安全资产荒与利率之锚”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全球金融危机、贸易战、英国脱欧等不确定性增加了安全资产的需求,安全资产荒逐渐显现。而安全资产荒会加剧金融周期,加剧 “长期停滞”,无风险利率下行、风险溢价上升,美元升值等。他认为,可以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进一步发挥财政的作用,从而维护货币政策的正常空间。

徐叶润发表题为“筑梦资管科技”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国内资本市场面临着成熟化、多样化、国际化的发展需求,作为资产管理机构需要提升寻找优质资产、产品设计、投研、风险定价以及敏捷交易五大能力。同时,徐叶润指出,未来基于大数据、算力、AI、区块链等底层设施和能力的发展,智能型资管将成为发展趋势。

鄂志寰与王忠民也围绕金融行业新常态、资产管理以及大湾区金融战略等话题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鄂志寰的演讲主题为“金融开放新常态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 ;王忠民演讲主题为“新常态下资管创新与行业发展”。

全体大会结束后,TPG资本管理合伙人孙强,前海母基金执行合伙人陈文正,中国亚太学会副会长于建忠, Vanguard中国区总经理赵瞾出席了主题为“新一轮金融开放下资管行业机遇与挑战”的圆桌论坛。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熊军,深圳市翼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定恒,深圳市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清科集团管理合伙人、清科母基金管理合伙人符星华出席了题为“新常态下资管行业投资与配置策略”的圆桌论坛。

论坛上,各位嘉宾与现场观众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生动热烈。本场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EMBA 中心、高管教育中心主办。


经过多年来对资本市场和企业发展的深入洞察,清华五道口高管教育潜心研发,构建起一套聚焦“引领金融实践、赋能创新发展”的完整课程体系,既有服务金融机构和投资人的专业课程,也有助力实体经济企业创新转型的系列项目。其中面向专业金融机构高管和投资者特别开设了“全球资产管理”、 “银行家”、“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等课程,为金融专业人士构建持续学习的平台,帮助他们探索全球资产配置前沿,剖析各类资产投资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