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深思考-88、讲师为什么要发朋友圈?(朋友圈认知5部曲之1)


深思考-88、讲师为什么要发朋友圈?(朋友圈认知5部曲之1)

很早就想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了。

我是一名培训讲师,出差的时候经常发一些朋友圈,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很高调,我有时候会觉得好像显得有点高调,但是为什么我还要发呢?

朋友圈有句话,是说“工作不发圈,等于烧火不冒烟”。

很多培训老师跟我一样,是职业培训老师,工作内容就是出差授课,怎么能不发点朋友圈呢?

接下来,我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需要发一些朋友圈。

从内而言,就是在差旅过程中遇到很多新鲜事情,看到很多新鲜事物,确实有很多值得发圈的事情,这是作为讲师而言,和其他岗位最大的不同之一,也是讲师增长见识、积累经验、促进学识的一种途径。

不是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么?

我们积累认知时,不但要“读万卷书”,获取知识,还要“行万里路”,就是要多走多看,积累专业的实战经验和学识。反过来说,一个没有任何见识的讲师,跟大家讲的每句话都照本宣科,这种课程肯定是无趣的。

从外而言,就是为了向外界展示和证明一些什么。

第一,增长课量(拓展业务)。

跟很多其他行业的人一样,向外界表明,自己还在做这一行,潜在意思是,有需要可以联系。

我就有好几次,因为培训完发了个朋友圈,有银行和培训机构评论,最近有培训需求,从而最终促成培训项目的情况。

虽然没有像微商那么疯狂发朋友圈,但至少说明,发朋友圈对业务开展还是有帮助的。

第二,显示课量和质量(卖家秀)。

上个课发个朋友圈,说明自己有课上,用真实的差旅行程,证明课量还可以,还显示了课程质量还是可以的,还是很受市场欢迎的,选择我准没错;对培训公司和讲师经纪而言,让大家知道,这个老师的课程是很受欢迎而且是很可靠的,可以重点推广和推荐。

第三,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职业状态(社交属性)。

我在2013年到2015年的时候,就很少发朋友圈,即便发朋友圈,也不会显示定位,即使显示定位,朋友圈内容也不会跟课程有关,结果就是,很多人不知道我是干啥的,就连身边的亲戚朋友,也完全搞不懂,搞得非常神秘。

甚至自己翻看朋友圈,很多时候也回忆不起来,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些“正经事”了。

第四,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照片日记)。

如果老是在日记里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可能会记录很详细,但是需要妥善保存,不便随时查看,而且缺少和外界沟通的媒介,通过朋友圈记录,是一个好方式,翻看自己过去的朋友圈和同步到QQ的“说说”,也是饶有回忆和成就的。

当然,发朋友圈的的原因、动机和心态,是非常复杂的,开心的时候发个圈,不开心的时候发个圈,兴奋的时候发个圈,无聊的时候发个圈;微信之所以火,超过11个亿的用户,这本身就说明了朋友圈这个功能,是符合人们的本性需求的。

今天下午在电梯里,一个女生对他旁白的伙伴说:“老是忍不住看朋友圈,也知道没什么好看的,但是就是忍不住回去看。”

讲这句话的时候,还拿着手机滑了几下朋友圈,然后又关上屏幕把手机放进口袋,这个动作,不知道有多少人每天要重复得做数十、甚至上百次。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发朋友圈,下一期跟大家聊聊“朋友圈鄙视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