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三國演義》中有沒有今人值得借鑑的管理學知識?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呢?

軒轅凌霄


一、首先,我們先從三國的細節上分析: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含有眾多的管理文化精髓,尤其是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其所滲透的管理理念對公司管理階層來講顯得越發重要。

  三國時期的曹操在《短歌行》中說:“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典出《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周公之子)於魯,周公誡之日:‘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意思是說周公姬旦為了招攬天下賢能之士,接見求見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著頭髮,一餐飯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來,後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飯三吐”等表示思賢如渴,禮賢下士,為招納人才而操心忙碌。我們的祖先招賢納才的人才觀已通過中國的經典文學流傳給我們。從周朝的周公到三國時期的曹操,這些成就偉業的歷史名人都懂得招賢納才對成就大業的重要性。其實,中國優秀的古典文學中就蘊含了人才管理的學問。

  《三國演義》所包含的管理學問,與現今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有著很多契合的內容,值得當今企業管理者與經營者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借鑑。

  當我們把三國時期三足鼎立的態勢比照於當今日趨激烈的企業競爭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不同的企業領導管理層在管理理念及任用人才觀上的差異直接影響著企業的走向及結果。劉備、孫權、曹操就如同三個大集團的企業老總,他們在招賢納才的人才資源爭奪戰中,使出渾身解數。不管是謀士還是武將,都是成就帝王之業的左臂右膀。形形色色的三國文臣武將,或者運籌於帷幄之中,或者馳騁於沙場之上,在最強大腦與最強武功的完美結合中譜寫自己的篇章。當我們看到秉承忠義的“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封金掛印而信守承諾的關羽、進曹營一言不發而一心向蜀的徐庶等歷史風雲人物那種義膽忠心的時候,我們發現帝王的人才管理背後的魅力正是現代企業管理所需要的。管理者是公司的運營階層,必須擁有深厚的管理學問,掌握優秀的管理技術,讓員工能夠心服口服的忠誠於自己與公司。《三國演義》隱的管理藝術值得現今的公司管理階層借鑑。

  相比於三國時期冷兵器戰爭,現代沒有硝煙的企業發展的競爭就是升級版的三國之爭,全球化的經濟相互滲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更加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對企業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當下,不妨學習古人的管理智慧。在歷史的穿越中,窺見成王敗寇後面精彩的歷史故事,同時,在感性與理性之間洞見成就偉業後面蘊藏的不同企業人才管理的秘訣。

  本書把《三國演義》中蘊藏的博大精深的管理思想和當今企業管理結合起來,語言流暢,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肯定能對公司管理者的企業運營發揮重要作用,是公司管理者必備的管理書籍。當然,在閱讀此書時,讀者如果進發出新的靈感,新的思考視角,看見不一樣的自己,那麼就是對作者的一番安慰和激勵。企業的管理總是充滿著機遇與挑戰,要堅信海闊無邊天作岸,山高絕頂人為峰。

二、我們再來分章節進行分析:

第一章 人格魅力——構建核心團隊

  桃園三結義:秉承忠義

  關羽掛印封金:信守承諾

  諸葛亮出山:完美的職業規劃

  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忠誠意識

  周倉忠心於關羽:折服於管理者的品質

  三英戰呂布:學會合作

  呂蒙發奮讀書:做一個學習型領導

  田豐、沮授的悲劇:執著也要看準領導

  第二章 品三國。話用人標準——選擇合格員工

  賈詡一語驚醒夢中人:選擇合適接班人

  許攸慘死的啟示:切勿居功自傲

  耒陽縣鳳雛理事:不以貌取人

  諸葛亮選擇劉備:找到施展才華的舞臺

  諸葛亮重用蔣琬:不拘一格選人才

  趙子龍一身都是膽:膽識兼備

  甘寧從“錦帆賊”到大將軍:英雄不問出身

  魏延的啟示:如何任用有性格缺陷的人才

  第三章 恩義並舉,情感投資——形成企業凝聚力

  劉備三顧茅廬:求才不惜屈尊下駕

  曹操赤腳迎許攸:惜才、愛才與敬才

  曹操祭奠典韋:道義自在人心

  孫策為張昭卸包袱:做一個善解人意的領導

  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劉備哭別徐庶:憐才與愛才

  看孫權怎樣表揚周泰:“溫暖”法則的妙用

  第四章 紀律嚴明,一視同仁——體現企業管理理念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秉公執法,同等對待

  曹操的五色棒:不分高低貴賤的熱爐法則

  諸葛亮貶李嚴用李豐:處理好情與法的關係

  曹操割發代首:領導率先垂範

  曹操焚降書大破袁紹:用人需容人之過

  孫權的道歉:領導知錯就改

  曹操哭郭嘉:批評需講究方法

  孫策重用太史慈:不記前仇,大度用人

  第五章 事必躬親與權力下放——學會企業管理藝術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應適當放權

