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时下多雨,正是猕猴桃灰霉病高发期,提醒广大果农注意预防!

进入夏季,猕猴桃生长迎来多雨季节,果园湿度相对较大,环境利于多种病原菌的繁殖,果树感染病害的风险增大,大家要注意预防多种叶部病害。今天先和大家聊聊灰霉病。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标题叫做:别看了,就是灰霉病!总管当时觉得说的就是我,因为当时收到好几个果农朋友的咨询,正在琢磨是什么病。

时下多雨,正是猕猴桃灰霉病高发期,提醒广大果农注意预防!

一、关键识别症状

叶片灰霉病一般最先从叶边缘或叶尖开始感染,灰色病部出现褐色坏死,略具轮纹状。潮湿时病斑上着生大量灰色霉层,主要是菌丝上生长的孢子。病斑一般沿叶片边缘向内扩展,太阳暴晒后病斑焦枯。

花朵感染灰霉病后,初期曾水渍状,后逐渐变褐腐烂。幼果感染后,形成圆形或不规则性褐色病斑,初期果实不易表现,中后期果实表现局部腐烂。当果园湿度比较大时,果柄和侧生结果枝也有可能感染。

时下多雨,正是猕猴桃灰霉病高发期,提醒广大果农注意预防!

不管发病在哪个部位,果园湿度较大且持续时间稍长的时候,病部易出现霉层,看起像那种毛茸茸的东西。

时下多雨,正是猕猴桃灰霉病高发期,提醒广大果农注意预防!

时下多雨,正是猕猴桃灰霉病高发期,提醒广大果农注意预防!

二、发病规律

猕猴桃开花期遇降雨或高湿条件,病原菌容易侵染花器引起灰霉性花腐。带菌的花瓣落在叶片和果实上进一步感染幼果和叶片,有伤口时加重感染。

高湿条件下易发病,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18~23℃,架面较厚不通风、光照不足易发病,果园长时间高湿度加重发病。如遇连续阴雨等,该病发生严重。

时下多雨,正是猕猴桃灰霉病高发期,提醒广大果农注意预防!

三、防治建议

【架面管理】

架面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性,保证一定的光照量,降低果园湿度。夏季降雨量多,枝梢又长得快,稍不注意,果园架面就变得阴郁不透气,湿度一上来病原菌就容易繁殖。要注意夏季摘心抹芽等工作,防治枝梢旺长。

【药剂预防】

药剂预防是必不可少的,在开花前和盛花末期要注意喷药预防。病原菌无处不在,如果不用药预防的话,一旦气候条件适合,很容易发病。

药剂主要是一些广谱性的杀菌剂,可选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百菌清、异菌脲等药剂,要注意轮换用药,大概每隔7~10次喷施一次,2~3次即可。

【肥水管理】

要避免偏施氮肥的现象,不是说在夏季偏施氮肥,而是前期的管理当中大家比较习惯多补充尿素。氮肥使用多的话会促进枝梢徒长,降低果树的抗病性,因此要结合果树需肥规律,均衡各种营养元素肥的补充。

四、注意事项

【灰霉性花腐与细菌性花腐病易混淆】

以前总管和大家聊花腐病的时候,有人给总管纠正过,说花腐病不一定是细菌致病,真菌也可导致花腐病,说的就是灰霉性花腐病。

怎样区分这两种花腐病呢?先说细菌性的,细菌性的花腐病主要是先使花瓣变褐腐烂,而且在现蕾期表现居多,在感染溃疡病的果树上居多。而灰霉性花腐最开始不一定是从花瓣开始,发病时间比细菌性花腐病稍晚、发并迅速。

时下多雨,正是猕猴桃灰霉病高发期,提醒广大果农注意预防!

时下多雨,正是猕猴桃灰霉病高发期,提醒广大果农注意预防!

【叶片灰霉病与其他叶斑病易混淆】

高温高湿条件下不只利于灰霉病菌繁殖,多种真菌都是高温高湿下繁殖快。可能在感染灰霉病的同时,叶片还有可能感染褐斑病、黑斑病、软腐病以及叶溃疡等。

区分上一是注意灰霉病多从叶片边缘开始,且病斑是连城一片的,二是湿度足够大时候能看到灰色的霉层。

时下多雨,正是猕猴桃灰霉病高发期,提醒广大果农注意预防!

【果实灰霉病容易和菌核病混淆】

二者都是表现局部腐烂,但有果农朋友和总管说,灰霉病是由外而内,菌核病是由内而外。菌核病主要是表现在果实头部,灰霉病则多是在果实靠近屁股处。

时下多雨,正是猕猴桃灰霉病高发期,提醒广大果农注意预防!

时下多雨,正是猕猴桃灰霉病高发期,提醒广大果农注意预防!

(写得不对之处,欢迎大家留言指正)

温馨提示:

环境湿度大的条件下极易诱发灰霉病,大家在果园管理上一定要注意改善果园架面通风性,利于在雨季尽可能降低果园湿度。另外,提前用药预防是必不可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