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有什么促进作用?

寻情迷糊


1.提供专业服务: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实体经济越来越依赖金融业的专业服务。没有银行,企业的资金存取、支付、结算、借贷就没办法办理;没有保险,企业员工、财物发生意外风险就没办法规避;没有信托、证券等金融业的支持,实体企业很难做大做强。

2.优化资源配置:金融最本质的功能就是进行跨时空的资源配置。金融业庞大的汇聚系统能集合各方闲散资金,有效配置给有需求的实体企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3.改善融资环境:金融系统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低效金融供给,增加有效高效金融供给,优化金融结构,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升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人民银行推出LPR(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发布机制以及一系列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旨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环境。

4.促进管理升级:随作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股道真经


如果说实体是国民经济的骨骼和器官,那么金融业就是贯穿漫布在骨骼和器官间的血液。血液的含氧量活跃度也是撑起身体各个机能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金融业掌控着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实体需要做大做强,扩大规模,再生产,都需要资金作为支持。无论是以股权融资来增资扩股,还是债权融资,都需要金融机构做吃撑。所谓独木难成林,看似再强势的企业也有“断流”的可能。再厚的家底也有遇到系统性风险的时候,譬如当下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会导致很多行业损失严重,急需金融业支持。央行今天释放万亿流动性就是为此。

2、金融业是资金与资产之间的媒介与桥梁,当前国内券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无论债权还是股权,涉及到一级市场或一级半市场融资,都是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成为信息不对称的解决者。

3、金融业是实体经济的坚实后盾,譬如AMC可以为不良资产的展期重组提供便利,为企业获得喘息或者新生提供时间。

专业的金融机构可以为实体经济铺路架桥,解决实际困难,防范风险,是实体经济前进路上的伙伴。



金融街听风者


金融业对实体经济促进作用那真的是不言而喻,实体经济一定是需要金融业的,没有金融业去支撑,都做不起来,做不大。

调节各方资源,优化配置,分配利益。

社会资源是很丰富的,各个行业又不一样,那么怎么又做到比较均衡,就需要金融来调节,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会遇到很多困难,就好比一个衣服的工厂,涉及上下游资金链的问题,产品给到下游,但又不能及时买出去,资金自然也不能回笼,就会造成工厂没有资金对应对上游的问题,比如各种原材料的买进,那么这都是需要很大的资金周转的,如果没有金融业的话,这些靠什么来调节。所以,金融业就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做个中间人,协调各方利益和资源,推出实体经济的发展。

提供信贷资金,利用资本,帮助企业上市。

我们都知道,没钱就做不了生意,国家这几年来也一直落实让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现金流是一个企业的命脉,那么银行就会提供贷款给企业,让企业得到运转,像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上市就涉及股票,意味着这家企业要做得很大,那要这那么大,肯定也有一些泡沫,就可以用资本去消除这些泡沫,进而让实体经济壮大。

在企业风险控制方面给予帮助,让实体经济走得更稳,更长久。

实体经济也是有盈亏的,也是有风险的。那当这些风险来临之际,金融业就要帮助实体经济去把控风险,像这次疫情,央行放出了1万多亿进行逆回购,还有些餐馆,因为疫情来了,很多订单都被退了,进回来的食材估计也都得扔了,那如果提前买了保险,在遇到这些风险,保险就可以赔偿,以至于损失不那么惨重。

综上所述,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但使其发展壮大,还能去控制风险,实体经济是离不开金融业的。


基哥聊信用卡


金融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被喻为工业的血液,对于国民经济建设来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得好时是推动力,把控不好时会起到反作用)。

举个例子:如果按照资本自然积累的状态发展,修建一条从北京到广州的高铁1000多亿的投资,可能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实现。而中国能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实现了3万多公里的高铁,没有金融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其实金融对企业发展的助推作用无论是实体经济、互联网经济还是我国目前大力推进的先进制造业业、科技产业发展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面板产业、芯片产业能够在近两年取得较大的突破跟国家产业资金的支持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以芯片产业自然发展的状态,中国的芯片制造业可能永远都在追赶,而实现不了超越。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更多国际投资资金进入国内,将引发我国产业升级,实现国家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目标。



保险论道


金融业定义:

金融业指的是银行与相关资金合作社,还有保险业,除了工业性的经济行为外,其他的与经济相关的都是金融业。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首先,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发达的货币信用经济或金融经济,它的运行表现为价值流导向实物流,货币资金运动导向物质资源运动。金融运行得正常有效,则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和使用充分而有效,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就合理,对国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所起的作用也就明显。

