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三国演义》中有没有今人值得借鉴的管理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轩辕凌霄


一、首先,我们先从三国的细节上分析: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含有众多的管理文化精髓,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其所渗透的管理理念对公司管理阶层来讲显得越发重要。

  三国时期的曹操在《短歌行》中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出《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周公之子)于鲁,周公诫之日:‘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意思是说周公姬旦为了招揽天下贤能之士,接见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等表示思贤如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我们的祖先招贤纳才的人才观已通过中国的经典文学流传给我们。从周朝的周公到三国时期的曹操,这些成就伟业的历史名人都懂得招贤纳才对成就大业的重要性。其实,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中就蕴含了人才管理的学问。

  《三国演义》所包含的管理学问,与现今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有着很多契合的内容,值得当今企业管理者与经营者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借鉴。

  当我们把三国时期三足鼎立的态势比照于当今日趋激烈的企业竞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企业领导管理层在管理理念及任用人才观上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走向及结果。刘备、孙权、曹操就如同三个大集团的企业老总,他们在招贤纳才的人才资源争夺战中,使出浑身解数。不管是谋士还是武将,都是成就帝王之业的左臂右膀。形形色色的三国文臣武将,或者运筹于帷幄之中,或者驰骋于沙场之上,在最强大脑与最强武功的完美结合中谱写自己的篇章。当我们看到秉承忠义的“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封金挂印而信守承诺的关羽、进曹营一言不发而一心向蜀的徐庶等历史风云人物那种义胆忠心的时候,我们发现帝王的人才管理背后的魅力正是现代企业管理所需要的。管理者是公司的运营阶层,必须拥有深厚的管理学问,掌握优秀的管理技术,让员工能够心服口服的忠诚于自己与公司。《三国演义》隐的管理艺术值得现今的公司管理阶层借鉴。

  相比于三国时期冷兵器战争,现代没有硝烟的企业发展的竞争就是升级版的三国之争,全球化的经济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不妨学习古人的管理智慧。在历史的穿越中,窥见成王败寇后面精彩的历史故事,同时,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洞见成就伟业后面蕴藏的不同企业人才管理的秘诀。

  本书把《三国演义》中蕴藏的博大精深的管理思想和当今企业管理结合起来,语言流畅,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肯定能对公司管理者的企业运营发挥重要作用,是公司管理者必备的管理书籍。当然,在阅读此书时,读者如果进发出新的灵感,新的思考视角,看见不一样的自己,那么就是对作者的一番安慰和激励。企业的管理总是充满着机遇与挑战,要坚信海阔无边天作岸,山高绝顶人为峰。

二、我们再来分章节进行分析:

第一章 人格魅力——构建核心团队

  桃园三结义:秉承忠义

  关羽挂印封金:信守承诺

  诸葛亮出山:完美的职业规划

  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忠诚意识

  周仓忠心于关羽:折服于管理者的品质

  三英战吕布:学会合作

  吕蒙发奋读书:做一个学习型领导

  田丰、沮授的悲剧:执著也要看准领导

  第二章 品三国。话用人标准——选择合格员工

  贾诩一语惊醒梦中人:选择合适接班人

  许攸惨死的启示:切勿居功自傲

  耒阳县凤雏理事:不以貌取人

  诸葛亮选择刘备: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诸葛亮重用蒋琬:不拘一格选人才

  赵子龙一身都是胆:胆识兼备

  甘宁从“锦帆贼”到大将军:英雄不问出身

  魏延的启示:如何任用有性格缺陷的人才

  第三章 恩义并举,情感投资——形成企业凝聚力

  刘备三顾茅庐:求才不惜屈尊下驾

  曹操赤脚迎许攸:惜才、爱才与敬才

  曹操祭奠典韦:道义自在人心

  孙策为张昭卸包袱:做一个善解人意的领导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哭别徐庶:怜才与爱才

  看孙权怎样表扬周泰:“温暖”法则的妙用

  第四章 纪律严明,一视同仁——体现企业管理理念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秉公执法,同等对待

  曹操的五色棒:不分高低贵贱的热炉法则

  诸葛亮贬李严用李丰:处理好情与法的关系

  曹操割发代首:领导率先垂范

  曹操焚降书大破袁绍:用人需容人之过

  孙权的道歉:领导知错就改

  曹操哭郭嘉:批评需讲究方法

  孙策重用太史慈:不记前仇,大度用人

  第五章 事必躬亲与权力下放——学会企业管理艺术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应适当放权

