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日系、法系、德系、美系,那個車系的車安全係數最高?最耐撞?

瑞士客


這四款車子裡面,沒有誰絕對耐撞或者誰最安全,其它品牌同樣也是。

車子通常分好幾種級別,有a0級,a級,b級,c級等等,這些級別的車子如果打亂了拿來對撞完全是不公平的,就像拳擊手一樣,低級別的最強者和最高級別的弱者能一樣嘛?顯然不好這麼樣子去比,並且兩輛車子在對撞上還分為如何去撞,你拿A柱部分撞擊對方車輛的B柱部分,網上有張照片,本田小飛度照樣把大眾途觀撞的車毀人亡,而小飛度駕駛員沒啥事兒,這說明什麼?其實真說明不了什麼。



我們老百姓買車是用來過日子的,而不是拿來碰撞的,網上說日系車車薄車輕,沒有美系或者德系車重,難道車重就等於安全,當你一輛車在高速行駛時,如果發生了猛烈的碰撞,反而對駕駛員的傷害是巨大的,因為這裡面有股衝擊波,還有慣性等等都與車重有關,而且車太重往往也說明了造車工藝的不先進。我再打個比方,比如飛機的起落架,細細的那幾根,支撐著整架飛機的重量,你能說飛機制造偷工減料嘛?所以車輕不等於不安全,那些世界有名超跑,基本都是碳纖維的材料,車子還要輕的多,它們在賽道上能跑到300公里每小時,安全嘛?





所以上述這四個品牌還真不存在誰安全,誰耐撞,平日裡開車注意安全,不違章,不超速,根本你這輩子都碰不到撞車事件,都說十次車禍,九次快,所以我們駕駛員才是根本。


wqking燈塔


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案例,我是雪鐵龍C4L車主,一次在上次路上發生四車追尾,車速大概都在50公里每小時左右,我是第二輛車,第一臺是大巴車,突然變道,我沒有辦法剎車,我車頭就撞到了大巴車上,然後我後面是一臺江淮的SUV,也剎不住,撞到我車屁股,最後是一臺運垃圾車,也剎不住,追尾江淮,然後江淮又撞我車屁股一次,事故導致江淮SUV徹底報廢,發動機艙嚴重損壞,發動機也完蛋了,車尾完全塌陷。我的雪鐵龍只是頭部有輕微刮擦,大燈損壞;尾部凹陷,也只是撞到防撞梁,導致防撞梁變形。其他沒有任何問題。從這一撞,讓我對法系另眼相看,江淮報廢,我的車缺只是輕微傷。法系車的安全性真的沒得說,說一千到一萬,從事故中才能檢驗一臺個的好壞。








撩車家


誰最耐撞?日、法、德、美豪華品牌對比篇

其中法系是沒有豪華品牌的,雖然法系一直說DS就是豪華品牌,但是DS在我看來只是生產了非常好的汽車,但距離豪華品牌相去甚遠,不說D級車,連一臺C級都沒有,產品線也非常單調,稱不上所謂豪華品牌,但產品還是值得認可。


那麼就剩美日德三繫了,

美系:凱迪拉克、林肯;
日系:雷克薩斯、英菲尼迪、謳歌;
德系:奔馳、寶馬、奧迪。

幸好問題是放在今天回答,如果是一年前,雷克薩斯完全有資格評為最耐用但最不耐撞的豪華品牌,自從雷克薩斯用了全新的TNGA平臺後碰撞安全性提高了很多,已經可以與英菲尼迪相媲美。那麼,日系三俠雷克薩斯、英菲尼迪、謳歌的耐撞程度就差不多在一個水平線上了。


那日系三俠跟美系的凱迪拉克、林肯相比呢?日系三俠毫無疑問要略勝一籌。凱迪拉克、林肯其實關不是太注重撞擊,美系一直是佔著自己車大、車重取勝,但在輕量化的今天,許多輕量化的車剛性都做到很強,即使車重一點點也佔不了太多便宜,何況像英菲尼迪這樣的車輕量化後重量仍然居高不下。所以,美系雙兄弟屬於三板斧,欺負弱者有餘,在強者面前三板斧下去沒暴掉對手就要開始吃虧了。