  曹操的密匣子:知人善任

  諸葛亮三錦囊:預見力與執行力的結合

  孫權任用諸葛瑾:用人不疑

  火燒博望坡:新官上任第一把火

  劉備錯伐吳:搞好情緒管理

  第六章 集思廣益、為我所用——暢通企業溝通渠道

  徐庶回馬薦諸葛亮:善於聽取他人意見

  孫權赤壁破曹操:兼聽則明

  闞澤以家保陸遜:學會鑑賞與舉薦

  孫權化解甘寧與淩統的恩怨:處理好下屬間矛盾

  向法正學直諫:如何向領導提建議

  曹操的智囊團:借天下之智力

  第七章 攻心為上。計謀為尊——精通企業管理方法

  張飛詐醉擒劉岱:急中生智與危機管理-

  劉皇叔東吳招親:贏在公關

  諸葛亮智激黃忠:激將法的妙用

  關羽水淹七軍:善於調查研究把握良機

  諸葛亮守信激勵士兵:以信為本

  呂蒙取荊州:做好攻心戰

  第八章 果斷幹練。敢作敢為——把握企業發展先機

  官渡之戰袁紹敗北:領導者要善於拍板

  諸葛亮割讓三郡:以退為進

  司馬懿克孟達:貴在神速

  甘寧百騎劫曹營:身先士卒

  孫策玉璽換兵馬:懂得如何取捨

  隆中對:做好戰略規劃

  第九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擔當企業社會責任

  董卓十惡不赦:不懂仁慈

  呂布見利忘義:不求長遠利益

  袁術作惡多端:不知多行善事

  羊質虎皮功不就的袁紹:領導者不要外寬內忌

  劉備攜民渡江:仁德愛民贏人心

  十八路聯軍潰敗:烏合之眾難成大事

  第十章 審時度勢,因地制宜——謀劃企業發展策略

  夷陵之戰:制定科學的應對方式

  張飛醉酒誘張邰:善於利用自身弱點

  曹操獻刀:靈活應變

  諸葛亮增灶撤兵:做事要有創新

  司馬懿接受女衣:忍辱方能負重

  張松獻地圖:講究策略,以禮待人







傳統銀文化


在《三國演義》中找到現代管理學中可以借鑑的東西那可是太多了

自古以來很多管理者都在《三國演義》中找方法,他們借鑑《三國演義》中的用人之道,計謀策略運用到自己的日常管理中來。並且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國演義》中包含著太多的管理學經驗

不管是軍事理論,用人方法,治國策略,風土人情,地理知識,甚至天文現象等等在書中都可以找到。這部書之所以被稱為名著,就是因為他包羅萬象,無所不有,只要是能想象得到的書中都有。

清軍在沒入關之前,高級將領人手一本三國演義。他們把三國演義當做兵書來用,可見三國演義的影響之大,利用率之高。其中最大的貢獻就是利用反間計殺死了袁崇煥,讓明軍失去了對抗清軍的最大倚仗。這也是皇太極利用三國計謀的最高明之處,當時情況大家都知道,袁崇煥不死清軍入關談何容易啊!


我們再來看一下《三國演義》中的小故事,分析一下我們現代管理能夠借鑑到點什麼。

華容道關羽放曹操,諸葛亮的一石二鳥之計

諸葛亮已經算到赤壁戰敗的曹操必定要從華容小道逃跑,可這時候曹操的命數未盡,還不到死的時候。那就要放走曹操,要是沒有關羽受到過曹操的恩惠,諸葛亮就不會派人去華容道攔截。他派關羽的目的其實是一個一石二鳥之計,一是讓關羽去還一下曹操的人情,另一個是要給關羽一個下馬威。


還人情很簡單,關羽曾經受到曹操恩惠,日後戰場相見一定會有所顧及,這次把這個人情還掉,以後關羽對曹操就不會有有所顧及了。

那為什麼要給關羽一個下馬威呢!那是因為諸葛亮剛到劉備陣營來,威信還沒有完全樹立,他要找一個人來立威。關羽就是最好人選,關羽的位置很好,他算是劉備陣營的二把手,還是軍中最高的將領。只要把關羽整明白了,自己以後在劉備陣營就可以完全站住腳跟了。基於這兩點諸葛亮派關羽去華容道攔截曹操,他知道關羽一定會放走曹操。而自己就可以拿軍令狀說事,給關羽一個下馬威,讓他對自己絕對服從,鞏固自己在劉備陣營的位置。


《三國演義》中的計謀在管理中的應用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現代管理者要想對自己的手下尤其是中層幹部做到絕對領導,必須要有策略,要做到可收可放,還要了解這個人的性格,善於掌握這個人的弱點,也可以說找到他的軟肋,關羽的軟肋就是重情重義,諸葛亮看準了關羽的軟肋,準確的把握了關羽的弱點。讓他去完成一項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後拿殺頭來樹立自己的威信,其實他是知道的以關羽在劉備陣營的重要性,劉備一定會替關羽求情。這樣不只是關羽對自己拜服,就連集團老總都欠了自己的人情。這一套安排下來,自己的策略就完美的成功。自己在單位的威信一蹴而就,這是不是諸葛亮聰明之處呢!絕對是的!