  曹操的密匣子:知人善任

  诸葛亮三锦囊:预见力与执行力的结合

  孙权任用诸葛瑾:用人不疑

  火烧博望坡:新官上任第一把火

  刘备错伐吴:搞好情绪管理

  第六章 集思广益、为我所用——畅通企业沟通渠道

  徐庶回马荐诸葛亮: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孙权赤壁破曹操:兼听则明

  阚泽以家保陆逊:学会鉴赏与举荐

  孙权化解甘宁与凌统的恩怨:处理好下属间矛盾

  向法正学直谏:如何向领导提建议

  曹操的智囊团:借天下之智力

  第七章 攻心为上。计谋为尊——精通企业管理方法

  张飞诈醉擒刘岱:急中生智与危机管理-

  刘皇叔东吴招亲:赢在公关

  诸葛亮智激黄忠:激将法的妙用

  关羽水淹七军:善于调查研究把握良机

  诸葛亮守信激励士兵:以信为本

  吕蒙取荆州:做好攻心战

  第八章 果断干练。敢作敢为——把握企业发展先机

  官渡之战袁绍败北:领导者要善于拍板

  诸葛亮割让三郡:以退为进

  司马懿克孟达:贵在神速

  甘宁百骑劫曹营:身先士卒

  孙策玉玺换兵马:懂得如何取舍

  隆中对:做好战略规划

  第九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担当企业社会责任

  董卓十恶不赦:不懂仁慈

  吕布见利忘义:不求长远利益

  袁术作恶多端:不知多行善事

  羊质虎皮功不就的袁绍:领导者不要外宽内忌

  刘备携民渡江:仁德爱民赢人心

  十八路联军溃败:乌合之众难成大事

  第十章 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谋划企业发展策略

  夷陵之战:制定科学的应对方式

  张飞醉酒诱张邰:善于利用自身弱点

  曹操献刀:灵活应变

  诸葛亮增灶撤兵:做事要有创新

  司马懿接受女衣:忍辱方能负重

  张松献地图:讲究策略,以礼待人







传统银文化


在《三国演义》中找到现代管理学中可以借鉴的东西那可是太多了

自古以来很多管理者都在《三国演义》中找方法,他们借鉴《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计谋策略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管理中来。并且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国演义》中包含着太多的管理学经验

不管是军事理论,用人方法,治国策略,风土人情,地理知识,甚至天文现象等等在书中都可以找到。这部书之所以被称为名著,就是因为他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只要是能想象得到的书中都有。

清军在没入关之前,高级将领人手一本三国演义。他们把三国演义当做兵书来用,可见三国演义的影响之大,利用率之高。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利用反间计杀死了袁崇焕,让明军失去了对抗清军的最大倚仗。这也是皇太极利用三国计谋的最高明之处,当时情况大家都知道,袁崇焕不死清军入关谈何容易啊!


我们再来看一下《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分析一下我们现代管理能够借鉴到点什么。

华容道关羽放曹操,诸葛亮的一石二鸟之计

诸葛亮已经算到赤壁战败的曹操必定要从华容小道逃跑,可这时候曹操的命数未尽,还不到死的时候。那就要放走曹操,要是没有关羽受到过曹操的恩惠,诸葛亮就不会派人去华容道拦截。他派关羽的目的其实是一个一石二鸟之计,一是让关羽去还一下曹操的人情,另一个是要给关羽一个下马威。


还人情很简单,关羽曾经受到曹操恩惠,日后战场相见一定会有所顾及,这次把这个人情还掉,以后关羽对曹操就不会有有所顾及了。

那为什么要给关羽一个下马威呢!那是因为诸葛亮刚到刘备阵营来,威信还没有完全树立,他要找一个人来立威。关羽就是最好人选,关羽的位置很好,他算是刘备阵营的二把手,还是军中最高的将领。只要把关羽整明白了,自己以后在刘备阵营就可以完全站住脚跟了。基于这两点诸葛亮派关羽去华容道拦截曹操,他知道关羽一定会放走曹操。而自己就可以拿军令状说事,给关羽一个下马威,让他对自己绝对服从,巩固自己在刘备阵营的位置。


《三国演义》中的计谋在管理中的应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现代管理者要想对自己的手下尤其是中层干部做到绝对领导,必须要有策略,要做到可收可放,还要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善于掌握这个人的弱点,也可以说找到他的软肋,关羽的软肋就是重情重义,诸葛亮看准了关羽的软肋,准确的把握了关羽的弱点。让他去完成一项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拿杀头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其实他是知道的以关羽在刘备阵营的重要性,刘备一定会替关羽求情。这样不只是关羽对自己拜服,就连集团老总都欠了自己的人情。这一套安排下来,自己的策略就完美的成功。自己在单位的威信一蹴而就,这是不是诸葛亮聪明之处呢!绝对是的!