好,那德系三強奔馳、寶馬、奧迪如何?大強奔馳減配越來越過分,得寸進尺一點不輸給“蘇大強”,堆積了許多垃圾在車內,不過安全方面沒有減配,仍然可以與二強寶馬、三強奧迪在同一水平。如果從個人主觀態度來看,我覺得寶馬比奔馳、奧迪更耐撞一些,車子也更好一些。


說到這,實際上就是德系與日系哪家強的PK了,這好比問關羽與趙雲誰更厲害,各有各的信仰,水平差不多的車,除非拿幾十臺對撞測試對會有相對客觀但又有很大運氣成分的結果,所以,主觀上這幾個品牌你說誰安全誰就安全。


普通品牌誰更耐撞?

以上是豪華品牌,那麼普通品牌誰更耐撞?

美系代表:別克、雪佛蘭、福特;
日系代表: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斯巴魯;
德系代表:大眾、斯柯達;
法系代表:DS、標緻、雪鐵龍。

大眾一定是墊底的,銷量最好的幾款在同級裡也是最不耐撞的,朗逸、帕薩特、邁騰、途觀L等,這個現在已經人盡皆知就不展開篇幅說了,斯柯達也陪葬了。


日系因為品牌與車型太多了,已經不能一概而論,比如新款豐田凱美瑞就更安全一些,在豐田TNGA架構下的車都比以前更安全一些,主要是脫胎換骨地開始將超高強度鋼應用在乘員區形成“安全艙”,所以老豐田“垃圾”,新豐田“優秀”,現在還有車型是在老平臺生產,那些就很不耐撞。

而本田在這方面沒有多大改進,還沒跟上豐田的步伐,頂多比大眾好一些;日產也沒跟上步伐,在撞擊這塊還是吃老本,但比本田好一些;馬自達跟日產一個水平;斯巴魯比本田、日產、馬自達要好很多,跟新豐田一個水平。


美系比德繫好,比本田、日產、馬自達好,但不如新豐田、斯巴魯,原因跟上面豪華品牌的一樣,不太注重撞擊方面的研究,但底子堅強,所以免強支撐如今水平,再不上進不出幾年就墊底了。


法系最後出場,法系存在感一向比較低,人過於實在,就連減配都要通告天下:“我準備減配哪些地方了,大家知曉一下……”,大眾公關笑暈在廁所。但是我們很缺這麼實在的人,這麼實在的車,明明白白簡配,不偷工減料。所以,你已經能想象了,法系的乘員艙強度在普通品牌中目前還沒人可以PK,即使新豐田也要甘拜下風。


寫在最後

車子的安全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碰撞安全,國內國外已經有權威機構做這方面的測試,但是做的項目還不夠,大多是針對汽車與絕對剛性的物體碰撞會怎樣,事實上車禍發生最多的是汽車與汽車之間碰撞,這會有一些差別。

但是碰撞本身就會有不同的情況發生,這次“優”,可能同樣的測試下次“良”。同樣的道理,耐撞的車在馬路上也並非一定就撞贏,撞擊除了結構以外,更重要的是角度、力度、時機。而對車內的司機乘員來說,碰撞那一刻的姿勢、那一刻是在呼氣還是吸氣都能決定最後的受傷程度不同。所以,良好的駕駛習慣最重要。


山下木頭


安全係數最高這個不好判定,都是相對而言,在小角度碰撞和側面撞擊中,這些車型都是得分很高的存在,而安全撞擊測試也不能完全代表車型在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如何。說起日系,大家的印象就是“易拉罐”車殼,“紙殼”車皮,用手按都能按出個大坑,在心理感覺上,日系車是沒有多大安全保障的。而德系車看起來就紮實,鈑金做得也比較好,心理感覺上就比較耐撞,應該更安全吧?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日系車在20萬元以下的車型裡,確實車殼很薄,車身用料也是能省就省,有些低配車型竟然還出現了泡沫防撞梁,如果說泡沫防撞梁能吸能,那就是把人當傻子。而日系車的吸能,也確實有這樣的設計,當車子在受到撞擊後,先是防撞梁受力收縮,然後是發動機落下阻擋一部分力,吸能盒再吸收一部分力,整個車頭看起來可能面目全非,但是人還沒事,這就是保人不保車的策略。