剛剛走上領導崗位不要急於讓手下的人站隊

當今社會能夠像諸葛亮這樣剛到領導崗位上就馬上樹立自己的威信,這樣的人很多,可是他們運用的方法不一定有諸葛亮的方法高明。大部分人剛走上領導崗位立威的方法簡單粗暴,強迫手下的人站隊,不在自己隊伍的人通常採取一刀切的方法。不是我的朋友必定是我的敵人,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這些人中會有很多是搖擺不定的,或者說是對領導沒有信心的。領導要做的是把那些搖擺不定的人或者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人,都拉到自己陣營中來。這就要採取一些手段了,諸葛亮的方法就是上策。

通常情況下中層幹部不會因為某位新領導剛上任就馬上站隊,他要觀察,觀察這位領導是不是值得自己站隊。大部分人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們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這時候就需要領導主動的把他們引導到自己的手下來,給他們信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可以依靠的人。信心建立以後,工作就好做了,領導身邊就會有一批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員工,在這一點上諸葛亮做得就非常好。


極端的方法如果運用的正確會收穫不一樣的結果

華容道放走了曹操,關羽知道自己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回去以後諸葛亮不可能饒了他,他也抱著必死的決心回去交差的。諸葛亮的嚴厲讓關羽覺得自己必死無疑,事情的轉機來自於劉備的求情,這使諸葛亮有了臺階下,關羽有了生還的機會。關羽活了下來他首先要感謝劉備,其次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的嚴厲執法讓關羽佩服,因為關羽為人義氣最重,諸葛亮饒他不死就是給了他最大的一個人情。為了以後他對諸葛亮完全服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雖然諸葛亮日後並沒有對關羽發號施令,可是關羽對諸葛亮已經是佩服不已了。


三國的故事建議多讀

這只是一個小故事,他揭示了領導藝術的巧妙運用。像這樣的故事在三國演義中比比皆是,數不勝數。建議大家仔細研讀《三國演義》找到那些可以利用到生活中的方法,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歡迎大家指正,不勝感激。謝謝!!!也希望大家參與討論,積極留言。我會一一回復。


雨夜構想


《三國演義》有很多今人值得借鑑的管理學知識,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管理學上的成功之道與失敗教訓。下面簡單列舉幾例:

一、管理者要以身作則

曹操割發代首

曹操官兵經過麥田時,曹操命令官兵們不準踐踏麥地,否則要殺頭。官兵們都小心翼翼地,沒一個敢踐踏麥子的。曹操騎馬正在走路,鳥兒驚嚇了他的馬,馬越到田地,踏壞了一片麥田。曹操要舉刀自殺,被眾人勸住,就用劍割斷自己的頭髮代替。

二、管理者戒驕戒躁

最為明顯的就是關羽張飛兩兄弟。

關羽太過傲慢,到後來甚至分不清形勢,狂妄自大!劉備諸葛亮提攜個將領,他都不服,還要比試一下,諸葛亮更需專門寫信安撫他才可以。簡直不要太幼稚!後來,東吳孫叔要兒子跟他女兒聯姻,關羽更是口出狂言,說什麼“虎女焉能配犬子”。這之後,東吳方面徹底放棄孫劉聯合,從通過政治要回荊州,變為計劃武力奪回荊州,也為後來關羽敗走麥城身死埋下伏筆!

張飛則是太暴躁。他也死在自己的暴躁脾氣上。他暴躁嚴苛,讓手下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以至於手下害怕嚴重責罰而造反,下手把他殺了!死的也是很讓人無語了,簡直就是劇情大反轉,估計魏國和吳國都沒想到。放到今天,絕對可以上頭條了!

三、被管理者忌張揚

楊修之死

楊修的表現很明顯,很多人都指出過,影視劇裡也多有強調。楊修聰明外露,多次猜中曹操心事,還當眾說出來。曹操面上沒說什麼,心底卻忌諱,後來正好心情不好找理由把他殺了。楊修就是太好表現了,其實,曹魏集團聰明人很多,像郭嘉賈詡他們有怎會不明白曹操心事,只是他們不亂說,明哲保身,不犯忌諱!