2、其次,金融是现代经济中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现代经济是由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其显著特征之一是宏观调控的间接化。而金融在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融业是联结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纽带,它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反映成千上万个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同时,利率、汇率、信贷、结算等金融手段又对微观经济主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需求,通过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手段,适时地调控货币供应的数量、结构和利率,从而调节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在稳定物价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

3、最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资金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和财富,成为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命脉和媒介。现代一切经济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货币资金运动。从国内看,金融连接着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的生产经营,联系每个社会成员和千家万户,成为国家管理、监督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和手段;从国际看,金融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实现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的纽带。

金融业的特点:

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

1、指标性

指标性是指金融的指标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和个体状况,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2、垄断性

垄断性一方面是指金融业是政府严格控制的行业,未经中央银行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随意开设金融机构; 另一方面是指具体金融业务的相对垄断性,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主要集中在国泰、华夏、南方等全国性证券公司,保险业务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

3、高风险性

高风险性是指金融业是巨额资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单位和个人,其任何经营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

4、效益依赖性

效益依赖性是指金融效益取决于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受政策影响很大。

5、高负债经营性

高负债经营性是相对于一般工商企业而言,其自有资金比率较低。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金融业的独特地位和固有特点,使得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对此有一个认识和发展过程。过去我国金融业发展既缓慢又不规范,经过十几年改革,金融业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成长。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熊猫叮当


简单来说,你有好的想法,却没有钱,别人用金钱实现了你的想法,创造出实物来,就是金融业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金融业不创造价值,只是一个调节器,将有限的资源调拨到合适的行业。

金融业对于一个实体经济来说,就好比血液,在流动的过程中,对其经过的实体经济进行支持。

比如,最近美国封锁华为,华为手机可能存在被台湾台积电拒绝代工的风险,这个时候,国内却没有很好的替代厂家,因为缺少ASML公司在全球最顶尖的光刻机。我们想买,但是对方却不卖给我们。

ASML公司现在紧紧的卡着我们的喉咙,但是在10年前,它差点倒闭。

在冲关7nm光刻机开发的时候,因为投资额巨大且风险高,公司差点被搞破产,后来在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大佬入股后,筹集了近百亿美金,才最终将7nm光刻机研究成功,公司得以拥有核心竞争力而笑傲江湖。如果没有金融的股份化,ASML公司早已经破产了。

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实也是逆天化,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人类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提出了无限的需求,比如,我们要更轻更舒服的衣服,要更可口更营养的食物,要更快更经济的汽车,要更不伤害眼睛的电视、手机,要更快的网速。

这些需求构成了实体要发展的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的,正是金融业,金融业调配资源来把这些目标实现了,就促进了实体的发展。


凡心观人间


金融对企业的作用?金融代表资本,资本对企业作用。

对企业而言…1.增加企业资本实力.2置换企业债务避免破产.3对外投资实现产业整合。

对社会而言…创造社会价值,稳定就业率,促进科技发展社会进步。

首先企业的竞争是离不开资本的,再好的产品没有资本无法扩大产能,难以快速积累资本,难以影响市场。市场竞争除了产品,资本还是时间,有了足够的金融资本可以缩短企业成长的时间周期。

既然有了金融资本可以增加生产线扩大产能,是不是要招聘员工,一个企业假如多招聘一百员工,一百万家企业又能增加多少就业。不要光想着企业剥削员工,他也养活了不少人,养着社会。

有了资本积累企业想要提高利润,要么降低要么提高价格,如何提高产品价格,增加产品附加价值,如何增加价值,投入研发。科技产品推动社会进步。

企业家有了钱,企业发展不错,是不是又会考虑整合产业链资源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对于产品外的投资可以交给专业领域的基金公司操作。

企业资金链紧张,一但破产员工全部要失业,地方税收也没了,找家金融公司置换企业债务,延续企业生命。

产品是技能的结晶,工人是劳动力,金融是血液。


头航埠


1、金融能够提高投融资水平和效率

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多两方面的促进作用:一是可以增加要素总量,起到要素的集聚效应;二是通过提高要素生产率,比如资本的生产效率,投融资效率等来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具有资本积累效应与资本配置效率,后两者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资本的总量集聚上,金融发展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积累,在以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等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金融可以通过更好地动员储蓄,作用于资本积累,进而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金融能够提高储蓄和资本积累水平,提高投融资水平能力,金融发展对投资的扩大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影响投资的供给效应和需求效应,并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加速经济发展。

