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陶淵明的“假隱士”身份:表達反抗的最好方式,是“存而不論”

提起陶淵明,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一定是那句千古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我們許多人都曾為這句話所動容,在歸隱田園的詩人陶淵明筆下,那種恬靜自若、安貧樂道的精神家園是如此脫俗而充滿魅力。每每讀起陶淵明的詩詞,總會對“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意蘊心生嚮往,人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出走,卻又不停渴望迴歸最初的本心。而最初的原點,就是自然深處、田園木屋。

陶淵明的“假隱士”身份:表達反抗的最好方式,是“存而不論”

陶淵明

可我們今天不是要講他的詩句其中的意蘊,也不論歸隱後的田園生活如何令人嚮往。我們先談談陶淵明其人,陶淵明其人呢,一直都被我們後世貼著一個“隱士”標籤,提起他,就能聯想到這個身份。

可我也不經感到好奇:既然是隱士,為何又能寫出七卷之多的詩詞,並且廣為流傳、世人皆知呢?

所以在這個層面上,陶淵明並沒有真“隱”,至少他的作品與主張從來沒有隱過,不僅名聲顯赫,詩句還令後世耳熟能詳。但通過陶淵明七卷之多的詩句我們也能讀出,他是真心誠意地熱愛田園生活,不然“田園將蕪胡不歸”,我的田都要荒蕪了我為何還不回家?這樣一類用力的表達,若不出自內心,如何能真切地打動千秋萬代的後世。

接下來我們細說,陶淵明這個“隱士”人設的作用所在

01.為什麼說陶淵明隱士身份是假,歸隱之心是真?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陶淵明保存至今的詩文還有七卷之多,不僅如此,其文體還很全。比如四言詩、五言詩、辭賦、記、傳、述、贊、疏、祭文等。

在當時的年代,身為一個隱士來說,如果不是自己刻意地保存、傳揚,是絕不可能保存的如此完好還能被後世所熟知的。畢竟,他已經不是達官顯貴,所以陶淵明把這麼多的詩詞刻意留存,還是個真正意義上的隱士嗎?我們先看看他平常的生活。

陶淵明的“假隱士”身份:表達反抗的最好方式,是“存而不論”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陶淵明平常不怎麼開門,就自己安靜待著,“白日掩柴扉,虛室絕塵想。”偶爾碰上人了,就聊幾句,聊天內容也都是些農事:“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後來的詩句中甚至更加“閒話家常”,開始數落自己的兒子們。在一首詩裡寫說老大十六歲了,一點都不愛學習;老二十五,沒人比他更懶了;老三老四也十三了,連六和七都分不清;老五九歲,完全是個吃貨,除了吃什麼都不顧。

這樣的陶淵明,給我們展現的完全是一位“真隱士”,因為從他的眾多詩句中,我們都能看出他的誠意:即使生活過得並不怎麼樣,再不如意,我也能用詩詞把它表現出來,把我的情緒排遣出來。如此做隱士的方式,可以說陶淵明是第一個。

但他為什麼身為隱士,還要寫詩,還寫得人盡皆知呢?因為陶淵明的隱士生活全然是建立在“樂在其中”之上,而非“反抗”之中,就此能得到後世的反覆傳揚,並且被他這種魅力所吸引。

什麼叫樂在其中?就是我發自內心喜愛我現在的歸隱生活,我不談我厭惡官場,不談我摒棄世俗,我就是真心實意過得很快樂。陶淵明給我們完全展現了一個士大夫田園生活的樣本細節,像紀錄片一般供後人欣賞,是因為這種生活方式充滿魅力,而不是他的反抗足夠激烈。

陶淵明的“假隱士”身份:表達反抗的最好方式,是“存而不論”

所以我在標題中所說的“假隱士”,就並非是在說他歸隱之心不虔誠,而是說,他沒有徹底隱於人世,他還在用詩句描述生活,供人觀摩。

那麼“真隱士”的“真”,又是真的全然隱於山林間,不問世事,安之若素嗎?

02.“隱士”意不在“隱”,在“表達反抗”

歷史上的許多隱士是真的寂寂無名,一生都住在深山、養鹿為伴的,以至於我們今日都無法說出他們的名字,更不用談他們的主張了。

比如陶淵明的叔叔陶淡,一生未婚,如果有人來看他,他還要躲起來不見人。我們可以說,這樣的“真隱士”才符合“隱”的真諦。

但這些“真隱士”是真的毫無目的,只想追逐這種生活方式,過隱居的田園生活嗎?也並不是。他們的“隱居行為”就表達著一種反抗的潛臺詞。他們是在對官場、對違心之事、對黑暗時代提出抗議,掀起質疑之聲,他們無聲之中就在訴說著:我一定不和你們做一樣的人,我要歸隱以示我內心的牴觸。

最好的例子,就比如說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唐伯虎,寫過一首《桃花詩》: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我們許多人都聽過這首詩,在周星馳的經典喜劇《唐伯虎點秋香》中也曾出現。這首優美的詩詞,的確,寫的是一名隱士的生活,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意境完美融於字中。但,接下來的幾句名句,我們其實也聽過,就與前面的意境截然不同了: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你看,什麼叫我歸隱是為了表示我的反抗呢?這就是。唐伯虎要靠否定那些車馬、富貴、五陵豪傑,才能說自己隱士的生活值得一過。