而德系車的鈑金好,車殼不見得有多厚,其實車殼的薄厚也無法對車內人員提供安全保障。車殼的厚度意義在於輕微刮蹭時,汽車的抗變形能力強弱,對人員的安全保障並沒有多大關係,回想一下那些越野賽車手和改裝車愛好者,就是一個框架,車殼都沒有,然而人卻不會出現大問題。

舉個例子,車殼好比人的皮膚,對於輕微刮蹭它能提供保護,而對於傷筋動骨的碰撞,真正能保證安全的是肌肉和骨骼的強度。所以決定汽車安全性的是汽車的框架和球籠設計。而法系車的安全性其實還是挺不錯的,它在內飾和車身用料方面比較厚道,但是宣傳就沒有日系和德系做得好,銷量也比較差,可是安全性真是不錯。

而美系車的安全性也不錯,車身比較厚重,鈑金強度也挺強。在撞擊中,重量更大的車型安全性更好,空間越大的越好。想象一下一輛QQ和一輛別克君越相撞擊,那個安全性更好?很明顯是君越更好。不好判斷的話可以理解為“雞蛋碰石頭”,空間越小,質量越小的車就相當於雞蛋,而車重大的,空間大的,相當於石頭,安全性也就更好。

每一起交通事故都不能判定哪款車型不安全,因為它受到的撞擊和角度以及力度都是不同的,想替換其他車系的車模擬事故場景都是非常麻煩的,所以那些舉例子說自己開什麼車受到什麼樣撞擊,從而得出結論的都是比較片面的。其他車系未必不能表現更好。



如果論車殼最不耐撞的話,20萬以下日系車應該排名第一,然後是德系、然後是美系,然後是法系。而同一價位的車型,車身厚度其實差不多的。也就是零點幾毫米的差距。微乎其微。如果說車身安全性好的,那麼就沒法排名了,因為日系的表現也很好,車雖然擰成了麻花,而人沒事!你怎麼看?


小強說說車


估計有很多車主都會說“德系車、美系車是最耐撞的”、“法系車、日系車是最不耐撞的,安全係數最低的”。

核對的標準在哪裡?以車重來衡量汽車的安全係數嗎?

一直以來,消費者對安全這個概念總會混淆,所謂的德系車美系車車身重,肯定安全,而日系車皮薄,輕飄飄肯定不安全,這是最常見的說法,但事實並非如此。

汽車的安全係數高低跟車身的重量沒有多大的關係。無論是德系還是日系,近年來不乏都出現過斷軸事件,車的安全是跟車的結果設計有很大關係,重量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因素。

汽車的安全性分為主動和被動安全,主動安全主要表現在如何讓汽車儘量少出現事故,而被動安全則是指在發生事故時的安全性。

可以想象汽車相當於一個鐵盒子,那麼很多人就會認為只有外殼更加堅固,安全性才會更高,其實並不是的,應該反過來說,當車子越堅固,速度越快而且撞擊的時間短,那麼車內的人承受的衝擊力就會越高,從而更加危險。

得出這個結論之後,才會有後來的“緩衝吸能”,簡單來講就是避免碰撞之後衝擊力轉移到人的身上,從而保證駕駛員的安全。

至此我們必須肯定緩衝吸能理論的作用,事實就是無論德系、日系還是什麼系的車,全部都認可這一理論並且在貫徹執行。

絕對不要一聽說"緩衝吸能"就覺得這車會很"軟",在很多實際碰撞案例中,往往是車頭、車尾損傷變形大的車,乘客受傷程度反而小,而變形小的車,乘客反而傷得更重。

之所以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日系車安全性是最低的原因,但有一點也不可否認,日系車在“緩衝吸能”這一塊上算是做得挺好的。雖然說在一定程度上德系車以及美系車甚至其他車系的車外殼比較硬,車身重,但這並不是說明安全係數高的理由。

當然也不能單從這一點上來說德系、美系、法系、日系這些車系的安全性那個高那個低,應當具體到哪一款車型,甚至在不同操作情況下得出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CMC車友會,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汽車俱樂部旗下組織!有汽車大V答疑解惑,車主危難時刻緊急救助等,歡迎加入CMC車友會大家庭!