刚刚走上领导岗位不要急于让手下的人站队

当今社会能够像诸葛亮这样刚到领导岗位上就马上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样的人很多,可是他们运用的方法不一定有诸葛亮的方法高明。大部分人刚走上领导岗位立威的方法简单粗暴,强迫手下的人站队,不在自己队伍的人通常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不是我的朋友必定是我的敌人,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这些人中会有很多是摇摆不定的,或者说是对领导没有信心的。领导要做的是把那些摇摆不定的人或者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都拉到自己阵营中来。这就要采取一些手段了,诸葛亮的方法就是上策。

通常情况下中层干部不会因为某位新领导刚上任就马上站队,他要观察,观察这位领导是不是值得自己站队。大部分人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这时候就需要领导主动的把他们引导到自己的手下来,给他们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可以依靠的人。信心建立以后,工作就好做了,领导身边就会有一批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员工,在这一点上诸葛亮做得就非常好。


极端的方法如果运用的正确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华容道放走了曹操,关羽知道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回去以后诸葛亮不可能饶了他,他也抱着必死的决心回去交差的。诸葛亮的严厉让关羽觉得自己必死无疑,事情的转机来自于刘备的求情,这使诸葛亮有了台阶下,关羽有了生还的机会。关羽活了下来他首先要感谢刘备,其次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的严厉执法让关羽佩服,因为关羽为人义气最重,诸葛亮饶他不死就是给了他最大的一个人情。为了以后他对诸葛亮完全服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诸葛亮日后并没有对关羽发号施令,可是关羽对诸葛亮已经是佩服不已了。


三国的故事建议多读

这只是一个小故事,他揭示了领导艺术的巧妙运用。像这样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建议大家仔细研读《三国演义》找到那些可以利用到生活中的方法,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欢迎大家指正,不胜感激。谢谢!!!也希望大家参与讨论,积极留言。我会一一回复。


雨夜构想


《三国演义》有很多今人值得借鉴的管理学知识,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管理学上的成功之道与失败教训。下面简单列举几例:

一、管理者要以身作则

曹操割发代首

曹操官兵经过麦田时,曹操命令官兵们不准践踏麦地,否则要杀头。官兵们都小心翼翼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曹操骑马正在走路,鸟儿惊吓了他的马,马越到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要举刀自杀,被众人劝住,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代替。

二、管理者戒骄戒躁

最为明显的就是关羽张飞两兄弟。

关羽太过傲慢,到后来甚至分不清形势,狂妄自大!刘备诸葛亮提携个将领,他都不服,还要比试一下,诸葛亮更需专门写信安抚他才可以。简直不要太幼稚!后来,东吴孙叔要儿子跟他女儿联姻,关羽更是口出狂言,说什么“虎女焉能配犬子”。这之后,东吴方面彻底放弃孙刘联合,从通过政治要回荆州,变为计划武力夺回荆州,也为后来关羽败走麦城身死埋下伏笔!

张飞则是太暴躁。他也死在自己的暴躁脾气上。他暴躁严苛,让手下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至于手下害怕严重责罚而造反,下手把他杀了!死的也是很让人无语了,简直就是剧情大反转,估计魏国和吴国都没想到。放到今天,绝对可以上头条了!

三、被管理者忌张扬

杨修之死

杨修的表现很明显,很多人都指出过,影视剧里也多有强调。杨修聪明外露,多次猜中曹操心事,还当众说出来。曹操面上没说什么,心底却忌讳,后来正好心情不好找理由把他杀了。杨修就是太好表现了,其实,曹魏集团聪明人很多,像郭嘉贾诩他们有怎会不明白曹操心事,只是他们不乱说,明哲保身,不犯忌讳!

