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新中國70年管黨治黨歷程回顧•自身建設篇

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鐵軍

打鐵必須自身硬。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忠誠履職盡責,做到了無私無畏、敢於擔當,向黨和人民交上了優異答卷。邁入新時代,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當好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1. 1949年成立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牢記職責使命,踏上“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自我淬鍊征程。

1949年11月,黨中央決定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檢查中央直屬部門和各級黨的組織及黨員違犯黨的紀律的行為。1954年9月,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改為國務院監察部,1959年因國家管理體制調整被撤銷。1955年3月,黨的全國代表會議決定成立中央和地方各級黨的監察委員會,代替各級紀委。1962年,黨的八屆十中全會通過《關於加強黨的監察機關的決定》,從組織和制度方面進一步健全了黨的監察機構。1969年4月以後,紀律檢查機構一度被撤銷。


2. 1978年黨的紀律檢查機關恢復重建,為改革開放新時期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供了重要組織保證。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選舉產生了以陳雲為第一書記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1982年,黨的十二大黨章對紀檢機關的產生、領導體制、任務和職權等根本性問題作出規定。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成立。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中央紀委與監察部合署辦公。黨的十五大後,開始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和參與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3. 黨的十八大以後,中央紀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回歸黨章本源,聚焦主業主責,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不斷提高履職能力。

貫徹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精神,中央紀委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清理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由125個減少到14個;調整內設機構,增設紀檢監察室,設立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省市兩級紀委也相應完成內設機構人員調整,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精簡比例達90%。


4.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著眼於把紀檢、監察兩項職責融合好、貫通好、執行好,努力把“三轉”推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堅守紀委職責定位的同時,深化拓展監察職能,把紀檢、監察兩項職責融合好、貫通好、執行好,通過持續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更加精準務實監督執紀問責,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5. 一體推進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和紀檢監察機構改革,更好地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紀律檢查體制改革作出決策部署,中央紀委著力推動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

2016年9月,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方案》,同年11月,中央決定在北京、山西、浙江開展改革試點。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的戰略部署。

2018年2月,十九屆三中全會決定組建國家監察委員會,不再保留監察部、國家預防腐敗局。2018年3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揭牌,國家監察委員會作為中國特色的反腐敗工作機構,同中央紀委合署辦公,履行紀檢、監察兩項職責。紀委監委合署辦公,監督範圍擴大了,權限豐富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反覆強調,必須在行使權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約束上嚴之又嚴,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懲惡揚善的利劍永不蒙塵。


6. 為紀檢監察機關定製度、立規矩,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

1987年制定《黨的紀律檢查機關案件審理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控告申訴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等,規範了自身建設相關工作程序。

黨的十八大以來直至黨的十九大以後,將實踐中行之有效的自我監督的經驗做法上升為制度規範,先後制定《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監察機關監督執法工作規定》,為紀檢監察機關加強自身建設提供了剛性約束。


7. 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用鐵的紀律鍛造紀檢監察隊伍。

2013年5月,中央紀委在全國紀檢監察系統率先開展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此後,通報曝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紀檢監察干部,排查清理幹部職工及配偶經商辦企業、幹部配偶子女移居國(境)外等情況,幹部檔案專項審核和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等工作相繼展開。2016年,十八屆中央第十輪巡視明確把紀委和紀檢組列為巡視對象。同時,落實黨中央防止“燈下黑”要求,堅持刀刃向內,堅決清除害群之馬,純潔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8. 中央紀委和各級紀委認真開展黨內教育、組織全員培訓、評先表彰等,強基固本、導向激勵,提升隊伍素質和履職能力。

1990年,中央紀委召開會議,對55個先進紀檢組織和296名優秀紀檢幹部進行表彰。此後,每屆中央紀委都對全國紀檢監察系統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予以表彰。同時,按照黨中央要求,認真開展“三講”教育活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黨內主題教育活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直至十九大以後,各級紀委按照黨中央要求,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專題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同時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強化政治理論學習、黨性鍛鍊和紀檢監察業務培訓等,不斷提升履職能力和本領。

一批優秀紀檢監察干部受到黨和國家表彰,成為先進典型和榜樣模範。2018年12月,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四川巴中市南江縣紀委原書記王瑛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2019年9月,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共同組織開展的“最美奮鬥者”評選活動中,王瑛和江西省委原第三巡視組組長李泉新入選。


新中國70年管黨治黨歷程回顧•自身建設篇

近期,江西首個監察教育館在南昌市灣裡區正式開館。圖為講解員介紹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相關知識。


9. 建立特約監察員制度,推動監察工作依法接受民主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

1989年,監察部作出建立特邀監察員制度的規定。1996年,召開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特邀監察員工作座談會,這是特邀監察員制度建立以來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性會議。

2018年8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印發《國家監察委員會特約監察員工作辦法》,2019年1月,中央紀委三次全會首次邀請特約監察員列席,充分彰顯了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接受監督、自覺支持監督的鮮明態度。


(本文刊載於2019年第24期《中國紀檢監察》,張由濤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