CMC車主俱樂部


論安全 論鋼材強度保命 psa的籠式車身有的一說 看看不簡配的鋼材 看看用的錳鋼 強度有多大就是了 安全 環保(隔音棉都是一律白色而不是回收棉)大貨車追尾 寶馬追5008

再普及一下以前和最近發生的事情

1.汶川大地震 被大落石砸中車頂的凱旋,車主沒事 車照樣開 被稱為車堅強 雪鐵龍送了一輛新凱旋給車主 那輛車在汶川大地震博物館展覽!

2.重慶大巴搶方向盤墜橋事件 雪鐵龍世嘉正正撞上去 車主沒事 可以看視頻

3.廣州最近停車堵車問題 標緻4008用車頭撞開凱迪拉克xts 4008開走沒事 xts變形

4.最近雪鐵龍天逸連撞6部車 自己沒事還能開走

5.標緻4008高速公路分神不小心衝出護欄 正駕駛和副駕駛接受事情現場採訪 沒事 可以醫院不用去

圖是前後梁 潰縮區 超長的貨車直接追尾5008 寶馬追尾5008

自己看看 不簡配和簡配的車區別











深漂小燒


我是標緻新308車主,沒必要吹法系車,看圖吧,今早快環被追尾就掉了點漆,法系車用料確實很紮實,國內德日系銷量高出法系很多,我也從不否認德日系車穩定可靠,人無完人,車無完車,買車看個人,喜歡就好,勸告無良車黑,嘴下留德,真正愛車之人不會計較流言蜚語,就以鍵盤車黑總拿法系反人類設計來說這說那,難道轉速錶換個方向你就不能看了嗎?難道換過濾需要多拆幾個螺釘就不能拆了嗎?總說修車師傅最噁心法系車,懂修的自然就懂修,不懂修不強求,就這麼簡單的道理,鍵盤車黑卻無孔不入,無處不黑。我最後只想說一句,我買車沒用到你兜裡的錢,我也無所謂黑子們的惡意評價。




桂A小老弟


a級車型的話除了法系碰撞測試不管哪個機構都是五星之外很少有車型可以做到,某些品牌還出現了兩級化的成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到了中國用料全變了,有的甚至直接沒了,如果是防撞梁,保險槓什麼的變薄變軟說是防止行人碰撞受傷程度那還可以勉強理解,但是吸能盒,輪胎,鋼板,下臂擺,和車身架也區別對待就說不過去了,正因為區別以待才會出現不同國家測試成績完全不同的結果。而法系在其中用料是最實在的,最肯花錢的。不管車型級別,用料都很猛。b級以上安全性一般都不錯了,用料也比較實在一點 。


是我呀小劉


這個問題似乎帶著一些歧義、也有一些邏輯上的不準確,安全、耐撞完全不是一回事,安全的意義在於對車內人員提供的保護、而耐撞則可以理解成碰撞後對車子的損毀程度,比如常人眼中的耐撞大部分是指發生碰撞後車輛受損程度低,比如人家前槓、大燈全碎,而您只是掉了點漆(有些誇張,但只是比喻),那麼您就會認為車子耐撞;但對於車內乘員的安全則完全是兩回事,所以耐撞不等於安全;即便把車子撞成粉末,只要車內人員活著,那就是安全。。。



車子耐撞不等於安全

很多朋友對車體碰撞後的潰縮、吸能現象有些嗤之以鼻,認為這是減配的象徵,認為只有將車身剛度提高、堆更多料,在碰撞中車身損壞程度越低安全性就越好?其實這種思維邏輯是錯誤的;如上圖所示當年的老別克,鄙人覺得這款車最耐撞,整車接近2.1噸的重量,對於一輛轎車而言剛度、堆料都很足,這才是公路坦克,但這車一發生碰撞,對車內傳遞的震動很強。。。