……

《三国演义》里管理学知识还有很多,篇幅有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篙翠


这个问题尼山布衣来回答。

答案是肯定的。《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不仅在于它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更在于它隐含着许多智慧。塑造了众多特色鲜明的英雄豪杰,如功过难评的曹操、艰辛守业的孙权、讲究仁义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义骁勇的关羽、有勇有谋的张飞、浑身是胆的赵云等等,这些人物都有自己一套为人处世的哲学,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也有很多学习借鉴的地方。以诸葛亮为例,他的隆中对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挥泪斩马谡、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一个个经典之作,书写了人间传奇。那么,诸葛亮的智慧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迪和帮助呢?尼山布衣认为,从管理学的角度,要想取得事业成功,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必须有一个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隆中对》中,诸葛亮就为刘备制定了恢复汉室统一天下的战略目标,他告诉刘备,要想在群雄割据、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必须认清形势,站稳脚跟,建立根据地,先生存下去,再谋求发展。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先在荆州、益州站稳脚跟,建立国家;第二步,内修政理,外交东吴,发展壮大自己;第三步就是北伐,实现统一大业。后来蜀国的走向基本按照这个设想来进行的。这给我们管理企业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也必须有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从开始起步就应该有一个长远的发展定位,否则,就不会走太远。

2、必须严以律己,赏罚分明。诸葛亮治国治军向以赏罚严明而著称。诸葛亮的赏罚不是随心所欲、凭个人的好恶行事,而是遵守法度,以功过而论。这对巩固蜀国政权,取得南征北战的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诸葛亮很器重马谡,但他违背军令调度,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诸葛亮以法将其斩首示众。同时以自己用人不当,负有领导责任,上疏“自贬三等”。裨将王平事先劝诫马谡,街亭失守后能收容士卒,抗击曹军,安然撤回部队,立了功劳,诸葛亮上表破格提他为讨寇将军。赏与罚是相辅相成的两手,是历代治国治军重要的手段,而用得像诸葛亮这样“刑政虽峻而无怨者”的确不是很多。往往不是宽严失度,就是为赏罚而赏罚,处事不公,就难免人心不平,失去了赏罚的激励作用。诸葛亮的一套赏罚严明的谋略如果引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上,相信对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率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但赏罚一定要公正合理,并注意方式方法,这是诸葛亮赏罚策略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3、必须有一套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在诸葛亮的谋略宝库中,千百年来一直被人称道的当数用人之道。他把识别、选拔、任用有用之才作为治国、治军的要务,终其一生始终抓住这一点。尤其是刘备去世,他总揽蜀政之后,在这方面颇多建树。他在《出师表》中劝诫后主刘禅时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覆也。”明确提出了举贤任能的用人标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蒋琬本是荆州一个抄写文书的小吏,诸葛亮经过长期观察,认为他是一个可担大任的人,即提拔他到相府任参军。临终前向刘禅建议让蒋琬作了他的接班人,主理朝政;姜维归降时只是一个27岁青年军官,诸葛亮见他勤时事,有胆义,很会用兵,就提拔他为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这一文一武在诸葛亮去世后用心报国,使蜀汉政权维持了29年。持异议者以诸葛亮用马谡而失街亭,否认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实乃“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尽管有此一端,依然瑕不掩玉。直到现在,选贤任能,不论是企业管理,还是行政管理,都是必须遵循的一个选拔人才的标准。

4、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七擒孟获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预先擒之,必先纵之”,“攻心为上”,“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等等,都是诸葛亮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现在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也体现了这一点。

总之,《三国演义》的智慧还有很多,诸葛亮的智慧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也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尼山布衣就唠叨这些,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欢迎大家留言添加。


尼山布衣


《三国演义》有没有今人值得借鉴的管理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管理学,学科知识,广泛存在于中华民族5000年以来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阶层里面。

我来谈一谈《三国演义》管理学知识的认识;

一部《汉晋春秋,三国演义》史,写尽人间管理事;

深入浅出,消化吸收,是对国学经典要义研究的基本态度。对于《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来说,在学习借鉴过程中,更应端正态度,深入消化理解其精髓。

《三国演义》里面包括的管理学知识应理解为两部分组成

第一政治心理管理学;

第二物质物理管理学;

第一,政治心理管理学:

《三国演义》顾名思义,江山社稷重建,一统分三户的演绎。三名户主各展旷世奇才,经过长时间尔虞我诈,功夫切磋,智慧比拼,心智历练,最终导致三族平衡,互相鼎立。这时又产生一名超出三户家长智慧的不乏韬光养晦,蛰伏伪装,四时变色展示出超强能力,最终把大三家晋升为一的超级管理大赢家。

