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自走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行业十年变迁

在三大联合收获机行业,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受到的关注度更高,这不仅仅是这个行业内大佬云集,更重要的是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正在对小麦联合收获机和玉米联合收获机等形成强势替代,并且在跨区作业市场上,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的地位举足轻重。那么,

水稻收割机行业是如何变迁的呢?

01、水稻收割机十年销量变迁

从近十年的销量数据来看,2012-2015年期间,水稻收割机市场依然还处于上升状态,2015年销量比2012年高出约3.2万台,增幅达57%。2015年水稻收割机销量见顶后,行业在高位状态保持了3年,2015-2017年间,年度销量都保持在7.8万以上。2018年市场行情陡转直下,行业销量直接下降了1.8万台,同比跌幅达23%。

自走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行业十年变迁

随着水稻收割机市场保有量的增加,市场日益饱和,水稻收割机市场从增量市场,向存量更新市场转变。2015年水稻收割机社会保有量达到了31.3万台,到2017年已增至38.7万台。我国稻谷常年播种面积4.5亿多亩,按照顶峰时的38.7万台水稻收割机保有量来计算,每台水稻收割机年作业面积不足1200亩,即使考虑到全喂入了履带式收割机除了可以收获水稻,也在抢占小麦机收市场,但依然可以从中看出水稻收割机市场饱和度之高。

自走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行业十年变迁

2015年,特别是2016年之后,在粮食价格下滑,购买力下降、市场过饱和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水稻收割机市场进入下行阶段,特别是2018年后有增速下滑迹象。从今年1-9月份国补农机购置补贴系统公开数据来看,2019年全行业销量可能达不到5万台,全行业出货量将回到10年前水平,但10年前国内主要以2公斤及以下机型为主,10年后是5公斤、6公斤需求为主,所以虽然量降低了,但是动力总量并没有下降那么大。

02、水稻收割机喂入量变化

近十年的时间里,国内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喂入量以约两年一公斤的速度在发展,喂入量不断的增加,事实上是机器的作业效率在提高,这是顺应跨区作业机手对效率的需求。在2018年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系统销售的机器,有60%的是5-6公斤的机型,其中5公斤机型占比高达57%,而占比60%的5-6公斤级别的机器里,没有一台是日系品牌,100%全部是国产品牌,有约3.6万台,其中有65%的机器是江苏沃得农机生产的,可以看出来,日系品牌并没有在需求量最大的5-6公斤投入产品。

自走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行业十年变迁

自走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行业十年变迁

2010年之前,在水稻收割机行业,1kg/s以下喂入量的机型,还是随处可见的;到2018年,3kg/s以下机型都几乎从市场上退出殆尽。分年份来看,2012-2014年期间,2~3公斤机型销售都较为强劲,这既与当年的水稻收割机研发技术还不如现在成熟有关,也与日系产品久保田688多年畅销国内市场有关。2014-2015年,是主流喂入量从2~3公斤,向4~5公斤转变的时间,2015年是4~5公斤机型的市场占比已49%;这期间也是水稻收割机从日系品牌向国产品牌,特别是江苏沃得农机,转变的时间。2016年之后,5~6公斤机型成为年度主流销售机型,市场占有率都在40%以上,更是在2017年一度高达64%。

03、水稻收割机品牌变化

随着水稻收割机市场日益饱和,增量市场逐步关闭,存量市场竞争越加激烈,陆陆续续有水稻收割机厂家退出。2019年前9个月,有销量数据的水稻收割机生产企业,仅有51家,比顶峰时少了32家,厂家数量基本退至10年前的水平了。虽然生产企业数量减少了,但现在的企业产能远大于十年前,因此水稻收割机产能减少并不是特别严重。水稻收割机企业数减少的同时,市场集中度在逐年增加,前五品牌市场占比从2011年的57%,增加到了2018年的81%。

在国内全喂入联合收获机行业,虽然有很多企业已在退出,但是也有一些很有实力的企业在进攻,比如一拖东方红,联合收获机是一拖的短板,一拖一定会补上这个短板,而一拖下定决心做水稻联合收获机,就肯定会对其它企业造成压力,另外久富也在2018年推出6公斤的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鉴于久富在插秧机行业的上佳表现,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久富做不好水稻联合收获机,所以国内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行业,一方面在快速洗牌,一方面是强有力的竞争者在进行,未来行业充满变数,整体看日系品牌处于守势,且有进一步衰退的迹象。


自走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行业十年变迁

从品牌排名来看,2012-2019年这8年里,共有6个品牌跻身年度销量前五排行榜,分别是沃得农机、雷沃谷神、星光农机、久保田、中联谷王和浙江柳林。其中沃得农机、雷沃谷神和星光农机这3个品牌,在这8年里,一直都位列前五名。

自走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行业十年变迁

自走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行业十年变迁

在2015年之前很长的时间周期里,相对于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联合收获机,全喂入水稻收割机行业集中度一直很低,竞争激烈,几乎没有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因为充分竞争,水稻联合收获机行业大量的新技术得到应用,比如纵轴流脱粒技术、静液压驱动等,同时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品类,但在2016年之后,国产品牌中的沃得开始改变市场集中度不高的局面,其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2018年基本占据了一半的市场份额,伴随着的是对市场资源的虹吸效应,不但日系久保田、洋马、井关的占有率急速下降,就像国产的雷沃谷神、中联谷王、星光农机等优秀品牌,其市场份额也被沃得掠走。

整体看,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行业出现了罕见的“马太效应”,也就是好上加好的现象,市场资源、政策资源、用户资源全部向沃得集中,而其它品牌越来越难过,今年1-9月份,这种现象愈加明显,沃得的市场占有率继续增加,达到了55%。