好多年前鄙人駕駛這老別克,與一輛某系轎車發生碰撞,車速應該在50千米左右,對方前臉已經撞的面目全非,但老別克問題不大、前臉基本沒事,但可笑的是對方很快就從車子裡走了下來,而鄙人卻被震的很暈,因為本身就是輛年限較高的二手車,所以鄙人心裡很怕會著火,所以拼命想出去,可身體不聽使喚,後來對方估計是來氣了,把車門打開才把鄙人給弄了出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這輛老別克真的自燃了,鄙人當時很難跑的出來;當時想不明白為什麼暈的會是自己,因為當時誰都認為老別克最耐撞。。。
所以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雖然老別克靠強悍的車身可以硬剛碰撞,但震波不會平白無故的消失,還會繼續傳遞、終究作用到車內的乘車人員,這份震波讓人的血肉之軀來硬抗是受不了的,通常會暈乎乎一小段時間,而正是因為耽誤了這小段時間而措施了自救的時機!早期所以車企的工程師來說,他們也認為車身剛度越大、越安全,但貌似很多年前出現過一次某主打安全的品牌SUV在碰撞後翻下山坡,車體受損不嚴重、幾乎無變形,但車內人員全部死亡的案例,而且走的時候還很安詳、全部因為內出血死亡,也正是在這次事件後踩產生了對剛度大=安全的質疑。。。後來碰撞潰縮理論被提出,全世界主機廠都接受了這個理論,所以現在的車輛都不耐撞,車頭到A柱這部分就是拿出來犧牲的,只要保住駕駛室就是安全的體現。。。

無論哪個車系,同級別比較安全性都差不多,重點在於同級別。。。

很多朋友認為日系車不安全,因為看過很多視頻,比如那些德系車把日系車撞解體之類的事件,似乎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忽略了是否為同級別、忽略了碰撞的位置;比如當年出現的寶馬7系攔腰撞馬自達3、去年出現的奧迪S6攔腰撞沃爾沃V40,雖然馬3、V40都被不幸的撞解體,但這並沒辦法說明什麼;因為這是不對等的碰撞!只有同級別、同部位進行碰撞才更容易體現出誰更安全,而高級別、高重量的車子撞低級別、低重量車子的腰部,無論撞成什麼樣都毫無意義,因為腰子很脆弱滴。。。



就目前而言,同級別的車輛安全係數都相差不多,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次車禍能帶走一位開日系車的車主生命,那麼同樣的碰撞也能帶走開同級別的德系車主生命,同級別、同樣的碰撞場景,無論什麼車系出現的結果一定是要麼都活、要麼都掛掉、要麼都受傷。。。所以五大車系從來就沒有哪個安全、哪個不安全的說法,只要同級別比較,安全係數都相差的不多!

車輛發生碰撞之後,能否生存,主要與車內的空間、碰撞後的可操控性有直接的關係;

最影響碰撞後生存幾率的因素是空間、其次就是碰撞後的操控性如何;空間大,那麼碰撞後生存的幾率就越大,因為足夠大的空間可以有更大的車體形變範圍,可以防止車主被不幸的擠死、擠傷,這就是為什麼車輛級別越高越安全的道理,世間不存在某品牌的A級車比其它品牌B級車更安全的可能性;如上圖所示,美國IIHS提供的百萬註冊車輛死亡數,其實很容易看出車輛級別越高、越大,車輛的安全性就越好、死亡人數就更少!



其次影響安全的就是碰撞後的操控性,比如同樣的碰撞,有的車在碰撞之後可以很快得到控制、之後停車;而有的車子在碰撞之後極其容易失控、從而引發後續的二次、三次甚至多次的連續碰撞,結果車內人員躲過了第一次主要碰撞,卻卒於後續的幾次碰撞中,所以碰撞後的操控性能也很重要;如上圖所示,為什麼最大型SUV的死亡人數反而不低?就是因為大型SUV太大、重心太高,碰撞之後很難被快速的控制住,所以才導致死亡人數較多。。。

所以同級別的德系、日系、美系、法系之間的安全性能差異不大,但部分日系車不耐撞(車身破損嚴重),但日系也有硬的,比如英菲尼迪就很耐撞,不過耐不耐撞無意義,人沒事才最重要!不要拿德系車的D級車如S、7系、A8去比較別的車系的A、B、C級車,這樣是不公平的,比如法系現在最高只有B級,那麼咱們就在B級範圍比較誰好、誰壞,不同級別比較安全性毫無意義,那樣還不如拿汽車和自行車比安全呢,對吧?所以至於誰耐撞鄙人就不仔細分析了、毫無意義,人活著比啥都強;至於安全性就是五大車系同級別車輛的安全性都差不多!


非專業車評


法糸安全性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250000ad7fb0b3acc8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