也不罗嗦了,

先说三户之中的曹姓家长:书中描写相当突出的人物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统一了,为了我国北方的统一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曹操在抒志博学,举贤任能,梳理政务,利用超长发挥的智慧,来推动当时社会发展进步。在书中很多章回里面都描述了曹操作为一名出色的管理方面的人才在选人用人,振兴事业 ,教子做人等等方面充分展示了自己是一个政治心理管理学的人才。

举例

第30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曹操曰“吾今奉诏讨汝!”,袁绍“吾奉衣带识讨贼!”曹操使张辽出战,袁绍队张郃跃马来迎,战了四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负。

曹操当时发现了张郃是一个军事人才,就有收入摩下大将之意,就有后来张郃不负众望成为曹操摩下的最得力的干将。

曹操管理拓展事业方面也做得非常好。

【破吕布】,【煮酒论英雄】,【战官渡】,【仓亭破本初】,等等战争实例都说明曹操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管理事业型的人才。

曹操是一个有很多文化教学素质修养的人。他的四个儿子个个调教的文武全才,能力出众,也充分证明了曹操在家庭事业教育方面展现了出色的管理型才华。

曹操的人生哲学是“休教天下人负我,我终不负天下人”。占天时之功,建立了三家共大之一的北魏帝国,也展示出了他的政治心理管理学和物质物理管理学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才能。

第二家一代枭雄,根正底薄,白手创业,仁义礼智信大师级人物刘备。此人也绝对称得上是政治心理管理学物质物理管理学双重管理的高手。

他的出色的实施手段是竖起【忠义】大旗。执行仁义道德路线,崇尚【王道乐土】,落实求贤若渴,亲民爱民,开疆拓土的创新政策,占人和之治,最后实现了三家独大创立了蜀汉帝国。使汉王朝得以延续。

举列

【刘玄德三顾茅庐】,【刘玄德携民渡江】,【自控能力强(在江东入赘之后,无忧安乐生活之中,不曾忘记自己的事业)。】等等章回都说明了刘备是杰出的政治心理学物质物理心理学输出学问的绝顶高手。

第三家碧眼儿坐镇江东。江东沃野千里,民风纯朴,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通过其父,兄,自己的对于政治心理管理学,物质物理管理学的超强出色发挥,出色组织,出色运用,占地利之机,建立了三家共大之一的东吴孙权帝国。

举例:

【碧眼儿坐镇江东】,【孙仲谋大战张文远】,【孙权遗书退老瞒(老瞒即曹操)】。等等章回都叙述了孙权气势不凡,【敢为天下先】的先手棋做法。在三国舞台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超强聪明才智,发扬光大了父兄创下的基业,为后世留下了兢兢业业,辛勤付出,终馈回报的心理管理学方面的典范。

毕竟【强中自有强中手】最终三家都败在了炎炎晋升红日手下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父子三人巧妙的利用好,政治心理管理学,物质物理管理学,【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大势,成功的驾驭了当代政治经济资源把三分归为一统。建立了晋王朝。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凌驾与他人之上绝顶管理高手,让后人值得借鉴和研究。

现今我们要借鉴《三国演义》里面阐述的管理学知识不外乎几点建议?

第一,搞好团队梯队建设。

第二,企事业要想做大,学会以德养财,以德服人。

第三,充分利用地理资源。

第四,以人为本,任何人间奇迹都是由人创造。

谢谢大家!

🎄🌲🌴🐫








野骆驼9005184025938


三国演义中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管理学知识的。

刘备作为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就是初创团队的建立。他起初的初创团队是关羽和张飞,并且三人桃园三结义,不论以后如何发展,张和关都会忠心耿耿。所以开始人不在多,在精,能够从内心走到一起。

后来刘备的事业遇到了瓶颈,光凭弟兄三个小打小闹的,今天投靠曹操,明天奔向袁绍,总是在平台底下做事,太受限制了。自徐庶推荐诸葛亮后,他三顾茅庐请到了诸葛亮这位职业经理人。为啥是三顾茅庐,因为诸葛亮也要试探一下刘备的诚心,诚意到了便可托付终身,共谋大业。

著名的隆中对其实就是给企业的发展指定战略步骤。就好比国家还有个两个一百年计划呢对吧。制定了战略就要执行,执行过程中有问题也要懂得及时修复。刘备的前两步执行的不错。只是到后期没能听劝阻,执行要伐吴,最后元气大伤,拖孤白帝城。山河日下喽。

其实三国演义里值得挖掘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很多。比如曹操的爱惜人才,只要他看重的人一定要想法搞到手,比如徐庶哈哈。虽然进去后一言不发。