……

《三國演義》裡管理學知識還有很多,篇幅有限,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三篙翠


這個問題尼山布衣來回答。

答案是肯定的。《三國演義》之所以能成為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不僅在於它的文學價值、藝術價值,更在於它隱含著許多智慧。塑造了眾多特色鮮明的英雄豪傑,如功過難評的曹操、艱辛守業的孫權、講究仁義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義驍勇的關羽、有勇有謀的張飛、渾身是膽的趙雲等等,這些人物都有自己一套為人處世的哲學,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講,也有很多學習借鑑的地方。以諸葛亮為例,他的隆中對策、舌戰群儒、草船借箭、揮淚斬馬謖、空城計、七擒孟獲等等,一個個經典之作,書寫了人間傳奇。那麼,諸葛亮的智慧在千百年後的今天,又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迪和幫助呢?尼山布衣認為,從管理學的角度,要想取得事業成功,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1、必須有一個長遠規劃和戰略目標。《隆中對》中,諸葛亮就為劉備制定了恢復漢室統一天下的戰略目標,他告訴劉備,要想在群雄割據、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實現統一天下的目標,必須認清形勢,站穩腳跟,建立根據地,先生存下去,再謀求發展。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第一步,先在荊州、益州站穩腳跟,建立國家;第二步,內修政理,外交東吳,發展壯大自己;第三步就是北伐,實現統一大業。後來蜀國的走向基本按照這個設想來進行的。這給我們管理企業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鑑,一個企業要想發展壯大,也必須有一個長遠的戰略目標,從開始起步就應該有一個長遠的發展定位,否則,就不會走太遠。

2、必須嚴以律己,賞罰分明。諸葛亮治國治軍向以賞罰嚴明而著稱。諸葛亮的賞罰不是隨心所欲、憑個人的好惡行事,而是遵守法度,以功過而論。這對鞏固蜀國政權,取得南征北戰的勝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諸葛亮很器重馬謖,但他違背軍令調度,導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功敗垂成。諸葛亮以法將其斬首示眾。同時以自己用人不當,負有領導責任,上疏“自貶三等”。裨將王平事先勸誡馬謖,街亭失守後能收容士卒,抗擊曹軍,安然撤回部隊,立了功勞,諸葛亮上表破格提他為討寇將軍。賞與罰是相輔相成的兩手,是歷代治國治軍重要的手段,而用得像諸葛亮這樣“刑政雖峻而無怨者”的確不是很多。往往不是寬嚴失度,就是為賞罰而賞罰,處事不公,就難免人心不平,失去了賞罰的激勵作用。諸葛亮的一套賞罰嚴明的謀略如果引用到現代企業管理上,相信對於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生產效率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但賞罰一定要公正合理,並注意方式方法,這是諸葛亮賞罰策略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3、必須有一套好的選人用人機制。在諸葛亮的謀略寶庫中,千百年來一直被人稱道的當數用人之道。他把識別、選拔、任用有用之才作為治國、治軍的要務,終其一生始終抓住這一點。尤其是劉備去世,他總攬蜀政之後,在這方面頗多建樹。他在《出師表》中勸誡後主劉禪時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覆也。”明確提出了舉賢任能的用人標準。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蔣琬本是荊州一個抄寫文書的小吏,諸葛亮經過長期觀察,認為他是一個可擔大任的人,即提拔他到相府任參軍。臨終前向劉禪建議讓蔣琬作了他的接班人,主理朝政;姜維歸降時只是一個27歲青年軍官,諸葛亮見他勤時事,有膽義,很會用兵,就提拔他為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這一文一武在諸葛亮去世後用心報國,使蜀漢政權維持了29年。持異議者以諸葛亮用馬謖而失街亭,否認諸葛亮的用人之道,實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儘管有此一端,依然瑕不掩玉。直到現在,選賢任能,不論是企業管理,還是行政管理,都是必須遵循的一個選拔人才的標準。

4、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七擒孟獲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預先擒之,必先縱之”,“攻心為上”,“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等等,都是諸葛亮堅持以人為本的體現。現在我們提出的“以人為本”的治國方略,也體現了這一點。

總之,《三國演義》的智慧還有很多,諸葛亮的智慧給我們帶來的啟示也還有很多,限於篇幅,尼山布衣就嘮叨這些,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歡迎大家留言添加。


尼山布衣


《三國演義》有沒有今人值得借鑑的管理學知識?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

管理學,學科知識,廣泛存在於中華民族5000年以來歷史長河中的任何一個階段,階層裡面。

我來談一談《三國演義》管理學知識的認識;

一部《漢晉春秋,三國演義》史,寫盡人間管理事;

深入淺出,消化吸收,是對國學經典要義研究的基本態度。對於《三國演義》這部名著來說,在學習借鑑過程中,更應端正態度,深入消化理解其精髓。

《三國演義》裡面包括的管理學知識應理解為兩部分組成

第一政治心理管理學;

第二物質物理管理學;

第一,政治心理管理學:

