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關於幣圈交易所,給你說個簡單的祕密

關於幣圈交易所,給你說個簡單的秘密

在《讓子彈飛》中,面對各方勢力糾纏複雜,敵人心腹都謊話連篇的局面,姜文氣得挨個罵人:“一個土匪碰到一個惡霸,多麼簡單的事兒,讓你們給弄成這麼爛七八糟的!”

把此話拿來形容幣圈的如今各種亂象,居然如此恰當。2009年啟動比特幣金融的中本聰肯定也沒想到在短短十年間,數字貨幣會有了以太坊的智能合約、交易所的平臺幣、EOS的超級節點競選、FCoin的“交易即挖礦”種種玩法。

而每種玩法背後,則是動則上億的資金流動。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許有錢的地方才真的是有江湖。今天這篇文章,我打算通過近期兩個事件切入,聊聊區塊鏈交易所這個“簡單的事”。而這兩個熱點事件,代表著幣圈時刻在上演的,大起大落的人生。

11296家交易所:有人跑路,有人上天

今年6月20日,默默無聞的區塊鏈交易所86BEX跑路了。此時,距離它正式上線才過一週,在官方發佈的公告《後會有期!》中,86BEX稱:

因為平臺自上線以來一直的虧損,以及投資人的撤資,導致平臺現無法繼續經營。很遺憾的通知大家,我們將關閉提幣通道。準備開啟重組方案,後續會以嶄新的面貌呈現給大家。

關於幣圈交易所,給你說個簡單的秘密

怕是要後會無期了……

乍看之下,交易所跑路該是驚天大案。但可能86BEX可能真的太不出名了(沒圈到什麼錢),粉絲群裡也都是衝著“只要實名就獎勵4個EOS”來的殭屍粉,所以除了幣圈媒體真的無人關注,更別說投訴,報警。

86BEX 並不是第一個宣佈倒閉的交易所,它只是區塊鏈交易所海嘯翻湧中,無數擁有短暫生命浪花中的一朵。據幣安何一在媒體群公佈的數據:今年6月15號,全球區塊鏈交易所數量已突破一萬,達到11296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8.7%。

在這麼大的基數下,雖然已經形成OKEx、幣安、火幣三足鼎力,在巨大的資本誘惑下,依然有無數後來者奮勇向前。而Fcoin交易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關於FCoin,可以看我們的上期文章:幣圈交易所的“三國補貼混戰”,為什麼沒有火幣?)

關於幣圈交易所,給你說個簡單的秘密

通過引入“交易即挖礦”(說得通俗點:你在我這交易,我給你錢)這種補貼引流的商業模式,Fcoin在幣圈爆紅。5月24日,Fcoin 平臺幣 FT 上線,並在當天推出 FT/ETH 交易對,短短20天左右,就暴漲97.75倍,成了傳說中的“百倍幣”。

可惜,距離百倍還是差了一口氣,隨後就出現腰斬式暴跌。但一種能賺(quan)錢的商業模式,自然會有模仿者前仆後繼。不僅幣圈大佬幣安開始貼錢反擊,各種蠢蠢欲動的資本也想學習這種模式,從市場中分一杯羹。

據不完全統計,在FT暴漲期間,包括BTEX、WFEE、X網、AAcoin、滿幣Coni、TOP.ONE、TTEX等交易所均推出平臺幣。

關於幣圈交易所,給你說個簡單的秘密

但回頭想一想“交易所”這三個字的概念:作為資源信息調配交易的平臺,它應該是為交易者創造公平、安全的環境。可是幣圈的交易所,卻徒有其名。

一方面缺少入行門檻,又無監管,讓這裡充斥著“突然跑路”的劣制產品,而貼錢營造的表面繁榮之下,平臺幣的發行讓交易所既當球員,又當裁判,說不圈錢也難掩圈錢的現實。

交易所的遊戲,不過是個簡單的秘密

當然,在這裡我們並不是期待形成巨頭的壟斷,然後肅清幣圈亂象。因為這只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區塊鏈的技術優勢,就是共享。真正的共享經濟,是一個點對點,人人可使用、可分享的社區。

但只要人人可參與,一旦有暴利出現,市場上自然就會出現“劣幣”。對於幣圈交易所的亂象,在《每日經濟新聞》一篇報道,首先梳理“產幣”與“跑路”之間的邏輯:

交易平臺產幣→利用炒幣者抬價→拉下線,給補貼→市場繁榮,韭菜夠多→跑路

關於幣圈交易所,給你說個簡單的秘密

通過每個人的貪婪,從“產幣”到“跑路”之間就構建起這麼一條簡單而合理的通途。但這能怪誰呢,雖然自比特幣的出現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來實行人人共享的理想目標。可是隨著PoW不斷提升難度,當只有巨頭才有足夠算力挖礦時,中心化就成為難以避免的趨勢。

何況在區塊鏈發展的初期當算力不足時,集中有大量數據資源的交易所肯定是普通用戶的選擇,這就會形成“馬太效應”的數據聚集循環。數據統計也顯示了這種“中心化”的趨勢:日均交易額排名前14位的數字貨幣交易所佔交易總額的73%,大約170個數字貨幣交易所只佔總交易額的27%。

關於幣圈交易所,給你說個簡單的秘密

這就導致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安全。

今年1月份,日本交易所Coincheck遭到黑客攻擊,價值逾5億美元的新經幣遭竊。

今年3月7日凌晨1:40,幣安被爆出現故障。多名用戶稱,幣安疑似遭到黑客攻擊,突然拋售他們賬戶內的加密貨幣。

近日,韓國最大虛擬貨幣交易平臺Bithumb於20日被黑客入侵,約350億韓元的加密貨幣被盜,平臺交易與加密貨幣存取服務由此暫停。

……

雖然說安全一直是懸在區塊鏈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但可惜很多掛名“區塊鏈”的項目。其實並沒有想走向“中心化”雄心,他們甚至並不想進入 “區塊鏈” 這個行業,只是借ICO募資的名義掛個財富項目從圈錢到跑路。

這也是去年9月4日,央行在官網發佈的“關於方法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中,之所以要重點打擊ICO募資的原因。這也直接導致了交易所三大巨頭,幣安流落國外,OKEx“上交給國家”的親近,火幣中國總部避鋒芒於海南。

環境一旦惡劣先垮的當然是小交易所,如今Fcoin推出“交易即挖礦”的模式,對於即將窒息的幣圈資本當然是及時春雨,愛之者捧紅他,恨之者圍剿它。但不管是愛,是恨,都是為了錢。

關於幣圈交易所,給你說個簡單的秘密

其實說到底,區塊鏈本身就只是一個簡單的純技術領域的東西,沒想到剛出來就扎進了金融漩渦,一個“簡簡單單的事”,因為離錢太近而變得亂象叢生。這一切或許從比特幣的第一次暴漲,就已經註定了。

現在每個區塊鏈項目都懂得用ICO募資這招,當然不乏有人是要用來做優質項目的啟動資金,可是當錢來得太容易,又沒人管你的時候,又有誰能自覺綁住自己的手腳,又有幾個人能沉得下心做點實事,畢竟財富自由已經實現了。

所以幣、鏈的分離很難實行,可是不將幣剝離,區塊鏈要走向人人共享的去中心化未來必然舉步維艱。要是幣、鏈分離真的實現了,小交易所輕易跑路去做別的項目割韭菜,大交易所又將何去何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