如果深究原因,一是沃得的性价比更高,从目前的补贴公示价格来看,沃得的售价在9.58-11万之间,而日系平均在10.34-18.81万之间,平均高出50%;二是机器收获速率高,沃得主销机型是5公斤和6公斤,其中6公斤的占比在增加,而日系的仍是2.5-4公斤,效率明显低;三是服务,沃得的服务响应速度快、配件充足,市场上服务人员比销售人员还多。

04水稻收割机产品变化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十年是水稻收割机市场集中度逐年增高的十年,生产企业数减少,品牌集中度增加,喂入量逐年升级,市场销量向年度主流喂入量增加。随之集中的,还有水稻收割机产品。2015年时,市场上有281款水稻收割机,到2018年时仅有173款;2019年前9个月有销量数据的水稻收割机产品,更是仅有144款。产品数量减少的同时,市场销量在逐步向头部产品集中。2012年前三产品合计市场占比仅为31%,2018年时已超过45%;2019年前9个月,前三产品合计市场占有率更是超过了47%。

自走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行业十年变迁

从各年度冠军产品的销量来看,自2013之后,冠军产品的年度销量都在1.4万台以上,特别是2014年的冠军产品—沃得锐龙4LZ-5.0E的销量超过了2.7万台,占了当年水稻收割机销量的36%,高出第二名近2万台,具有很大的市场领先优势。在水稻收割机行业,虽然企业数量在减少、产品数量整体也在减少,但在市场下滑的大背景下,行业竞争依然十分激烈,冠军产品的市场销量虽有所下滑,但冠军产品依然保持了较强的市场领先优势。


2012-2019年水稻收割机年度销量前三产品统计

自走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行业十年变迁

从2012-2019年的水稻收割机年度前三产品统计数据来看,这8年间共有13个产品位列水稻收割机年度销量前五榜单。这13个产品,来自沃得农机、星光农机和久保田这4个品牌。其中沃得农机、星光农机和雷沃谷神各有4款产品跻身年度前五排行榜,久保田有1款产品上榜。自2014年开始,每年的水稻收割机销量冠军都属沃得农机,改变之前星光农机、久保田、雷沃谷神“三家相争”的局面。虽然雷沃谷神的水稻收割机未能取得销量冠军,但在2012-2019年(2016年除外)这7年里,每年都一款产品晋级销量前三排行榜。在国产水稻收割机快速抢占市场的情况下,久保田产品除2014年因补贴不合规原因缺席前三排行榜外,在2018年正式退出前三排行榜,在久保田没有推出新的、可以与沃得农机相抗衡的情况下,预计久保田水稻收割机难以再进前三排行榜,问鼎销量冠军更是希望渺茫。

05、各地区小麦喂入量变化分析

2012-2015年期间,水稻收割机销量前五地区相同,但地区排名顺序有所不同,前五地区的市场占比在70%-75%之间。2016-2019年之间,前五地区在年度间有所变化,2016年,湖南地区跌出前五名,四川省晋级;2018年,湖南地区再次跌出前五名,黑龙江省晋级前五排行榜。2016-2018年期间,前五地区合计市场占比在64%-68%之间。由此可见,水稻收割机的地区集中度较高,也较为稳定。

自走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行业十年变迁

自走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行业十年变迁

从全国整体来看,水稻收割机喂入量基本表现为两年升级1公斤,但各地区的主流喂入量及喂入量升级情况有所不同。下面就对水稻收割机主销省份的水稻收割机喂入量变化情况,加以分析。

2012-2019年水稻收割机主销地区喂入量变化

自走履带式全喂入收割机行业十年变迁

从各地区来看,水稻收割机主销省份的喂入量升级模式有所差异。江苏地区主流喂入量,在2012-2014年都是以2-3公斤机型为主,2015年跨越式升级到4-5公斤,2016年及以后的主流喂入量均为5-6公斤机型。

安徽地区主流喂入量,在2012和2013年都是以2-3公斤机型为主,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86%和69%。2014和2015年,是2-3公斤向4-5公斤的转变期间,这两段喂入量机型的市场占比保持在38%-42%之间,4-5公斤机型以微弱优势领先。2016年主流喂入量又从4-5公斤向5-6公斤,到2017年之后,5-6公斤机型的市场占比已保持在60%以上了。

湖南和江西地区主流喂入量变迁情况较为相似,在2012和2013年都是以2-3公斤机型为主。2014年,由2-3公斤向4-5公斤的转变,2-3公斤机型以微弱优势继续领先。2015和2016年主流喂入量彻底升级到了4-5公斤,到2017年,又升级为5-6公斤。

湖北地区主流喂入量,在2012和2013年都是以2-3公斤机型为主,市场占有率都在71%以上。2014年,主流喂入量从2-3公斤,向4-5公斤升级,4-5公斤机型以微弱优势开始领先。4-5公斤机型在2015年的市场占比,达到顶峰69%后,在2016年向5-6公斤升级。2017年主流喂入量彻底升级到了5-6公斤,到2018年时,5-6公斤机型市场占比已高达78%。

黑龙江地区在2012-2015年,销量最高的喂入量均是2-3公斤段,市场占比都保持在40%以上,但3-4公斤机型在2012年,4-5公斤机型在2014和2015年的市场表现也较高。2016年主流喂入量直接升级为5-6公斤,到2017年5-6公斤机型的市场占比已高达59%。2018年,主流喂入量从5-6公斤向6公斤以上机型升级,5-6公斤机型占了48%,6公斤及以上机型占了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