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專科生和本科生的差別到底在哪?

在中國大部分人看來專科學校是不如本科學校,專科學生也不如本科學生,這是用高考分數來衡量一個人。

但是我們確實又一直在倡導不要以成績論英雄,然而我們確實一直在這麼做,因為我們這些人一直身處在這一個以成績論英雄的體系,從小“鬥”到大啊,同志們。

如果說專科和本科的區別,其實在於其目的。專科學校就是要進行職業教育,本科學校在於學術教育。

專科生和本科生的差別到底在哪?

當然在中國很多本科學校也將職業教育視為重點。比如很多的專科在課程設置上就是很有針對性的,一學期八門課,每天很有針對性

比如汽修實踐,今天發動機維修,明天汽車鍍膜,後天車窗跟換,原理先不管,告訴你機油怎麼換,基本天天都能摸到車。

而在大學本科,汽車工程可能是,發動機怎麼運作,哪個零件怎麼用,設計成設麼角度比較好,高數一學紮實了,要不幾門力學怎麼辦哎!估計大三大四能上幾門實踐課。

但是中國的本科確實提供了更好的讀書環境,圖書館,更多的名人講座,更多的交流機會,可以去國外交換,有保研資格,讓你能繼續深造,深造的時候還有獎學金和補助,還會購買各大文獻庫讓你能免費下載文獻

(每次都很想罵我的某南方綜合大學,號稱要擠進世界一流大學,瘋狂搞新校區,就不能多買點文獻庫的權限,想找1980年以前的文獻真是要命了。)

真的要說修車,我估計專科學校的表現絕對秒殺,畢竟每天都能聞到到汽油的感覺真的不一樣。

專科生和本科生的差別到底在哪?

就像英語專業過專八的大四畢業生,和跟去美國讀生物本科四年的同學,你真說誰能跟老外更無障礙交流,估計留學黨完勝。

回到我們的問題,專科生和本科生的戰局到底在哪?在中國,我們在教育系統中,被層層篩選,獲得不同的資源。

你成績好你去讀清華,你成績沒那麼好你去讀新華,國家對清華和新華的投入當然是不一樣的啦,因為清華的是被層層挑選出來的人,當然要重點投入。

中國,能者,能得到更多,這就造成了新華得不到那麼好的資源,當然也不是說不好,但國家對他們的重視會比較少,上行下效,學生從學校中得到的引導會比較少。

當然這種篩選並沒有錯,畢竟資源有限,你必須以某些東西為標準來進行分配,中國就是用成績,而接受了更多高等教育的人,也更有機會獲得更多社會資源。

專科生和本科生的差別到底在哪?

剛剛寫完關於社會福利的論文,哪怕在福利系統中最大限度實現universalism普世價值的北歐,也不是指完全的平等主義。

丹麥,以高社會福利聞名於世,近乎一般人完成大學以上高等教育,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同時用以衡量社會貧富差距的Gini指數也相當低,但是他們也有很多人沒讀或沒讀完大學,他們依然可以生活得非常好。

在丹麥的教育體系裡,到了高中階段同樣也出現了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兩種區別,在中國來說就是中專,人家也沒有說要讓所有人都去讀本科。

因為丹麥人讀什麼出來都能過的很好,沒有養活的自己養活家裡的壓力,還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比如他喜歡烹飪,拿他幹嘛要去讀大學然後天天跟數學攪和在一起

(當然丹麥本地的學生讀大學是可以拿學生工資的,用超級傻的方法比較,比國內的普通大學畢業生高多了,超級爽,雖然丹麥物價高,但至少自己租房子住沒問題了。)

當然丹麥的學校依然也會在意學生的出路,畢竟讀再多的書最後都是要就業的。

經常有職業介紹會,大公司來開宣講會什麼的,但是因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多,所以那麼“小國”也能在商界、政界顯得特別牛。(之前看丹麥在歐盟裡的態度和表現完全shock)

專科生和本科生的差別到底在哪?

中國為什麼出現這個問題, 就是因為讀沒讀大學資源獲得能力差別太大,很多稍微好點的工作根本不要沒有本科學歷的人。

專科生很多人過得沒那麼好,所以給大家的印象就是讀本科的獲得很好,讀專科的沒那麼好。

其實,說到底專科和本科的差別在於目的,但是在中國,因為學生自身的能力和某些可能被和諧的原因可能就會讓資源分配越來越傾斜,專科生和本科生本身就是用成績。

(某種程度也反映了能力的一部分)給分成了讀書能力強的和沒那麼強的,而更多的教育本身的確有讓一個人便更好的趨勢,所以往往又進一步在其他方面拉開了差距。

也有可能是其他地方本身有差距,然後體現在成績上,比如堅持,細緻這樣的品質,或家庭教育影響成績。

專科生和本科生的差別到底在哪?

但是無論如何,一個優秀的人,還是一個優秀的人,無論他是什麼學校畢業。就像一個本科畢業生從來不讀什麼書,和一個堅持一週一本(好)書的專科生。

我並不認為專科生有什麼不好,甚至更加優秀,就像本科提供給你了更好的多讀書的環境,專科提供給你更多實踐的機會,環境也沒那麼好,但你是一個積極好學的人,你依然會很優秀,只是你會需要付出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