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有些人學歷不高卻能寫出非常優秀的文章甚至出版書籍呢?

Lucky123


這年頭確實學歷很重要,但是學歷不等同於能力,不等於文化水平,也不等於寫作能力。

看到這個提問,我就立馬想到一個人:韓寒,80後作家,出生在上海。1999年,他就以《杯中窺人》一文獲得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

2000年,在上高一的韓寒退學了,後面又出版首部長篇小說《三重門》。

再往後,他有了多重的身份:作家、導演、職業賽車手,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日子過的豐富多彩。

一個人學歷不高,只能證明他沒有適應中國殘酷的人才過濾制度,但並不能證明他沒有天賦或者某方面的優勢,一個人不擅長一種或幾種科目的正常現象被稱為"偏科",這也是應教的弊端之一。

其實我們手中的學歷證書也只是代表了我們所在專業領域的受教育程度,是某一方面的技能。比如醫學,建築,外語,管理等等。而能不能寫出優秀的文章,和你的知識儲備,閱讀量,人生閱歷和個人獨立思考能力是有很大關係的。

一、知識量的儲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胸中無墨,何以成文?

很好的寫作能力首先要具備非常豐厚的知識儲備,而知識儲備最直接的獲取的方式就是閱讀。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係,沒有輸入就不會有輸出。

為什麼閱讀如此重要,因為寫作實在是一種創作,一種藝術,鍛鍊這種能力或者說學習這門藝術,將迫使你不斷正視自己,審視自己,改進提高自己,絞盡腦汁地把自己所有知道的一切組織起來,運用起來。

而想要實現這所有的一切,閱讀就是基礎,就是前期的輸入。當你想要將思維轉換為書面語言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因為閱讀使自己得到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才真正形成了自己的東西。

寫作是閱讀的延伸,是一種高級的閱讀方式,是我們將輸入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情感進行的輸出表達。

二、閱歷

很多人認為,閱歷比學歷更重要。沒錯,文章優秀與否,不在於他拿到了多少的畢業證書,在於個人的努力和專研,對生活的解讀和認識。

生活的歷練和善於觀察人性的智慧,對寫作者而言,比高學歷重要太多了。

很多人雖然沒有所謂的高學歷,但他走過許多路,看過許多風景,接觸過很多人,有過很多生活的體驗,心中有很多的故事,同樣寫到讀者的內心,這不是專業知識的堆砌,是經歷所賦予的。寫作其實就是將你在心中構思的故事用文字描繪出來,這個故事可以是你自己想象的,也可以是真實的,而豐富的閱歷使自己能有更深的感悟和更多的故事。

不管是哪一種都是來源於你生活中的知識,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同樣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理解方式。

閱歷是自己或者別人的經歷,通過個人思考沉澱下的東西。

三、思考

為什麼有些人看一本書看完就忘,有些人可以記得故事的大概,有些人卻能領會到作者的意圖,感受到作者的情緒和想表達的東西,是因為思考的原因。

同樣的,除了閱讀,寫作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我們在寫東西之前,往往都有一個構思的過程,確定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文章的提綱是怎樣的。

因而寫出來的東西通常都會圍繞著一個主題來展開。我們在寫東西的時候,通常都是想一句,寫一句。所以寫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是通過思考得來的。

我們在寫完之後,一般也會重頭到尾檢查一遍或數遍。所以整個寫作的過程,其實時經過了思維展開收攏的階段。寫作是一種書面表達。書面表達的速度遠不如口頭表達,所以書面表達的過程中,我們其實是剔除了很多的冗餘信息,是經過思考後沉澱下來的表達。

善於思考的人,更得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也更能洞察出很多東西,然後,用文字記錄下來。

