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我們的身體和心靈越來越難取悅?

為什麼我們的身體和心靈越來越難取悅?

年過完了,回到工作崗位上的人們,有的疲憊不堪:景點人擠人,高速車堵車,彷彿自己度了個假“假”;有的如釋重負:相比於應付老家的那些親戚、人情世故,還是工作來的輕鬆啊;有的哈欠連天:沉睡了一週,已經不適應早起的日子。

年味越來越淡了,糟心事卻集中在過年期間爆發。

很多人感慨:幸福感為什麼越來越少!就連過年這最重要的節日,全家團聚的時候,也很難感受到小時候的那種幸福了!

生活為什麼越來越無趣?我們的身體和心靈越來越難取悅?我們團聚、旅遊、吃大餐……我們費盡心思善待身體,取悅心靈,它們卻無動於衷,像是年久失修的鐘,僅僅發出一聲悶響算是回應,馬上又恢復了麻木的狀態。

為什麼我們的身體和心靈越來越難取悅?

是我們能感受到幸福的閾值越來越高了嗎?

是,也不是。

情感閾值的高低,是個非常個體化的概念,和個人的感受力有很大關係,其實是可以調節的。

在過去,物質貧乏,過年全家人在一起,吃頓餃子看場春晚,就覺得幸福無比。而現在,我們吃山珍海味也覺得不過如此;電視臺那麼多,卻找不到一個可以看的;家人團聚,很多話,我們卻只是應付應付。

我們感受不到年味,感受不到過去的幸福,除了社會現狀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心理閾值提高了,對各方面的要求更高,對幸福的感受力卻相對下降了。

我們失去了童年時期,一個棒棒糖就能滿足的簡單快樂了。

為什麼我們的身體和心靈越來越難取悅?

那麼調節情緒閾值,可能是我們能找到幸福感的辦法之一。

這需要我們先給自己的情緒“打底”

如同化妝,在描眉畫眼之前,上底妝讓臉色顯得更好,是基礎的一步。

人的情緒,也是有“底色”的。

一個“情緒底色”好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快樂和幸福。

比如樂觀的人,不容易被一件不幸的事情擊垮信念。而長期悲觀的人,也很難通過一個幸福的瞬間,讓他對生活充滿希望。

因此,人要感受到幸福,關鍵在於維持一種狀態。一種長久的相對穩定環境,因為長情的事物能給人安全感。

就像從小在和諧家庭長大的孩子,對自己對未來更有信心。

為什麼我們的身體和心靈越來越難取悅?

而今天我想聊的,並不是環境,並不是什麼樣的家庭給人更多的幸福感,而是,我們已經成人,過去的環境無法選擇,“情緒底色”並不那麼好看的情況下,我們如何更多地感受到快樂和幸福?

外在的標準和滿足,給人的幸福感總是短暫的。

哈佛社會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吉爾伯特說:一般人根本沒有能力預測什麼事件會讓我們快樂——或者是不快樂。那麼,如果你根本就不能區分哪種未來會更好,你就很難找到快樂。

事實上,糟糕的事情並沒有那麼糟,最起碼並不像我們預期的那樣糟糕,我們能夠迅速地適應了那些影響。同樣,好的事情也是一樣。我們對於幸福和痛苦的適應過程同樣迅速。

因此,好消息是:失明並不會讓你變得像你曾經認為的那樣痛苦。壞消息是:即使你中了彩票,也不會使你感到設想的那樣快樂。

這個理論,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在買到大房子、換了新車、獲得晉升之後,幸福感最多隻能持續三個月。

同樣回答了本文開篇提到的,過年的幸福感為什麼越來越少,我們的身體和心靈為什麼那麼難以取悅。

為什麼我們的身體和心靈越來越難取悅?

有人終其一生,並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只知道世人都說這個好,那麼這個一定是好的;有人財富名望自由健康時間親情愛情人緣天倫之樂什麼都想要擁有;有人追求的東西永遠在別處,眼下的一切他都不滿意,他永遠在實現夢想的路上,卻碌碌無為。

這都是因為缺乏對自我的瞭解。

他們想得到的,要麼是世人的認可,要麼是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想。那麼,無論他們得到,或者得不到,個人價值都需要通過外在的肯定來確認,容易失望。

只有當我們學會了不向外尋找幸福,不依賴他人,明白了自己的價值和侷限,不強求完美之後,我們才更容易,也能更長久地感受到快樂和幸福。

這就是我們能給自己建立起來的“情緒底色”。

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想要什麼,去爭取它,世俗的標準和別人的評價不足以左右你的時候,追求的過程是幸福的,結果無論成敗,也都是能接受的。

對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東西都不一樣。如果你實在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請帶著放大鏡看這個世界,放大每一個你心動的瞬間,停一下,咀嚼一下那種感受,讓幸福的感覺在心裡停留的時間更長一點。

那些滿足自己的小事,比如穿了一雙合適的鞋,交到一個默契的朋友,原諒自己的一個小錯誤……都是正向情緒底色的一部分,並讓我們的人生更絢爛。

慢慢地,你可能就明白了,什麼能帶給自己好的感受,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的身體和心靈越來越難取悅?

另外,喪的人生,讓人感受到的幸福和快樂很少,有很大部分的原因在於,個人對於現狀的無力感。

試想一個有話語權、有行動實現目標的人,誰會窩在沙發裡喪成土豆?即使他自己不向前走,也會有人有事倒逼著他向前。

關鍵在於,改變現狀很難,而放棄很簡單。

真的不想要也就罷了,問題是,許多人以為是自己不想要,其實是不敢要。沒有得到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怎麼會有長久的快樂和幸福呢?

沒有入世之前,莫談出世。

追求過,得到過,才有資本說,原來不過如此。經歷過,失敗過,才有底氣說,一切不容易。

不然,抱怨現實配不上自己高貴的靈魂和身體,卻沒有半點信心和計劃去改變現實,那就是失敗主義者的論調。

英國政治家班傑明·迪斯雷利說:“行動不一定伴隨著幸福,但不行動必定無法幸福。”

所以,可能不是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難以取悅,而是我們根本就沒有好好照顧它們,對它們好一點,數次刺激它們麻木的神經之後,它們必將甦醒,報以你微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