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製造業工人斷代了?

一:歸屬感、榮譽感

為什麼製造業工人斷代了?

王進喜突然用身體攪拌水泥

我們父母那一輩,大家都會在一個工廠裡幹上一輩子,很有歸屬感,做事情大多也都比較留有餘地。社會上對藍領還是比較尊重的,一名工人,靠技術吃飯,擁有一技之長,大家以技術高低排層次,一名技術高超的工人,高管對待都得客客氣氣,但是現在全都是向錢看,社會對藍領的尊重已經徹底消失,在很多人看來,工人只是一個幹活的,沒有出息的人才會去做工人,技術工人掙得那點錢已經徹底淪落為社會最低層,被人瞧不起,甚至歧視是司空見慣的事了。90後的年輕人基本不樂意進工廠,所以技術工人,大多是四五十歲的人。

二:工作環境差、工作強度過大,工作壓力大。

為什麼製造業工人斷代了?

製造業,無論你幹什麼技術崗位,幹得多麼出色,似乎都只能定格在車間一線,夏天炎熱,一身臭汗,冬天寒冷,手腳僵硬。車間環境髒亂,整天面對一堆銅鐵,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確實需要比較強的適應能力。而且,很多崗位加班嚴重,為了趕項目進度,常常幾個月無休,部分崗位還要輪流上夜班,嚴重打亂作息時間,對生活和身體健康還是有一定影響的。而且東西越做要求越高,形位公差也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出了質量問題,甚至被罰去微薄的薪水,幾個月都只有生活費。

三:狹隘的上升空間

為什麼製造業工人斷代了?

工人的工作相對單調,發展前景非常有限。做技術的人,升職很難!你每天做技術其實是在和物品打交道,而不是在和人打交道,升職當領導,其本質是管人,你每天都不接觸人,怎麼升?你一旦在某個技術崗位成為行家裡手,那麼任何一個領導都不想讓你走,因為你走了,就沒有人幹活了,所以在職務晉升方面也是沒有前途。中國很多製造業的企業都推崇“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精心鑽研技術的人往往得企業領導的賞識,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內耗向來是最嚴重的,很多“勞心者”都把心思放到“人玩人”之上,而沒有放在“育人”的身上。

四:薪資被當下的其他行業碾壓

為什麼製造業工人斷代了?

隨著當下金融、IT行業的興起,曾經屬高薪行業的製造業瞬間就被碾壓,很多學工科的機械行業工程師也紛紛轉行到IT行業,令人唏噓不已。也難怪,在這個講物質的年代,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每個月兩三千人民幣,一個製造業工人是養不活一家三口的。

五:培訓體系不完整

為什麼製造業工人斷代了?

據說技校和職業中專的學生國家是有補貼的,每學期按人頭一個學生補多少錢。

有些技術學校雖然掛了技校的牌子,但真正能培養學生學習專業技術的設備設施幾乎沒有,所有能給家長參觀展示的技術設備,就是一臺臨時從外地購買的舊模具機,再就是原學校保留下來的一個電腦教室

專業的技術老師更是沒有。學生的來源主要是靠當地考不起高中而又不想外出打工的,不愛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學校為了養活幾十個老師,就發動所有的老師到處去招生,招生廣告上說的東西,你懂的!招到一個學生就發獎金,反正國家按人頭補的錢更多。

這樣的學校學生不能學到東西,確實不能怪老師也不能怪學校。我的理解就是,家長願意花很大一部分錢,讓那些考不上好高中而又不到打工年齡的學生有個地方待著,不出去亂混不出事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