陶淵明的“假隱士”身份:表達反抗的最好方式,是“存而不論”

《唐伯虎點秋香》劇照

羅振宇在節目中也對這種靠否定來表達存在感的方式,做過一個比喻:比如痴男怨女,就算分了手但還有深深的恨意,那不叫不愛了,那叫用另一種相反的方式去愛,那就是恨。

我要表達盡我對你的恨意,我一哭二鬧三上吊,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那樣的怨恨會讓你深陷其中,鬱郁不得終日,一生都和這個你曾經愛過的人撇不清干係。因為恨,也能把你和他綁定在一起。

所以我們經常說,忘記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其實是不動聲色。而把恨意揣在心裡的忘記,只會讓自己深陷泥潭。所以對比來看,陶淵明表達反抗的方式,就高級許多了。我反抗,但我不明說,我只需要做我真正熱衷的事,過我喜愛的生活,就足以反抗黑暗。

03.“存而不論”是“論”的最高境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家蒙田有一句名言我很喜歡:“我們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就是生活得愜意。”

這句話就是說,我不關心今天的時代,不關心變革的改觀,也不關心其他人如何生活,我唯一關心在意的就是我自己,我生活得愜意就是我人生的最大事業。這也就是蒙田一類名流的魅力之所在。

陶淵明的“假隱士”身份:表達反抗的最好方式,是“存而不論”

蒙田

他們第一次把寫作的筆觸指向了自身

,不去談論社會特徵,不去批判時代,不去指點江山,告訴百姓應當信崇什麼、抵抗什麼,而是“毫無目的”地寫起自己的生活。

但這看似“毫無目的”的背後,又的的確確把自己的生活態度展現給世人,並讓世人所領悟到這種生活方式的魅力,從而啟迪了不少在混亂時代隨波逐流的平輩,尋得一片寧靜的屬於自己的廣闊。

法國作家福樓拜,也就是寫《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樓拜曾說過:“不要像小孩子那樣,為了樂趣而讀蒙田,也不要像那些雄心勃勃的人那樣,為了尋求教化而讀蒙田。不,讀他,即是為了活著。”

說到這裡,我想起一個與蒙田截然相反的人物,那就是培根。提起培根,我們都讀過他最經典也廣為人知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就像他這句名言一般,培根本人的主張也是如此,勤奮求知、批判時代、指點江山、評論世人。

這樣的人士的確稱得上偉大二字,因為他們在人類文化的早期階段,許多人還不認識字的情況下,他們就已經擁有廣博的學識與見聞,還能用自己的筆觸去點評江山了,實乃鳳毛麟角,這也是大多數流傳至今的千古名人的典型特徵。

陶淵明的“假隱士”身份:表達反抗的最好方式,是“存而不論”

培根

但也不得不說,比培根名氣要小許多的蒙田,卻要比他更有“魅力”。這種魅力從何而來呢,我想,這就是“存而不論”的魅力所在。

“存而不論”的意思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出自《莊子·齊物論》。剛好也契合著道家“無為”的思想,強調“無為之為”,我什麼都不去管,卻能治理好國家。“存而不論”也是這個道理,

三國時期魏嵇康也在《難宅無吉凶攝生論》:“況乎天下微事,言所不能及,數所不能分,是以古人存而不論。”

所以你看,歷史上許多名輩,都曾讚歎過這種“存而不論”的高深之處:就是說,我早已深刻地考察了這些事實,我知道所有其中的觀點是否合理,但我不輕易去表態。

蒙田寫過一篇隨筆,題為《依靠我們自己的能力來判斷是非那簡直是瘋了》,這個題目也就剛好概括了蒙田的主張,他認為我們不該對世界有那麼多觀點與評價,所以他極少談起他人之事,所言盡是自己眼前的生活本身,但這並不代表他視野狹隘。相反,他們什麼都知道,卻不斷言、不表達,只是給世人看到他們的一個生活方式,供人去解釋與欣賞,就已經足夠。

總結:

我們今天有句話說,看一個人什麼樣,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要看他做了什麼。這句話用來形容那個年代的陶淵明、蒙田一輩,也再合適不過了。

一個面具戴久了,就會變成臉的一部分;一句咒罵喊久了,只會讓人真的充滿怨恨。

陶淵明告訴我們,反抗一種主張最重要的不是去表達憤怒,而是追尋自己心之所向,過好自己的愜意生活。你若想主張什麼,自然去做就好了,無需多言。為什麼陶淵明身為隱士,還能流傳千古,這也就是原因所在了。

於世俗,他有超凡之心,於紅塵出世,看雲捲雲舒;

於隱士,他有煙火之氣,為南山布衣,品悠然曠世。

陶淵明的“假隱士”身份:表達反抗的最好方式,是“存而不論”

作者簡介:魚雁,十點讀書籤約作者,洞見、砍柴書院等多平臺作者,用文字讓生活更有力量,歡迎關注魚雁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