三国演义精读细研后,你绝对会学到管理学甚至管理学以外的知识。




读书耕田


论三国比较出名也就是曹操孙权刘备,

他们都是三国比较出色的管理人物,领导风格可以说值得古今借鉴,

领导风格,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管理学,

曹操孙权刘备看到都是很有才三个人,

统率能力《管理能力》也差不多一样好,

其实仔细分别还是有差别的,下面看我来一一分辨出来,

《第一个》曹操

曹操在管理方面,可以说最好一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这一点在徐庶和庞德方面可以看出来,徐庶到了曹操这边,虽然说没有在刘备这边出风头,一方面刘备没有曹操有才,人才也是没有曹操这边多,所以徐庶在刘备这边可以出尽风头,到了曹操这边,一方面曹操人才济济,本身也是一个高大上人物,所以徐庶虽然没有出尽风头,但也是独占一方,平安到老,另一个庞德,庞德当初打关羽,曹操这方面的人可以说几乎全部反对,唯有曹操一人支持,这个可以反应了曹操领导风格之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个用在现在管理学,可以说永不退时 ,》

曹操用人的第二个风格,唯才是用,看人看才能不看相貌,这一点可以从他女婿丁仪和庞统可以看出来。庞统特别庞统因为相貌问题,在孙权和刘备那边可以说吃了亏的。《 重才不中貌,这个用在任何时候的管理学一样不会过时, 》

《 第二 》刘备

刘备用人就一个字《 情 》称兄道弟,关羽是兄弟,张飞是兄弟。赵云是兄弟,孔明先生得之如鱼得水,找马超黄忠皆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兄弟之情,先生之情,女人如手足,兄弟如衣服,《 这个情字,用在任何时候的管理学都不会过时,不过情用来管理,用之为慎,一不小心会被情火烧身,刘备不是硬打吴国,最后导致国力下降,加速蜀国灭亡。》

《 第三 》孙权

孙权用人就是抓心,来听听他是怎么夸他属下的。夸周泰,:“卿两番相救,不惜性命,被枪数十, 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思、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乃孤之功臣,孤当与卿共荣辱、同休戚,你们说周泰听了,一定从此为孙权生为孙权死了。

孙权夸甘宁,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适时表扬部下,这永远是抓心的一种表现,《 用人抓心,用在管理学,如何时候都可以用,在三国可以说孙权的部下唯一没有反叛的人的一个集团。曹操刘备都有 ,》

……总结完毕 !

……


颜逑君


有是有一些,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学问,没有详细周密的组织原则,只能说,刘曹孙三个人,用人各有各的特点。

先说刘备。刘备用人,以义为先,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就是这一特点的典型表现,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一点,可以说刘关张三人都做到了。关羽极受曹操重视,夸他为天下武将第一人,赏金赠印,赠赤兔马,执意延揽,但关羽却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一路宰将破关,杀回刘营,将一个“义”字发挥到了极致。张飞灞桥上一人一矛独挡曹营数十万大军,掩护刘备逃跑,一声暴喝:“吾乃翼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更是将一面义字大旗高高地立到了天上。关羽一死,刘备就不顾孔明等诸人力劝,不顾大局,发全国之兵,欲为关羽报仇,最终兵败身死,实现了他当初结义时不能同生,但愿同死的誓言,实为义之典范。如无这个义字。他一个贩草鞋的,名为皇叔,实为草根,能起什么家?当今办企业,若无一个齐心协力的创业团队,万事开头难,又怎能做起?马云初创阿里巴巴时,第一次发工资,是白大象借钱,再反向众人发工资。若不是义享为先,相信马云这个人,大家岂肯这样?马云后来也以他的出众才华,将公司做大做强,举世闻名,回报了大家当初对他的充分信任和支持。阿里巴巴的成功,也可以说是刘备以义为先的理念,在当今企业管理方面的充分演绎。

但刘备的以义为先,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搞小集团,未将这个义字涵盖到他整个集团的每个人身上。一个想一统天下的人,不搞五湖四海,却搞山头主义,拉起了一个独居众人之上的三人小集团,可见他的这个义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和排外性。赵云对刘备也是忠心耿耿,长坂坡大战,就是他也以义字为先的一个例子,但就是这样一个德才兼备,出类拔萃的人才,居然也未能进入刘备的三人小圈子,被排在二号甚至三号朋友圈中。诸葛亮极躬尽萃,死而后已,身为丞相,也未能完全进入刘备的三人朋友圈。刘备最后不听他的力劝,执意要去为关羽报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身负血仇而来奔投的马超,更是一生未受重用,郁抑而终。否则,出祁山进中原,他是会奋勇当先,大有作为的,可惜了这一员虎将。