優秀的作者並非都擁有了高學歷,只是他們看了很多書、走了很多路、遇到了很多人、經歷很多事、聽了很多故事,並善於思考人生,洞察人性,而寫出了很多自己的感悟。


老夏分析師



榕容寅


我有個遠房的姑爺,是個木匠,有次來給一個姐姐打嫁妝,晚上,我們一幫孩子,還有一些大人都纏著他講故事,他講的維妙唯肖,聽他講故事,就如同看戲一般,聽到動情之處,我們就會痛哭流涕,姑姑看了,就罵他說,你一個大人,怎麼把孩子都惹哭了?他就不講了,可是我們不願意,纏著他講,姑姑這才知道是講故事。

後來回憶起來,他講的故事,是加入了他的經歷感受,是二次創作。他雖然不識字,但他很懂得懸念設置,很懂得聽眾心裡。

我還認識一個生產隊長,他不識字,但開會講起話來,條理清晰,說服力極強,有時金句頻出。比如他說,法律可以饒人,季節不饒人。有人問他怎麼解釋,他說,一個人犯了法,只要你認罪服法,立功可以贖罪,但是季節過去了,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它也不能回來。

《紅夢夢》上有句話,叫“世事通明皆學問,人情達練皆文章”,這話一點不虛。任何文章,如果沒有豐富的內涵,只是詞語的堆砌,而那些驚天地泣鬼神的好文章,無不和作者思想經歷有關。

比如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沒有那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沒事那顆忠君愛國的紅心,他是寫不出來的。

再比如高爾基,奧斯特洛夫斯基,他們只有小學文化,卻能寫出世界名著,這也與他們的親身經歷息息相關。

再回到文章開頭的說書人和生產隊長,他們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他們有他們獲取知識的圖徑,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知識,都要學校才能獲得的,其中包括怎何寫好文章。

學歷,只能證明你念過多少書,如果你不能把這些知識消化,只能當搬運工。而那些學歷不高,但生活經驗豐富的人,只要認真學習,完全可以寫出好文章。


遙山清風明月


想一想農民女詩人餘秀華,她的故事,應該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

01

農村出身,高中學歷,行動不便

但是,這沒有影響餘秀華的成就。

在這個快餐書盛行、詩歌好像消逝的時代。她憑藉自己的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在網上爆紅。

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唯一一個,靠詩集,就銷量超過10萬冊的女詩人。
現在已經不是海子、顧城、席慕蓉那個時代了。現在人們喜歡吃快餐飯、看快餐書。
我上學的時候,還經常寫寫唐詩宋詞,但現在不也轉行寫新媒體文章了麼。

當然,這並不是說新媒體文章不好,只是,總感覺少一點什麼,或許是文字的傳統底蘊。

02

為什麼學歷不高,卻能寫出精彩的文章,甚至出版書籍呢?

我認為,很大原因,來源於她對人生、對世界、對生活的持續、深入思考。
舉個例子,同樣一件事,我們普通人思考,一般深度就是3分深。
但她思考,可能就是7分深,甚至10分深。當到了那個層次,看到的、想到的心得感悟,自然比我們的思考,要有深度有價值。
所以,我們讀完後,會有一種“哇~”的感覺,“寫得真好,寫得真棒,說得很有道理……”

其實,如果你也能思考到那個深度,說不定你也能寫出很好的文章。但我們普通人,很難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事情。

當然,如果你能有豐富的人生經歷,曾經翻過山河大海,走過無數人山人海。
你的閱歷會給你的思考力加分的,你不僅思考的“深”,而且面兒還“廣”。
有深度、有寬度,如果你還大量讀書,又有高度。
有這3個度,你害怕自己寫出來的文章,沒人看嗎?
我是千城,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歡迎【關注】我,一起拼命努力,實現加速崛起!

