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上打T-72下打艾布拉姆斯!揭秘中国当年唯一拿得出手的反坦克装备

上打T-72下打艾布拉姆斯!揭秘中国当年唯一拿得出手的反坦克装备

在这里,您可以获得关于水、陆、空、天等任意领域的武器装备的最新知识,以及它们在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生存...


▼▼▼

1969年珍宝岛事件,让中国军方严重感受到来自北方钢铁洪流的压力。70年代初期前苏联更是开始装备先进的T-72坦克,周边国家也开始大量换装第二代主战坦克。而我国陆军反坦克武器主要还是40火、85毫米牵引式反坦克炮以及HJ-73反坦克导弹,这些东西在珍宝岛对付苏军的T-62坦克时已经略显乏力,中国急需一种新型高效的反坦克武器。

上打T-72下打艾布拉姆斯!揭秘中国当年唯一拿得出手的反坦克装备

▲89式坦克歼击车曾是当时我国唯一有力对抗帝国主义坦克的武器

于是军方很快在1977就展开了自行反坦克武器的技术论证工作,次年军方就批准了120毫米高膛压滑膛炮和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但是由于技术不足与经费等等问题导致自行反坦克炮计划进展缓慢,反倒是120毫米高膛压滑膛炮和弹药研制取得了有效进展,可与之匹配的新型坦克底盘却迟迟未出结果。由于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以及保住研发人员自己的成果,研发人员将这门炮装在了83师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的底盘上,进行了实车测试,该车表现很好,经过一系列微调整改后在1988年进入部队试用。1990年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PTZ-89式自行反坦克炮定型,一代“冷面杀手”就此诞生。

上打T-72下打艾布拉姆斯!揭秘中国当年唯一拿得出手的反坦克装备

▲玩过坦克世界的朋友都很熟悉这辆坦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FV215B(183),89坦歼从设计背景和外观都与183相似

89坦歼的车体布局是战斗室后置,主要原因有3个,第一个就是火炮身管很长,第二就是弥补车体前方装甲薄弱的弱点(跟以色列“梅卡瓦”坦克的设计一样)可以更好的保护成员,第三点便是可以在战斗室后方开一个门,即方便乘员进出还方便战斗时补给弹药。从火炮的角度来看,它装备了当时中国现役装甲车辆中唯一大口径的加农炮,并且装备了尾舱供弹机,每分钟可以发射8发炮弹,各项性能均优于85毫米和100毫米反坦克炮并且具有机动能力。该车战斗全重31吨,全长5.6米,宽2.8米,高3.12米使用测瞄合一、双向机械装表扰动式火控系统,虽然不具备垂稳系统,但是作为坦克歼击车来说问题并不是很大。

上打T-72下打艾布拉姆斯!揭秘中国当年唯一拿得出手的反坦克装备

▲83式152毫米自行火炮,89坦歼的地盘就来源于此

该车是在苏联快解体也是苏联军事威胁最大的时候服役的,所以该车的火炮性能设计很具有前瞻性,能对付苏军T-72和其改进型号,也具备伏击T-80坦克的能力,可以说在21世纪的前十年威力仍然余存。随着中国科研和经济能力逐渐提升该车也被更具威力的反坦克导弹和新型坦克取代了,但是该车在当时缓解了我军巨大的反坦克作战的压力,以及学习西方120毫米滑膛炮技术等各种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