可以说,刘备的事业,成也三结义,败也三结义。搞小圈子,是他一生最大的败笔。身入异乡谋发展,却搞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山头主义;将个人之义,个人之情置于整体之义,整体之情之上,焉有不败之理?!这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以义为先,也还得以法为制。将以个人感情为主的义,与企业发展总体目标、总体利益、企业的组织管理原则、企业文化、国家的法律制度等多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应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比刘备,曹操的情况要更复杂一些,但却要好得多。曹操以狡猾多疑出名,以谋起家,这样的人,本似难有忠心朋友。但他思贤若渴,唯才是用,弥补了他的性格缺陷,所以他摩下反而谋士最多,战将最多,人才的来源也最广泛,地域差别最大。曹操用人,不以义为先,而似乎是以利为先。曹操其实最懂人情世故,他心下明白,大家来投奔他,不是因义而来,而是带有很强的个人目的,是想凭自己的武艺和谋略,来他这里入一份股,大家一起做大做强后,谋取自己相应的利益。所以曹操用人,只要有才,人人都用,但却又人人都防。他自称梦中会杀人,起身杀掉卫士之后又鼾然入睡,就是他这一性格特征的表现。他也有重情义的一面,因厚待关羽,而获华容道之释,是他重情义获得的最大回报。否则,十个曹操都让关羽给杀了,哪还有他后来的故事!他战胜袁氏集团后,收缴了许多本集团内部的人与袁氏集团勾结的信件,有人建议铲除这些人,曹操却下令将这些信件烧了,并说:“其时吾尚且不能自保,何况他人乎?”由此可见,曹操多么精通人情世故!他虽狡诈,实是现实。曹操的为人,其实也有非常可爱之处。在刘曹孙三人之中,我最喜欢曹操。

曹操政治集团,实际上已近似于现代的股份制公司。所以研究曹操的成功与失败,对发展现代股份制企业,至少都可以说,未失借鉴意义。

孙权方面,就不须多说了,他的用人,是以乡土情义为主,而又特别突出一个情字。他割据江南,朝中多是江南人士。他与周喻,甚至还是姻亲。他对周泰的夸奖和重用,对吕蒙的培养和赞许,无不突出一个情字。故乡情,亲友情,师生情,是孙权集团生存和发展的主基调。你别说,他做得还是相当成功的,部下始终无一人叛变,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孙权集团,相当于现代的一个家族式企业,这应当没有疑问。孙权集团的问题,我认为跟刘备集团类似。刘备搞三人小集团,孙权搞江东大集团;刘备义大于法,对关公放走曹操责而不罪,孙权情大于法,对周喻败于诸葛亮慰而不责,也许,是他们共同的一个局限。


甲辛


我在讲“管理学”课程的时候,《三国演义》是必讲的东西,在这本书中有很多管理学的精益之处,很多东西值得现代企业家们借鉴学习,我的讲义也受到了企业家们的一致好评,在这里我简单的叙述一些,我们一起看看《三国演义》中的大智慧。

我是武人,那么就从《三国演义》中刘关张的兵器开始吧!

首先说刘备。

刘备绝顶的聪明,他是会武艺的,而且武功了得,他使用的兵器也很牛叉“双股剑”。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刘大哥就是提着双股剑上场,他的剑是一对,刘备是双手使双剑的。

双手都能用剑,和刘备编织草鞋有很大的关系,编织把双手练的很灵活,他双手用剑无论是招式还是使用的力道,一定比没编过草鞋的人强,编草鞋,编席子,编筐本来是很简单的劳动技能,却锻炼出了刘大哥灵巧的双手。

古云:心灵手巧。

所以我说刘备有绝顶的聪明。

其实“三英”的兵器都和他们的职业有关。

关羽关二哥使用冷艳锯,就是青龙偃月刀。

传说关二哥是卖豆腐的,其实关二哥的刀法是切豆腐练出来的,你不信你也用八十二斤的偃月刀切切豆腐练几天试试。

前些年京津两地的名厨,能在一张白绸子上用菜刀切东西,切完了绸子一点也不会坏,请问这叫功夫吗?

