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燒了10億的瑞幸咖啡,勝算有多少?

燒了10億的瑞幸咖啡,勝算有多少?

首先要祝賀瑞幸咖啡。這家公司成立短短半年時間,便開出了400多家門店,成為咖啡行業最受人關注的品牌。

從資本的驚人手筆,到行業的集體矚目,再到各媒體的不吝讚美,瑞幸咖啡在商界、行業、媒體中聲響日隆。

但在這個時刻,我卻看到一些跡象:這家備受矚目的咖啡公司,或許正在實驗一個咖啡行業的偽命題。這無疑是危險的。

希望這篇令人不適的聒噪之音,能夠給瑞幸咖啡帶來一點參考。

咖門|特約作者Claudia,發自北京

1

咖啡O2O模式,有未來嗎?

瑞幸咖啡的模式並不新鮮。本質上,這仍然是一個O2O(Online to Offline)的概念。

瑞幸咖啡一面世,便以高開高打見長:稱10億啟動資金,邀請湯唯、張震代言,隨處可見的廣告投放,買一贈一等各種補貼,朋友圈裡定時現身的免費大師咖啡券。

——正是這種不惜成本的動作,成就了瑞幸咖啡的聲名,但也將其帶到一個不確定的境地。

烧了10亿的瑞幸咖啡,胜算有多少?

資本加持下,瑞幸咖啡的擴張速度令人咋舌

我從幾個做資本的朋友那聽說,瑞幸又在做融資了,花錢不可謂不快。

“燒錢”並不是罪過。

尤其在互聯網思維引導下,高投入造勢、高效搶佔點位、快速圈佔市場,這樣的操作方法被廣為運用,尤其在前幾年各種各樣的O2O模式中。

但並不是燒錢就管用。對於所有的O2O項目來說,燒錢的結果只有2個:

一是通過各種補貼激發市場潛在需求。

比如滴滴打車。它通過前期的補貼,培養用戶習慣,真正解決了打車難、服務差、資源配置效能低的市場痛點,沉澱下了用戶。

二是錢燒在了偽需求上,一旦停止補貼,藥效消退,市場也會跟著消失。

比如當年的洗車O2O,一塊錢洗車。停止補貼後,高成本聚集的用戶立刻作鳥獸散。它沒有解決真正的市場需求,錢都燒到了偽需求上,沒有真正沉澱用戶。

烧了10亿的瑞幸咖啡,胜算有多少?

明星+廣告+補貼,高開高打的互聯網打法

當潮水落去,沒穿內褲的人才會羞澀離場。在停止燒錢還能活下來的,是那些抓住市場真正需求的公司。

瑞幸咖啡的錢,燒在了真需求上,還是偽需求上?用資本把咖啡市場燒熱,需要燒多少,燒多久?

答案要從咖啡市場2種售賣模式說起。一種是以星巴克、精品咖啡為代表的售賣生活方式、社交場景的模式;另一種是像CoCo咖啡、便利店咖啡、自助咖啡機為代表的售賣咖啡產品的模式。

2

以性價比為核心,能打敗星巴克嗎?

瑞幸咖啡從一開始便喊出了“用性價比打敗星巴克“的口號。策略是用20塊的價位、大師出品的咖啡,去挑戰星巴克動輒30、40塊價位的產品。

這個策略並不新鮮。據不完全統計,喊出“打敗星巴克”、“叫板星巴克”、“讓星巴克去休息”說辭的品牌,已經有80多家了。

烧了10亿的瑞幸咖啡,胜算有多少?

一上來就挑戰星巴克

然而事實上,用性價比去打星巴克,是一個偽命題。瑞幸咖啡把價格貴和購買不便視作咖啡市場最大痛點,這個判斷值得思考。

中國市場咖啡基因先天不足。星巴克所向披靡成長為巨無霸的本質,正如它自己講的那樣——星巴克售賣的,一切與咖啡無關。

它的核心產品是代表美好生活方式的社交空間,咖啡產品並不是它的核心競爭力。

精品咖啡也是一樣,它在中國的土壤上,正在慢慢脫離它原本的“技術名詞”的屬性,脫變成精緻生活方式的代稱,這是本土市場環境下一個非常明智的改變。

這種以星巴克和精品咖啡為代表的,提供社交場景服務的,利用消費者對美好生活方式嚮往心理兜售精緻體驗的模式,是眼下市場的主流模式。

相反,以咖啡產品本身為需求、早上不喝一杯就不知道怎麼開始一天的模式,仍然只適用於為數不多的剛需客群。從世界咖啡組織發佈的數據來看,我國人均每年飲用的咖啡杯數還保持在個位數。

