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考研,別讓你的努力變“瞎忙”!專業、院校的選擇比努力重要

考研,別讓你的努力變“瞎忙”!專業、院校的選擇比努力重要

考研,別讓你的努力變“瞎忙”!專業、院校的選擇比努力重要

考研,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汗水可以澆灌出成功的花朵,誰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努力變成“瞎忙”。 專業、院校的選擇不一樣,同樣的付出,可能結果卻大相徑庭。


一、如何選擇專業?

首先,就是確定是否要跨專業,你對哪些專業感興趣,是否要考本科專業相關。

如果自己本科的專業就業前景不太好,考慮到“就業前景”“薪水”等原因,就可以考慮是否要跨考。

當然,除了“未來是否有發展”以外,我們還需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自己是否感興趣”。這也是跨專業同學考慮很多的一點。畢竟研究生又是三年,如果本科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研究生又是這樣,那就很悲催了。

二、如何選擇院校?

(一)確定報考區域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離家近。有的是想離家近,就可以選家鄉的省會城市,以後什麼都方便。

2.未來發展。有的是想去北上廣大城市,發展好,如果大家有確定工作的省市,那就可以直接考研過去。

3.嚮往美好。有的嚮往好的生活,不在乎那個城市的經濟情況,只是風景好,以後就打算在那邊居住了,那就也可以考慮。

4.特殊的人。有的是因為自己心心念唸的某個人在那個城市,所以想要考研考過去。

(二)篩選目標院校

專業選定了,省份確定了,就可以進一步選具體的學校了。看這些省份中,哪些學校有你要考的這個專業。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有你要考的專業的碩士點,而且每個學校的專業排名也不一樣。

1.查專業排名

2017年年底的時候,教育部發布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就是按照專業把全國的學校都排一下。確定了專業之後,去選學校,就可以查一下你打算考的這個專業,哪些專業要好。比如“計算機”,那就查一下這個專業的全國學校排名(查專業排名的網址網址:www.ikaoyaner.com,步驟如下圖操作)。然後考慮評估結果為A+、A或者A-類的。如果是奔著專業,名校去的,那就從前往後篩選。如果是有心儀去的省份,那就去掉其他省份的。

考研,別讓你的努力變“瞎忙”!專業、院校的選擇比努力重要

考研,別讓你的努力變“瞎忙”!專業、院校的選擇比努力重要

這樣一來,備選學校是不是少了很多呢?!如果覺得A類太好了,怕考不上,那就再看B類的,以此類推。

2.看招生人數

根據“專業排名”以及考研地區選定了學校之後,就得看一下學校的招生人數了。招50個人,那就可以考慮;招10個人,那就慎重考慮;只招1個人,那就算了吧……

招生人數怎麼查?這個可以去該校的研究生院網站,看是否有擬錄取名單,或者去研招網上查。

排除掉招生人數少的院校之後,我們的備選學校範圍,又進一步縮小了。

3.看複試分數線

查了招生人數之後,留下來的一批,招生人數就相對多,而且學校的排名,地理位置也符合自己的預期。最後就要看這些學校“是否好考”了。判斷一個學校是否好考,那就看它的歷年複試線大致是什麼範圍。複試線學校官網上都會有,大家登陸學校的官網,進入研究生院,查看通知。

在剩下的學校裡面,複試線肯定是有高有低了。有的可能380,有的可能350,有的可能320。這就看你自己複習的程度和對自己在接下來的時間可能成長到哪一步進行預估啦,複習程度好就選好的學校,複習差就可以報相對差一些的學校。


以上內容來源整理自網絡。歡迎留言交流,分享你在擇專業、擇校過程中的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