金融市场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起到资本的集聚效应。一种是直接融资形式;一种是间接融资形式。在直接融资方面,如通过证券市场可以提高全社会的资金集聚水平。在间接融资上,由于银行等信用中介的存在,可以通过更好地聚集现有的金融资源和更好地动员可用的储蓄,并通过贷款规模的扩大,促进资本积累水平的增加。

——在资本配置效率上,金融直接决定着投融资的效率。我们提出两个效率:一个是融资效率;第二,能够提高投资效率。融资效率也就是资本集聚的效率。通过金融的发展,可以提高融资转换为投资的效率。比如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和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等等这意味着投资的效率提高。储蓄并不是全部被转化为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在实现中往往有相当部分储蓄在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被浪费掉了。一个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的金融体系是造成这种浪费的主要原因。如果金融发展能够降低这种浪费,也就是储蓄能够转换为投资的比率,就能提高经济增长率。竞争机制的缺乏,某些制度限制等因素都是造成金融低效的原因,从而使得储蓄在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被白白的浪费掉了。另外,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发达,可以提高直接融资的效率。

2、金融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吸引优秀人才

上面我们已经介绍了金融的本质是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通过将资金配置到生产效率最高的项目中去,可以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同时提高技术进步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将可以更好地分配资金,提高进步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同金融推动知识和资本的结合一样,金融也推动和促进了技术和资本的结合进程。新技术的诞生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而金融体系与工具的发展可以起到分散投风险的目的。金融的发展使得通过投资组合降低风险,从而对高风险的产业进行投资成为可能,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技术发展。

此外,金融业不仅可以通过资金融通,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自身也可以吸纳就业,提供金融服务。从就业结构来看,随着金融的发展,金融部门的从业人员比重在不断上升。而金融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对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明显。一个例子是随着几十年证券市场的发展,培养和吸引了大批证券从业人员,为推动经济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随着经济不断金融化、金融活动的日益深化,不仅金融从业人员,而且对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人而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金融直接推动了知识资本化的过程。知识作为一个新的重要生产要素,正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知识有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其必须同资本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而金融的发展,实现和加速了知识同资本的结合过程。

3、金融可以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规模

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持,企业的成长和规模扩张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大型跨地区甚至跨国企业往往也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支柱。企业的规模扩张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要素投入实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种是通过收购兼并或资产重组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大。在前一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要借助银行或资本市场来实现;而后一种情况大多是通过资本市场完成的——这种扩张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周期更短,但要求企业更加熟悉金融和资本市场。

4、金融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金融的发展及深化对产业结构影响可从两方面解释:首先,金融业的发展直接体现为金融业的产出较大,这在统计核算中不仅表现为GDP总量的扩大,同样表现为第三产业增长加快,第三产业比重增大,产业结构优化。金融发展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一方面,金融产业本身就是区域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发展金融产业本身同发展经济是一个概念。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对金融发展的需求也就越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产业占GDP的比重也会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因此,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金融产业的比例提高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其次,金融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各产业不同程度的增长,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资本在不同产业的流动及通过一定宏观调控方式进行再配置。

金融对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


海风吹过的夏天123


21世纪初的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各个主要经济体都认识到实体经济才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更应该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蓬勃发展为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立足于世界的根本,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必然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金融行业开始出现利润居高不下的情况,利润逐步超过很多传统行业。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的实体经济相关企业利润也开始逐渐降低,部分经济发达的省市出现产业空心化的趋势。对于金融业快速发展是否侵占了实体经济利润这一问题,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2002~2016年之间15年我国省级的面板数据,对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进行了修正,增加了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这两个要素。通过建立统计模型,在控制劳动、资本、对外开放等因素后,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发现:(1)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与金融业密切相关,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均稳定增长,但是随着金融业发展对实体经济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金融业的发展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一命题;(2)通过分区域使用差分GMM方法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发现,金融发展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西部地区的阻碍作用最小而对东部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最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介于东西部之中。针对研究结论和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第一,完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第二,提升实体经济产业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推动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共同发展。第四,中西部建立内陆开放型经济,促进地区均衡发展