举重若轻,

举轻若重。

其实都是功夫,并且是绝顶的功夫。

张飞就更不用说了,张飞张三爷就是个杀猪的。

所谓的什么“丈八蛇矛”,就是一把加长的杀猪刀。

“庖丁解牛”

知道这个成语吧,张三爷的兵器和武功绝对和他从事的杀猪专业有关。

刘备编草鞋能舞动双剑;

关羽切豆腐练青龙偃月刀;

张飞用杀猪的刀加长做了丈八蛇矛。

这里边有大道理!

刘关张都有绝顶的聪明,他们的武器和他们从事的职业是有关联的。

做人无非立心,

做事无非立志。

刘备是大哥,这个大哥当的好,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慧眼”,打造了一个无敌的团队,自己是这个团队的最核心,这是刘大哥最成功的地方。

刘大哥还有一个好处——不忘初心

我们从全部篇章的《三国演义》中就可以看出,刘备不是当上皇帝那天突然萌发了英雄壮志,我要改变山河大地,不是滴!

绝对不是滴!

刘备刘玄德他从自己编草鞋的第一天就没有忘记自己的姓氏,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裔,没有忘记大汉江山,也没有忘记天下的黎民百姓。

他的血管里留着祖宗的血,他没有一刻忘记,作为汉室宗亲,因为家族的没落,不能为国家为百姓做些什么,是今生最大的遗憾,要站出来为国家为黎民百姓做事。

这就是刘备的初心。

他有坚定的目标,他知道我今天编草鞋,是为了明天不编草鞋,我早晚有一天为做天下做大事情,这个情结支持着这个没落的贵族,在乱世中活下去。

刘备海量,能容人。

桃园三结义嘛!

哥三个一个头磕在地上,这事就这么结了呗,这件事还能推翻吗?

能!

刘备就给推翻了,因为出现了一个人——常山赵子龙。

刘备爱才,爱真正的人才,他也有慧眼,他认定了赵子龙,今后必是自己成就天下的臂助,毅然决然的推翻了“桃园三结义”。加上赵子龙为后续四弟。

1、2、3、4我们再拜一次。

真实的情况我不知道,这件事到底是谁提出来的,今天争论那个没意义,我们看结果。

我只知道,没有刘大哥的点头,赵子龙是绝对进不到最高级管理层的。

在当时刘备意识不到,赵子龙的加入意味着什么,但是刘备的决定,从我们现在看来,多次挽救了自己的生命,挽救了自己的儿子,也让蜀国多延续了这后来的几十年。所以我说刘备海量能容人,他真的爱才如命,慧眼识英雄。

这里边还有个条件,刘备本身文武兼修,他本身就会武功,才能看出来赵子龙的身手。

所谓英雄惜英雄。

英雄惺惺相惜。

刘备是一块磁铁,他只和其他的磁铁共振。只有互相是磁铁,才能互相吸引,你想认识英雄,你必先自己是个英雄。

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七黄八许九姜维。

这些典故你我都知道,难道当年刘备不知道?

吕布是天底下第一的猛将,在这里我们只说《三国演义》我们不说《三国志》,因为演义我们都比较熟悉,反正是讲道理,没必要找个生僻的书。

在《三国演义》里我们看到,吕布临死前,刘备说“君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一句话吕布就死了。

在这个时候,刘备为什么不站出来保护一下吕布呢,或者干脆将其收归麾下呢?

这就是刘备的高明之处了,因为刘备懂得“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个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

刘备想的是复兴汉室,整理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吕布可没有这个心胸,他是“三姓家奴”,用现代话讲没有什么阶级立场。

刘备爱才,但是这里边有个大大的前提,爱国家、爱大汉朝、愿意为人民群众做事情。

这是最重要的。

这样的人才,才是刘备需要的,你再有才你只想你自己,你自己合适就行,哪怕你有天大的本领,哪怕你是世界第一,刘备也不喜欢你,刘大哥只喜欢和他有共同志向的人。

能同舟共济的人,必是目标一致的人!

都想到对岸去,这才能同舟共济。

目的地不同的人聚在船上绝不会长久,不是有人抢当船长,就是半路有人跳河,比书写的都准,早晚会发生,从这件事情我们就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刘备的领导艺术。


轩辕凌霄


轩辕凌霄


可以借鉴的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三国演义就是一部涉及国计民生方方面面的知识宝典。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最值得借鉴的就是人才战略,人才永远是核心资源。如曹操赤足迎郭嘉,刘备三顾茅庐,等等都是人才战略,重视人才,优待人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