《三國演義》顧名思義,江山社稷重建,一統分三戶的演繹。三名戶主各展曠世奇才,經過長時間爾虞我詐,功夫切磋,智慧比拼,心智歷練,最終導致三族平衡,互相鼎立。這時又產生一名超出三戶家長智慧的不乏韜光養晦,蟄伏偽裝,四時變色展示出超強能力,最終把大三家晉升為一的超級管理大贏家。

也不羅嗦了,

先說三戶之中的曹姓家長:書中描寫相當突出的人物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分裂混亂的三國時期統一了,為了我國北方的統一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

曹操在抒志博學,舉賢任能,梳理政務,利用超長髮揮的智慧,來推動當時社會發展進步。在書中很多章回裡面都描述了曹操作為一名出色的管理方面的人才在選人用人,振興事業 ,教子做人等等方面充分展示了自己是一個政治心理管理學的人才。

舉例

第30回【戰官渡本初敗績,劫烏巢孟德燒糧】

曹操曰“吾今奉詔討汝!”,袁紹“吾奉衣帶識討賊!”曹操使張遼出戰,袁紹隊張郃躍馬來迎,戰了四五十個回合不分勝負。

曹操當時發現了張郃是一個軍事人才,就有收入摩下大將之意,就有後來張郃不負眾望成為曹操摩下的最得力的干將。

曹操管理拓展事業方面也做得非常好。

【破呂布】,【煮酒論英雄】,【戰官渡】,【倉亭破本初】,等等戰爭實例都說明曹操是一名名副其實的管理事業型的人才。

曹操是一個有很多文化教學素質修養的人。他的四個兒子個個調教的文武全才,能力出眾,也充分證明了曹操在家庭事業教育方面展現了出色的管理型才華。

曹操的人生哲學是“休教天下人負我,我終不負天下人”。佔天時之功,建立了三家共大之一的北魏帝國,也展示出了他的政治心理管理學和物質物理管理學方面的高超技藝和才能。

第二家一代梟雄,根正底薄,白手創業,仁義禮智信大師級人物劉備。此人也絕對稱得上是政治心理管理學物質物理管理學雙重管理的高手。

他的出色的實施手段是豎起【忠義】大旗。執行仁義道德路線,崇尚【王道樂土】,落實求賢若渴,親民愛民,開疆拓土的創新政策,占人和之治,最後實現了三家獨大創立了蜀漢帝國。使漢王朝得以延續。

舉列

【劉玄德三顧茅廬】,【劉玄德攜民渡江】,【自控能力強(在江東入贅之後,無憂安樂生活之中,不曾忘記自己的事業)。】等等章回都說明了劉備是傑出的政治心理學物質物理心理學輸出學問的絕頂高手。

第三家碧眼兒坐鎮江東。江東沃野千里,民風純樸,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通過其父,兄,自己的對於政治心理管理學,物質物理管理學的超強出色發揮,出色組織,出色運用,佔地利之機,建立了三家共大之一的東吳孫權帝國。

舉例:

【碧眼兒坐鎮江東】,【孫仲謀大戰張文遠】,【孫權遺書退老瞞(老瞞即曹操)】。等等章回都敘述了孫權氣勢不凡,【敢為天下先】的先手棋做法。在三國舞臺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超強聰明才智,發揚光大了父兄創下的基業,為後世留下了兢兢業業,辛勤付出,終饋回報的心理管理學方面的典範。

畢竟【強中自有強中手】最終三家都敗在了炎炎晉升紅日手下司馬懿,司馬昭,司馬炎,父子三人巧妙的利用好,政治心理管理學,物質物理管理學,【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大勢,成功的駕馭了當代政治經濟資源把三分歸為一統。建立了晉王朝。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凌駕與他人之上絕頂管理高手,讓後人值得借鑑和研究。

現今我們要借鑑《三國演義》裡面闡述的管理學知識不外乎幾點建議?

第一,搞好團隊梯隊建設。

第二,企事業要想做大,學會以德養財,以德服人。

第三,充分利用地理資源。

第四,以人為本,任何人間奇蹟都是由人創造。

謝謝大家!

🎄🌲🌴🐫








野駱駝9005184025938


三國演義中還是有很多值得借鑑的管理學知識的。

劉備作為一個創業者最重要的就是初創團隊的建立。他起初的初創團隊是關羽和張飛,並且三人桃園三結義,不論以後如何發展,張和關都會忠心耿耿。所以開始人不在多,在精,能夠從內心走到一起。

後來劉備的事業遇到了瓶頸,光憑弟兄三個小打小鬧的,今天投靠曹操,明天奔向袁紹,總是在平臺底下做事,太受限制了。自徐庶推薦諸葛亮後,他三顧茅廬請到了諸葛亮這位職業經理人。為啥是三顧茅廬,因為諸葛亮也要試探一下劉備的誠心,誠意到了便可託付終身,共謀大業。

