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陶淵明:認識死亡,才能更豁達地面對人生

【本文原創,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陶淵明:認識死亡,才能更豁達地面對人生

文|江徐


上學時候,讀到周國平的一篇文章,題目是《思考死:有意義的徒勞》,當時給我內心帶來不小的震撼。

正如周國平先生所說,死亡這件事,你想也好,不想也罷,它都是在劫難逃且萬劫不復的結局。既然如此,思考死亡,也就顯得徒勞,可是又自有其意義——

思考死,認識死,繼而心安理得地接受尚未到來、不知何時到來、但終將會到來的死,會讓我們學會以豁達胸襟去面對人生,坦然生活。

托爾斯泰說:“要是一個人學會了思想,不管他的思想對象是什麼,他總是在想著自己的死。

讀陶淵明的詩作,尤其是《飲酒》二十首組詩,你不難發現,他一旦自個兒喝上,思考人生、思考死亡的閥門就會自動打開。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這是《飲酒》(其三)中對人生易逝的感嘆。

“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

這是《飲酒》(其十一)中對死亡的理解。

“運生會歸盡,終古謂之然。”

這是《連雨獨飲》中對生死輪迴的認識。

在陶淵明看來,人生看似漫長,其實極其短暫,就像一道閃電,一閃而過。在這麼一閃而過的瞬間,人似螻蟻,實在不必勞心費神去思量俗世功名,也不必計較得失對錯。

陶淵明:認識死亡,才能更豁達地面對人生

人死了,就像睡著了,而且是永遠地睡著,連夢都不做一個。死亡終會到來,或早或晚,急也急不來,躲也躲不掉。既然如此,活著的時候,有什麼理由不聽從己心?

樂觀的人,不但不會被死亡嚇到,反而會因此變得更加樂天,並且從容豁達,就像大半輩子在輪椅上度過的作家史鐵生所寫:任何一種失去,在死亡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就像從中國出發、向世界流亡、最終回到故鄉的木心所寫:生活是死前的一段過程。

公元427年,秋風颯颯,63歲的陶淵明感覺自己時日無多,便提前寫下一篇祭文,名曰《自祭文》,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自己寫祭文的開山鼻祖。

在祭文中,陶淵明回顧了自己的人生境況與生活志趣——

等到他出生時,家道已中落。由於家境貧寒,“簞瓢屢罄,絺綌冬陳”的狀況成為常態,他也因此需要忍飢挨餓。但他從不怨天尤人,反倒是隨遇而安,坦然面對,不論挑水砍柴,還是躬耕田園,都能做到歡歡快快,一邊勞作,一邊唱歌。

一輩子身居陋室,種地、喝酒,興致來了寫幾首小詩,日子過得簡單又自在。因為識運知命,順應自然,即便在貧窮中離去,陶淵明也覺得死而無憾了。


陶淵明:認識死亡,才能更豁達地面對人生

陶淵明一輩子無慾無求,真正做到了隨心而活。這份勇氣,來自他對死亡的思考,更因為他已將人生看透。正如《自祭文》的結尾一句:

人生實難,死如之何?

中國人一直忌諱談“死”這個字眼,總認為太消極悲觀。表面看似悲觀,實則源自深刻的樂觀。在《自祭文》中,陶淵明假想自己離世之後,親朋好友們前來奔喪,然後將他埋葬於荒野。

想到這樣的場景,陶淵明表明了一點:“匪貴前譽,孰重後歌。”他說自己既不在乎生前的美譽,也不看重死後的讚頌。人生如逆旅,只有在路上時活出自我才是真。

因為看透,所以放下。因為放下,所以坦然。在死亡面前,還有什麼事情值得糾結?還有什麼必要,違心去做自己不樂意做的事情?

理想的人生境界,就像國學大師顧隨先生的名言: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心情過樂觀之生活。

思考死,實際上是在思考該如何更好地活著。

思考死,實際上是在思考如何正確地運用好“死之前這段有來無回的人間時光”。

陶淵明:認識死亡,才能更豁達地面對人生

【作者簡介: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籤約作者。煮字療飢,借筆畫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點擊右上角“關注”,收看更多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