從瑞幸咖啡的模式和佈局來看,外賣是它的核心業務。在瑞幸咖啡團隊數次發聲中,一再強調,它們幹掉星巴克的核心模式在於性價比。

——這意味著它的核心客群是高頻次消費的剛需群體。因為只有高頻次消費的剛需客群才會大概率選擇咖啡外賣,才會去考慮性價比這個問題。

烧了10亿的瑞幸咖啡,胜算有多少?

瑞幸咖啡押注的,是咖啡市場的需求“真偽”

所以雖然瑞幸咖啡喊著打敗星巴克,但與星巴克是八竿子也打不著的。二者的核心產品和核心客群,重合度是不高的。就好像優衣庫要與LV搶生意,這是一個偽命題。

事實上,瑞幸咖啡真正的對手,是連咖啡旗下的CoffeeBox。

我認為:中國咖啡市場的基本矛盾,是剛需客群基數太小與市場期待過高之間不匹配的矛盾。中國咖啡市場的基本需求,在可預見的3-5年,將仍然停留在場景消費而非高頻剛需消費階段。

那柄懸頂之劍,對瑞幸咖啡的拷問是:高頻次的消費剛需究竟有多大?

或者說,當瑞幸咖啡的各種補貼消失、迴歸正常運營的時候,那些免費或極低成本嚐鮮的用戶,是否會沉澱下來?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異常巨大的問號,關係著瑞幸的成敗。

3

瑞幸速度,靈魂追得上身體嗎?

此前跟瑞幸咖啡有相似路徑設計的質館咖啡,也喊過一年新開1000家店的口號,然而也止於口號。

不同的是,瑞幸咖啡在資本助力下,真正做到了快速佈局、多點位、高密度覆蓋,搭建外賣業務鏈條。

星巴克一年新開500家店的速度已經夠令人驚訝的了,但這只是瑞幸速度的一半。按照瑞幸的說辭,要在5月份開到500家門店,甚至在網站上打出“歡迎全國咖啡廳轉讓“的標語。

這樣一個火箭速度,究竟會把咖啡帶到哪裡?

烧了10亿的瑞幸咖啡,胜算有多少?

這個速度,靈魂追得上肉體嗎?

眾所周知,商業連鎖經營在規模化拓展階段,都會面臨這樣的拷問:人才培養是否跟得上?系統組織力是否匹配?否則步子太快,容易給下體帶來不適感。

關於瑞幸咖啡服務的吐槽,網絡上已經很多了。這對瘋跑中的瑞幸咖啡來說,也在意料和情理之中。

我相信互聯網可以顛覆很多商業模式,但顛覆不了人性裡的情緒和喜怒哀樂的基本情感。對零售服務業來講,針對顧客的運營和服務,是最值得花費時間打磨的事情。

4

中國咖啡市場是一隻年幼的“慢牛”

瑞幸咖啡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品牌,但它或許正在驗證一個偽命題。

我認為,中國的咖啡行業,是一隻年幼的“慢牛”。

“慢牛”是股市的一個概念,說的是持續向好,但相對緩慢的過程。說它年幼,是因為一旦這種趨勢遭到破壞,便會直接影響到市場的成長髮育,甚至出現倒退,經不起折騰。比如前些年韓系咖啡瘋狂擴張後轟然倒塌,對市場信心的打擊是巨大的。

咖啡在中國是一個慢生意。我當然希望瑞幸咖啡可以取得成功。但我也想說,一個一流的品牌,不是靠資本和模式就能打造起來的;一個組織的基業長青,也不是靠火箭速度拉昇的。咖啡陪你曾被視作市面上最炙手可熱的品牌,但它現在算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