著名的隆中對其實就是給企業的發展指定戰略步驟。就好比國家還有個兩個一百年計劃呢對吧。制定了戰略就要執行,執行過程中有問題也要懂得及時修復。劉備的前兩步執行的不錯。只是到後期沒能聽勸阻,執行要伐吳,最後元氣大傷,拖孤白帝城。山河日下嘍。

其實三國演義裡值得挖掘的,值得我們學習的有很多。比如曹操的愛惜人才,只要他看重的人一定要想法搞到手,比如徐庶哈哈。雖然進去後一言不發。

三國演義精讀細研後,你絕對會學到管理學甚至管理學以外的知識。




讀書耕田


論三國比較出名也就是曹操孫權劉備,

他們都是三國比較出色的管理人物,領導風格可以說值得古今借鑑,

領導風格,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管理學,

曹操孫權劉備看到都是很有才三個人,

統率能力《管理能力》也差不多一樣好,

其實仔細分別還是有差別的,下面看我來一一分辨出來,

《第一個》曹操

曹操在管理方面,可以說最好一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這一點在徐庶和龐德方面可以看出來,徐庶到了曹操這邊,雖然說沒有在劉備這邊出風頭,一方面劉備沒有曹操有才,人才也是沒有曹操這邊多,所以徐庶在劉備這邊可以出盡風頭,到了曹操這邊,一方面曹操人才濟濟,本身也是一個高大上人物,所以徐庶雖然沒有出盡風頭,但也是獨佔一方,平安到老,另一個龐德,龐德當初打關羽,曹操這方面的人可以說幾乎全部反對,唯有曹操一人支持,這個可以反應了曹操領導風格之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個用在現在管理學,可以說永不退時 ,》

曹操用人的第二個風格,唯才是用,看人看才能不看相貌,這一點可以從他女婿丁儀和龐統可以看出來。龐統特別龐統因為相貌問題,在孫權和劉備那邊可以說吃了虧的。《 重才不中貌,這個用在任何時候的管理學一樣不會過時, 》

《 第二 》劉備

劉備用人就一個字《 情 》稱兄道弟,關羽是兄弟,張飛是兄弟。趙雲是兄弟,孔明先生得之如魚得水,找馬超黃忠皆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兄弟之情,先生之情,女人如手足,兄弟如衣服,《 這個情字,用在任何時候的管理學都不會過時,不過情用來管理,用之為慎,一不小心會被情火燒身,劉備不是硬打吳國,最後導致國力下降,加速蜀國滅亡。》

《 第三 》孫權

孫權用人就是抓心,來聽聽他是怎麼誇他屬下的。誇周泰,:“卿兩番相救,不惜性命,被槍數十, 膚如刻畫,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思、委卿以兵馬之重乎!卿乃孤之功臣,孤當與卿共榮辱、同休慼,你們說周泰聽了,一定從此為孫權生為孫權死了。

孫權誇甘寧,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適時表揚部下,這永遠是抓心的一種表現,《 用人抓心,用在管理學,如何時候都可以用,在三國可以說孫權的部下唯一沒有反叛的人的一個集團。曹操劉備都有 ,》

……總結完畢 !

……


顏逑君


有是有一些,但還沒有形成系統的學問,沒有詳細周密的組織原則,只能說,劉曹孫三個人,用人各有各的特點。

先說劉備。劉備用人,以義為先,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就是這一特點的典型表現,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一點,可以說劉關張三人都做到了。關羽極受曹操重視,誇他為天下武將第一人,賞金贈印,贈赤兔馬,執意延攬,但關羽卻封金掛印,千里走單騎,一路宰將破關,殺回劉營,將一個“義”字發揮到了極致。張飛灞橋上一人一矛獨擋曹營數十萬大軍,掩護劉備逃跑,一聲暴喝:“吾乃翼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更是將一面義字大旗高高地立到了天上。關羽一死,劉備就不顧孔明等諸人力勸,不顧大局,發全國之兵,欲為關羽報仇,最終兵敗身死,實現了他當初結義時不能同生,但願同死的誓言,實為義之典範。如無這個義字。他一個販草鞋的,名為皇叔,實為草根,能起什麼家?當今辦企業,若無一個齊心協力的創業團隊,萬事開頭難,又怎能做起?馬雲初創阿里巴巴時,第一次發工資,是白大象借錢,再反向眾人發工資。若不是義享為先,相信馬雲這個人,大家豈肯這樣?馬雲後來也以他的出眾才華,將公司做大做強,舉世聞名,回報了大家當初對他的充分信任和支持。阿里巴巴的成功,也可以說是劉備以義為先的理念,在當今企業管理方面的充分演繹。

