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批量个股重挫50%!科创板收割韭菜究竟有多惨烈?

今年7月22日,上海科创板正式挂牌亮相,吸引无数股民的目光,当日涨幅翻倍的个股太多,最少也有大几十的涨幅。科创板一时风光无限,压过挂牌10年的创业板。


批量个股重挫50%!科创板收割韭菜究竟有多惨烈?


然而,科创板后期的表现,却远远不及创业板的表现。据行情软件统计,从科创板开市到现在,创业板指数累计上涨7.5%,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的科创板指数,但从大多个股“惨淡”的表现便能知晓答案。

那么,科创板已经亮相4个多月了,表现到底有多惨?

首先,我们来看科创板新股破发的情况。截止11月27日,共计7只股票出现破发,包括卓越新能、容百科技、天准科技、昊海生科、杰普特、中国电研、久日新材。

批量个股重挫50%!科创板收割韭菜究竟有多惨烈?

新股破发后,跟投券商自然遭遇浮亏。据统计,7只新股破发对应跟投券商累计亏损2429万元。这7家券商分别是中信建投、瑞银证券、海通证券、英大证券、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招商证券,单家券商的跟投浮亏额在60万元至700余万元之间。

这里要说明一点,券商保荐机构对于保荐的上市公司,新制度规定跟投比例为2%——5%,锁定期为两年。这跟以往主板的保荐制度完全不一样。而此次浮亏最多的券商就是保荐久日新材的招商证券。

久日新材发行价为66.68元,招商证券跟投近90万股,如以11月28日收盘价58.80元计算,则跟投持仓已浮亏700余万元。

批量个股重挫50%!科创板收割韭菜究竟有多惨烈?

对此,有投资者对久日新材董秘发出灵魂拷问:“既然公司业绩那么好,市盈率在科创板中第二低,为何上市就破发?!”

董秘估计也是一脸无奈,心想什么时候开始A股韭菜也这么理性了?

一、批量个股被腰斩

接着,我们来看一看从科创板挂牌到现在,所有56家公司股价的表现。其中,仅有5只个股保持上涨,剩下51只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股价累跌超过40%的个股14家,占比25%;跌幅超过30%的姑姑高达25家,占比42.8%。

此外,科创板期间最大跌幅超过50%的个股高达28家,刚好为科创板上市总数量的一半。

批量个股重挫50%!科创板收割韭菜究竟有多惨烈?

第一批挂牌科创板的公司到现在仅有89个交易日,却批量出现被腰斩的公司。这不得不说,这波韭菜割得真猛!

晶晨股份8月13日挂牌,当日盘中高见149元,而目前股价仅有49.1元,下跌超过100元,76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过65%,荣获科创板跌幅榜“冠军”。即便跌了这么多,市值还有200亿元,动态市盈率PE仍然高达86.8倍。

批量个股重挫50%!科创板收割韭菜究竟有多惨烈?

西部超导,科创板上市首批挂牌企业之一,当日盘中暴涨将近300%。仅仅4个月时间,公司股价便重挫超过47%。目前,西部超导报价28.85元,市值还有128亿元,动态PE为84.8。而新三板退市时市值仅为47亿元。

批量个股重挫50%!科创板收割韭菜究竟有多惨烈?

还有一家明星芯片公司——澜起科技,不得不拿出来遛一遛。澜起科技,挂牌当日暴涨202%,当日收盘市值高达846亿元,而目前最新市值仍有732亿元,期间最大跌幅为40.7%。

据最新财报披露,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3.84亿元,同比增长10.6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15亿元,同比增长29.62%。单看三季度,营收为5.05亿元,同比竟下滑6.81%,归母净利润为2.93亿元,同比增长18.64%。

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营收增速分别为45.28%、43.19%、23.98%,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99.25%、154.56%、41.67%。

批量个股重挫50%!科创板收割韭菜究竟有多惨烈?

发现趋势没,澜起科技上市后,业绩增速“骤然变脸”。

我们预估澜起科技2019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为10亿元,退市之前的2014年,前三季度披露的净利润为251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55亿元。估算2014年全年大约为2.1亿元,业绩5年增长约5倍。

而如今收盘市值高达739亿元,是2014年11月私有化退市市值(6.93亿美元,折合43亿元)的17倍。

这透露了什么含义?中美股市对于一家公司估值悬殊3.4倍。相当于美股卖1元的东西,在大A股卖3.5元,刚上市那会还要卖4元。

要知道澜起科技在2014年2月被研究机构GravityResearch质疑财务造假。一个月后,AristidesCapital也发布公告称,澜起科技SoC(SystemonChip,系统级芯片)营收大部分为虚构(imaginary)。祸不单行,遭做空后,澜起科技被海外投资者集体诉讼。

当年4月和5月,纳斯达克交易所对于迟迟不能提交2013年年度财报文件而进行两次退市警告,于当年10月,在私有化还未完成时便发出了“逐客令”,完成摘牌。

几年过去了,澜起科技财务造假到底有没有我们不得而知,但摇身一变,比美股私有化退市高4倍估值回到了A股,还成为了明星公司,那也是没谁了!

以上罗列的三家公司,股价动不动就来腰斩,且最新估值均超过80倍,这是谁给的勇气呢?是梁静茹吗?

二、券商业的变革

原来在主板,券商保荐机构只保荐不跟投,躺赚渠道手续费,而判别公司质地好坏的责任均甩锅给监管部门。而监管部门面对成百上千家企业的上市审批,不可能都负责得过来,所以不管好公司烂公司,只能压低估值。A股有一个不成文的估值上线——24倍。

而科创板的横空出世,估值上线突破了,但给券商保荐机构带上了紧箍咒——保荐制度,跟投2%-5%,锁定期2年。这就打破了券商跟上市公司发行人深度利益捆绑的格局,而逐渐担任起为散户投资者判别公司质地的责任——好公司好估值好价格,烂公司低价格低估值。

这样的制度安排,让新股发行由监管部门转变为券商、市场去挑起责任,更利于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实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当然,在注册制大背景下,新股不再是稀缺资源,破发也逐渐成为常态,也逐步向港美成熟市场靠齐。

这就对券商的投行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未来,券商业的2B业务将迎来爆发,但终究属于头部券商的盛宴。但也终究只有定价能力、销售能力、以及产品能力强的券商能拿走其中最大的增量蛋糕。

目前,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是中国投行业务排名靠前的券商机构。在未来2B的浪潮之下,中国的“摩根士丹利”也一定会涌现,或许也就在这些龙头之中。

三、尾声

在A股市场,逢新必炒是一贯的尿性。但现在,这种格局悄然发生着变化。不仅是在科创板,A股主板竟然有两只个股——渝农商行和浙商银行上市后快速破发。对于接下来的邮储银行,不少投资者都有点虚了!

这就对了!未来新股不再是香饽饽或将成为一种常态。

而科创板方面正是肩负注册制的使命,虽然遭遇前期爆炒到现在的一地鸡毛,但它给主板探路注册制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相信不久之后,注册制就将引进到创业板,最终到沪深主板,A股制度的建设愈加完善和成熟。未来,A股资本市场还将对于经济发挥巨大助力,其投资机遇一定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