叶尖上的露珠


金融业的三个问题都是目前货币政策调控与宏观金融管理新要求下不可回避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但笔者认为解决金融业快速发展与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足问题应是核心问题,也是重中之重。因为金融业存在最大宗旨和要义在于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如果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能因为业务快速发展而得到提高,抑或是退化,金融业快速发展本身就没有意义;且这种金融发展就会失去牢固的经济基础支撑,最终会化为海市蜃楼般的破灭。

而从目前看,金融业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过分看重自身利益,无法抗拒各种高利驱动,出现了业务快速发展与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足甚至是退化趋向,其表现在四方面:首先,服务实体经济理念跟不上实体经济发展形势,致使服务节奏落后。近年来,金融业无论在银行信贷上还是资本市场融资方面,都存在“重大轻小”、“重国企国轻民企”倾向,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展动态、状况及现实需要知之甚少,或不愿去了解,使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困局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其次,资金流动方向跟不上实体经济需求节拍,致使支持方向错位。金融机构由于受高利驱动,无论信贷市场还是资本市场,资金脱实向虚现象严重,导致资本市场、信贷市场、房地产市场加杠杆和高泡沫化倾向,使中央政府各种金融政策难以实施到位,或被“截留挪用”:一方面使实体经济陷入“嗷嗷待哺”困局,一方面金融泡沫又推动了中国产业经济泡沫的加剧。再次,金融服务模式与实体经济运行客观现实脱节,致使服务有效性不足。这方面,银行机构表现得尤为突出,对实体经济几乎都按大型国有企业要求,实行“全面”、“严格”的担保抵押贷款制度,过分强调防范自身风险,而实体经济多为民营中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相对不规范、一些成长性企业缺乏有效担保抵押物。

为此,大量中小微企业被挡在银行信贷大门之外,导致银行贷款难放和企业贷款难两难尴尬困局,大大抵消了银行信贷的有效性。最后,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特点不相容,致使服务力度不准。目前,金融产品创新可谓日新月异,尤其中间业务理财产品多达几万个品种,平均每天都有数百个品种诞生,但仔细研究,针对中小微实体经济的不多,大都为大型国企或上市公司而“创新发明”;无论银行信贷市场的贷款品种、理财产品,还是资本市场融资规定,都有向大型国企倾斜迹象;且推出的中间业务或理财产品往往成本高,实体经济难以承担。如此,金融服务手段远远跟不上实体经济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也无法对实体经济实现精准扶持,最后使支持实体经济陷入“疲软无力”状态。

显然,解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退化问题,应是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否则金融业快速发展就失去了意义,且不仅金融业繁荣不可持续,更会加剧金融泡沫化和风险化,引发社会经济资源严重错配。从目前看,金融业应在四方面做出努力,确保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随金融业务发展而快速提升:一要切实端正经营指导思想,把支持实体经济当着重要使命,提高金融服务责任性。即摒弃高利驱动意识,遏制资金“脱实向虚”,回归金融服务本位,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与实体经济“共生死、同命运”信念。同时,消除金融服务门第观念,对大型国企和中小微企业平均用力,平等对待,使实体实体融资环境逐渐生态化。

二要切实改变金融创新方向,把满足实体经济需要当着检验金融创新是否符合时代要求的唯一标准,提高金融服务针对性。即在金融产品创新上放弃把自身效益放在首位的做法,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进行科学论证,抓住实体经济需求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或困难,做到创新围绕需求转,创新围绕破解融资瓶颈转,使金融产品创新始终保持鲜活生命力,切实改变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困局,并乐为实体经济接受,推动金融创新社会效益最大化。三要转变经营模式,把满足实体经济融资特点和能力当着“指挥棒”,提高金融服务有效性。即银行信贷服务模式和资本市场融资模式要有根本改观,信贷服务上要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大力培育实体经济诚信意识,从全部依靠担保抵押贷款逐步向信用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题;同时,资本市场进一步降低新三板、创业板及中小板门槛,用企业成长潜力、企业诚信度、企业发展目标作为市场准入门槛主要参考值,大大提高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能力,使金融对实体经济融资得到提高。四要改变因循守旧金融服务方式,围绕国家重大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做文章,提高金融服务的灵活性。即围绕国家战略规划,积极配合产业政策,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如“双创”、“一带一路”等产业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融资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切实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引导出口结构升级,严控“两高一剩”等国家限制性行业的信贷投放,促进淘汰落后产能,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使金融业防风险能力得到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