但劉備的以義為先,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搞小集團,未將這個義字涵蓋到他整個集團的每個人身上。一個想一統天下的人,不搞五湖四海,卻搞山頭主義,拉起了一個獨居眾人之上的三人小集團,可見他的這個義字,有很大的侷限性和排外性。趙雲對劉備也是忠心耿耿,長坂坡大戰,就是他也以義字為先的一個例子,但就是這樣一個德才兼備,出類拔萃的人才,居然也未能進入劉備的三人小圈子,被排在二號甚至三號朋友圈中。諸葛亮極躬盡萃,死而後已,身為丞相,也未能完全進入劉備的三人朋友圈。劉備最後不聽他的力勸,執意要去為關羽報仇,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身負血仇而來奔投的馬超,更是一生未受重用,鬱抑而終。否則,出祁山進中原,他是會奮勇當先,大有作為的,可惜了這一員虎將。

可以說,劉備的事業,成也三結義,敗也三結義。搞小圈子,是他一生最大的敗筆。身入異鄉謀發展,卻搞極具地方特色的小山頭主義;將個人之義,個人之情置於整體之義,整體之情之上,焉有不敗之理?!這對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也有很大的借鑑意義。以義為先,也還得以法為制。將以個人感情為主的義,與企業發展總體目標、總體利益、企業的組織管理原則、企業文化、國家的法律制度等多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應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

相比劉備,曹操的情況要更復雜一些,但卻要好得多。曹操以狡猾多疑出名,以謀起家,這樣的人,本似難有忠心朋友。但他思賢若渴,唯才是用,彌補了他的性格缺陷,所以他摩下反而謀士最多,戰將最多,人才的來源也最廣泛,地域差別最大。曹操用人,不以義為先,而似乎是以利為先。曹操其實最懂人情世故,他心下明白,大家來投奔他,不是因義而來,而是帶有很強的個人目的,是想憑自己的武藝和謀略,來他這裡入一份股,大家一起做大做強後,謀取自己相應的利益。所以曹操用人,只要有才,人人都用,但卻又人人都防。他自稱夢中會殺人,起身殺掉衛士之後又鼾然入睡,就是他這一性格特徵的表現。他也有重情義的一面,因厚待關羽,而獲華容道之釋,是他重情義獲得的最大回報。否則,十個曹操都讓關羽給殺了,哪還有他後來的故事!他戰勝袁氏集團後,收繳了許多本集團內部的人與袁氏集團勾結的信件,有人建議剷除這些人,曹操卻下令將這些信件燒了,並說:“其時吾尚且不能自保,何況他人乎?”由此可見,曹操多麼精通人情世故!他雖狡詐,實是現實。曹操的為人,其實也有非常可愛之處。在劉曹孫三人之中,我最喜歡曹操。

曹操政治集團,實際上已近似於現代的股份制公司。所以研究曹操的成功與失敗,對發展現代股份制企業,至少都可以說,未失借鑑意義。

孫權方面,就不須多說了,他的用人,是以鄉土情義為主,而又特別突出一個情字。他割據江南,朝中多是江南人士。他與周喻,甚至還是姻親。他對周泰的誇獎和重用,對呂蒙的培養和讚許,無不突出一個情字。故鄉情,親友情,師生情,是孫權集團生存和發展的主基調。你別說,他做得還是相當成功的,部下始終無一人叛變,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孫權集團,相當於現代的一個家族式企業,這應當沒有疑問。孫權集團的問題,我認為跟劉備集團類似。劉備搞三人小集團,孫權搞江東大集團;劉備義大於法,對關公放走曹操責而不罪,孫權情大於法,對周喻敗於諸葛亮慰而不責,也許,是他們共同的一個侷限。


甲辛


我在講“管理學”課程的時候,《三國演義》是必講的東西,在這本書中有很多管理學的精益之處,很多東西值得現代企業家們借鑑學習,我的講義也受到了企業家們的一致好評,在這裡我簡單的敘述一些,我們一起看看《三國演義》中的大智慧。

我是武人,那麼就從《三國演義》中劉關張的兵器開始吧!

首先說劉備。

劉備絕頂的聰明,他是會武藝的,而且武功了得,他使用的兵器也很牛叉“雙股劍”。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劉大哥就是提著雙股劍上場,他的劍是一對,劉備是雙手使雙劍的。

雙手都能用劍,和劉備編織草鞋有很大的關係,編織把雙手練的很靈活,他雙手用劍無論是招式還是使用的力道,一定比沒編過草鞋的人強,編草鞋,編席子,編筐本來是很簡單的勞動技能,卻鍛煉出了劉大哥靈巧的雙手。

古云:心靈手巧。

所以我說劉備有絕頂的聰明。

其實“三英”的兵器都和他們的職業有關。

關羽關二哥使用冷豔鋸,就是青龍偃月刀。

傳說關二哥是賣豆腐的,其實關二哥的刀法是切豆腐練出來的,你不信你也用八十二斤的偃月刀切切豆腐練幾天試試。

前些年京津兩地的名廚,能在一張白綢子上用菜刀切東西,切完了綢子一點也不會壞,請問這叫功夫嗎?