在下千城


這個問題我特別感興趣,我記得念小學的時候,老師給留了一篇作文題目叫我的媽媽,我記得寫我的媽媽特別漂亮就像電影明星王曉棠,濃濃的眉毛,一雙大眼睛會說話,等等,後面我有些模糊,記不清了。第二天上語文課,老師把我的作文給全班同學唸了,表楊了我。我上初中時開始抽時間讀三國演義,紅樓夢這些各著。上高中時就開始寫些小文章。遺憾的是上大學我把大學的機會讓給了妹妹,因為家裡只能供一個。不過幾十年我一直堅持寫的東西。所以說你只要努力,學歷再低也能寫出不一樣的東西。


翠翠131331442


為什麼有些人學歷…………,我講個我身邊的真實事,與我同在中央某主要新聞媒體的同事就是隻有高小文化,卻寫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是我們的文字工作者,我們特別佩服,他通過不斷地學習,認真虛心地向各位同仁學習之長,補他之短,包括都向我這個比他工作晚的新聞碩士畢業的我學習,我特別感動,我說我應該向你前輩學,他說,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我在他身邊學了好多知識,豐富了我自己,這就麼個只有高小文化的文字工作者寫出好多篇重要新聞和內參,並且還著書,成為優秀新聞工作者,根據他的業績評為了高級記者職稱。我認為不重文憑,重能力,有些有文憑的寫不出好文章,我以我的同事同仁的事例就說明了有些學歷不高的就能寫出優秀的文章和著書。更正:就這麼個寫這就麼個。


人定勝天4677


為什麼有些人學歷不高卻能寫出非常優秀的文章甚至出版書籍呢?其實這種現象很正常,不足為怪!因為學歷只能說明以前,並不代表永遠,也並不能說明一切!任何成績或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後天的努力!高等院校是獲得學歷的地方,但絕不是培養作家的地方。有些人之所以能夠寫出優秀的文章甚至出版書籍,完全是取決於他們後天的持之以恆的努力。俗語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熟能生巧。”“常看不如常擺弄。”可能,這正是有些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作家,之所以能夠寫出優秀文章甚至出版書籍的真正原因吧!也就是說,這些人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無不是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無不是經過了大量的寫作練習和反覆修改的過程,甚至經過了一次次退稿的磨礪,才有了今天的光鮮和輝煌!所以說學歷並不能說明問題,只有後天的刻苦努力才是成功的決定因素!


學峰5717


學歷不高並不代表這個人不優秀,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長處,生活中也有很多原因造成原本學習成績很優秀的人沒有繼續讀書,其中最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家庭困難吧。

我們班上有個女同學他的作文也寫的很好的,經常老師會拿他的作文在班上當作範文來讀,她也很刻苦,高中也考上了我們那裡比較好的學校,等高中讀完了我才知道她後來沒讀了,可能因為家庭條件吧,當時我還挺為她覺得可惜的,我想全世界那麼多人,肯定還有很多人因此而失學的,至於他們能寫出非常優秀的文章甚至出版書籍,我覺得應該有以下二點:

一:自身先天優勢

有部分人從小耳濡目染,對文字,語言本身組織能力比較好,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內心

二:後天努力學習

雖然說他們學歷不高,但基本的文化底子還是有,可以通過網絡,自己購買書籍等來提升自己,也有很多人有寫日記的習慣,久而久之,寫作水平也會慢慢的提高,其實學習都是積累的過稱,學無止境,不論是在校園,還是出了學校,只要我們想就能隨時隨地的學習,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


初念之約


天賦這東西,很重要的,

有的人就屬於老天爺賞飯吃的那種,我們是嫉妒不來的,

我來說說我們城市裡一個電視劇新聞聯播的主持人吧,他自己都說,他從來沒有學過這主持,那唱歌的,就是從小跟著(他小的時間還他家還沒有錄音機,只有個小收音機)收音機學唱歌,學說普通話,,他就是屬於老天爺賞飯吃的那種人,當然他的後天努力也是分不開的


一鑫6


這個寫作靠靈感,不是要多高的文化,而是社會知識的積累,或者專業領域的分享,就能寫出自己的感受,其實本人寫的許多東西,聽起來玄乎,其實基本上都是真實,因為我的文化並不高,但是我的寫作,全靠靈感,都是自己治療的方法和感受,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說的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