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当年扎堆学金融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金融是非常火爆的。

很多优秀学子号称放弃top5,来到太阳宫女子职业技术学校(简称贸大)的金融专业。


不过,十几年过去了,当初很多立志成为金融家的投资精英,都成了金融行业的废柴


为什么呢?


我们仔细反思了一下原因,大概有以下这么几点:


所学和所用不对口 无法适应工作


宏观微观经济学,财政学,财务会计,计量经济学,金融学,投资银行学,统计学,衍生品交易?


好多课程我都没学好,哈哈。


不过也没关系,考虑到我这种金融学渣占了绝大多数,老天爷给我们留了一扇窗:这套东西和实务操作根本不对口。


所以金融学得不好的,也可以干金融;


学什么的,都可以来干金融,金融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所学和所用不对口,举2个例子:

(1)衍生品交易,学的时候做空做多即期掉期什么的,好fancy啊,实际上在国内根本融不到券,没法玩股指期货,期货公司大概是证监会体系里最穷的存在了;


(2)银行管理学,教一些假大空的巴塞尔什么的。最后我们发现,不如好好研究银监爸爸的1104报表(非现场监管报表)。


(理解了1104,才能正确理解银行,银监也是看这个表啊,你和银监一个高度,这才是真牛逼)


学好1104,写报告、要资源时都有话术:领导,根据银监X号文,以及风险部上报的口径,这笔供应链金融可以算作小微企业主贷款,有助于行里完成小微任务,么么哒。


领导一听,有理有据有节,小伙子不错,心里有我,我去跟授信部门争取一下。


说这些,好像显得金融很low,这都什么啊,我们要高大上的量化交易,掌管100亿基金那种。


我朝自有国情啊。


量化技术再强,你敢做空国企么?


敢做空政商关系的私企么?


小年轻一听,寒心了,不想干了,觉得国内金融都扯淡,公司业务部都是喝酒,信评那帮老头子好难沟通,还有风险那帮大妈天天找事儿,最难不就一张1104么?


高不成低不就,自暴自弃,沦为废柴。


表演型人才,而非实操性人才


众所周知,我们外经贸量产面霸,群面那必然是大杀四方,让所有参与者都铩羽而归,以至于后来转行互联网了。


都有top2状元创始人跟我说:你们外经贸的面霸太强了,太强了,太强了,太强了~摁在地上摩擦啊摩擦啊摩擦


说实话,我们太阳宫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也不是人人都面霸。


面霸可以昂首挺胸地搬出突击习得的专业词汇,把别人干的,都说成自己的,也不在意别人听不听得懂,因为面霸默认在场人士都非常"专业",在面霸眼里,只有"专业人才"才配和"专业人才"对话。


而我们都是有一说一,还生怕面试官听不懂,尽量用初中生都能听得明白的通俗词汇当然群面很浪费时间,应届生都是白纸一张。


在中国,考申论行测才是测逻辑最有效的方式。


面试再稍微聊聊,看看真人啥样。


群面就是施压嘛,你碾压我,我碾压你,最后筛选出来的大概率都是演技过关的影后影帝,而不是脚踏实地干活的人。


一个实操性人才,打交道的都是方方面面的人,这其中就包含了很多不那么"专业"的人,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刚接手的新人,你必须用最简单的话准确地传达出你的意思,邀请对方协同操作。


各方对于专业术语的固定说法也不完全一致,时间紧、任务重,由不得你来装逼。


而表演型人才,在年复一年的人设塑造中空耗。


进了公司,被发现本事不大,又被迫跳槽去下一家表演。


不得不说,金融圈这种影帝影后还蛮多的,很多傻不拉几的机构都觉得群面里面出的影后影帝,就是能力最强的人。


心无旁骛,专注考证


金融是个实操性很强的业务,会说和会做,是完全两码事。


可有的人,就跟魔怔了一样,非要考证。


他们总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等考完证了,那就是"准备好了"。


我们也不知道人家有没有准备好,因为人家一直没把证考出来,哈哈。


很多四大的盆友们啊,也并没有把CPA考下来。


就比如我有个同学,觉得CPA太难考了,转战考司法考试了只要工作不要求必须持证上岗,就没必要和证死磕。


任何一项金融业务,都不需要非得是CPA\\CFA\\FRM\\ACCA等等才能操作。


考了FRM,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就上来了么?


金融风险识别的经验,必须得从大量的实操业务中进行积累。


which means,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经营历史悠久的五大行总行相关部门有着全国最高水平的风险识别能力,真金白银放出去的钱换回的血泪教训,不是我们年轻人考几个证就能对价的。


不如把时间用来琢磨人际关系、琢磨业务、挖掘发财机会上,多多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冲击一下升迁的机会。


真正把工作干得热火朝天的人,要么在体制内努力往上钻,讨好领导,拉拢同事,每日复盘言行;


要么在商业社会可劲捞钱,积极完成KPI,在大量业务中积累经验,探寻商机。


死磕考证,有时候是升官发财的拦路虎啊。


当然也有公司业务被砍、领导带头是废柴、行业被整顿各种倒霉场景下催生的金融废柴主子。


不过啊,生活已经不容易了,我们也觉得没啥好苛责的,当了一辈子好学生,偶尔当一次差生,又怎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