舉重若輕,

舉輕若重。

其實都是功夫,並且是絕頂的功夫。

張飛就更不用說了,張飛張三爺就是個殺豬的。

所謂的什麼“丈八蛇矛”,就是一把加長的殺豬刀。

“庖丁解牛”

知道這個成語吧,張三爺的兵器和武功絕對和他從事的殺豬專業有關。

劉備編草鞋能舞動雙劍;

關羽切豆腐練青龍偃月刀;

張飛用殺豬的刀加長做了丈八蛇矛。

這裡邊有大道理!

劉關張都有絕頂的聰明,他們的武器和他們從事的職業是有關聯的。

做人無非立心,

做事無非立志。

劉備是大哥,這個大哥當的好,為什麼呢?

因為他有“慧眼”,打造了一個無敵的團隊,自己是這個團隊的最核心,這是劉大哥最成功的地方。

劉大哥還有一個好處——不忘初心

我們從全部篇章的《三國演義》中就可以看出,劉備不是當上皇帝那天突然萌發了英雄壯志,我要改變山河大地,不是滴!

絕對不是滴!

劉備劉玄德他從自己編草鞋的第一天就沒有忘記自己的姓氏,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後裔,沒有忘記大漢江山,也沒有忘記天下的黎民百姓。

他的血管裡留著祖宗的血,他沒有一刻忘記,作為漢室宗親,因為家族的沒落,不能為國家為百姓做些什麼,是今生最大的遺憾,要站出來為國家為黎民百姓做事。

這就是劉備的初心。

他有堅定的目標,他知道我今天編草鞋,是為了明天不編草鞋,我早晚有一天為做天下做大事情,這個情結支持著這個沒落的貴族,在亂世中活下去。

劉備海量,能容人。

桃園三結義嘛!

哥三個一個頭磕在地上,這事就這麼結了唄,這件事還能推翻嗎?

能!

劉備就給推翻了,因為出現了一個人——常山趙子龍。

劉備愛才,愛真正的人才,他也有慧眼,他認定了趙子龍,今後必是自己成就天下的臂助,毅然決然的推翻了“桃園三結義”。加上趙子龍為後續四弟。

1、2、3、4我們再拜一次。

真實的情況我不知道,這件事到底是誰提出來的,今天爭論那個沒意義,我們看結果。

我只知道,沒有劉大哥的點頭,趙子龍是絕對進不到最高級管理層的。

在當時劉備意識不到,趙子龍的加入意味著什麼,但是劉備的決定,從我們現在看來,多次挽救了自己的生命,挽救了自己的兒子,也讓蜀國多延續了這後來的幾十年。所以我說劉備海量能容人,他真的愛才如命,慧眼識英雄。

這裡邊還有個條件,劉備本身文武兼修,他本身就會武功,才能看出來趙子龍的身手。

所謂英雄惜英雄。

英雄惺惺相惜。

劉備是一塊磁鐵,他只和其他的磁鐵共振。只有互相是磁鐵,才能互相吸引,你想認識英雄,你必先自己是個英雄。

一呂二趙三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

七黃八許九姜維。

這些典故你我都知道,難道當年劉備不知道?

呂布是天底下第一的猛將,在這裡我們只說《三國演義》我們不說《三國志》,因為演義我們都比較熟悉,反正是講道理,沒必要找個生僻的書。

在《三國演義》裡我們看到,呂布臨死前,劉備說“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

一句話呂布就死了。

在這個時候,劉備為什麼不站出來保護一下呂布呢,或者乾脆將其收歸麾下呢?

這就是劉備的高明之處了,因為劉備懂得“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個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

劉備想的是復興漢室,整理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呂布可沒有這個心胸,他是“三姓家奴”,用現代話講沒有什麼階級立場。

劉備愛才,但是這裡邊有個大大的前提,愛國家、愛大漢朝、願意為人民群眾做事情。

這是最重要的。

這樣的人才,才是劉備需要的,你再有才你只想你自己,你自己合適就行,哪怕你有天大的本領,哪怕你是世界第一,劉備也不喜歡你,劉大哥只喜歡和他有共同志向的人。

能同舟共濟的人,必是目標一致的人!

都想到對岸去,這才能同舟共濟。

目的地不同的人聚在船上絕不會長久,不是有人搶當船長,就是半路有人跳河,比書寫的都準,早晚會發生,從這件事情我們就從另一個側面,看到了劉備的領導藝術。


軒轅凌霄


軒轅凌霄


可以借鑑的實在是太多了,可以說三國演義就是一部涉及國計民生方方面面的知識寶典。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最值得借鑑的就是人才戰略,人才永遠是核心資源。如曹操赤足迎郭嘉,劉備三顧茅廬,等等都是人才戰略,重視人才,優待人才,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