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山能淄矿唐口煤业对员工做好人文关怀“心理援助”增强“免疫力”

记者 孙银峰 通讯员 孙增辉 弋永杰

“真是感谢啊,没想到你们考虑得如此周到,现在我的心情放松了不少!”3月2日,在山能淄矿唐口煤业公司地面注浆站,济宁协力气体公司罐车司机王先生,接过通防工区党支部书记王依磊送来的《读者》感慨地说。除了上厕所和协助灌注工作外,他已经连续十几天没有离开过驾驶室了。

王先生是2月20日下午接到济宁协力气体公司通知,运送二氧化碳气体到该公司。经过严格体温检测、人车活动轨迹询问登记、车辆全面消毒等程序,他才进入矿区。一直在地面注浆站协助通防工区工作人员向井下采空区灌注二氧化碳。

受该公司严格管控限制,长时间待在驾驶室里让王先生产生了焦虑和抑郁心理。为了缓解王先生心理压力,王依磊特意送来了《读者》、《小说月报》等杂志,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缓解他的焦虑、抑郁心理。

“为了预防病毒扩散,公司规定司机进入矿区后由责任单位对其管控,除了日常上厕所外,严禁离开驾驶室。长时间重复单一生活,难免会让其产生焦虑、抑郁心理,如不加以疏导,很可能出现其他问题。” 王依磊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员工相继产生焦虑和恐慌情绪。为此,该公司及时制定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方案,通过科学、规范、有序的方式,全面加强员工心理干预和疏导。帮助员工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纾解焦虑情绪,消除恐慌心理。他们充分发挥公司 37 名心理保健师的优势,迅速组织成立了公司心理援助服务队。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人在面临突发性危机时,个体总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某种焦虑情绪和恐慌心理。”该公司高级心理保健师白富丽表示,不同群体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

鉴于此,该公司围绕恐慌、焦虑、抱怨、漠视等4种心态,对应设立4个心理援助工作小组。他们根据不同员工心理产生的不同原因,分析制定出个性化心理干预疏导方案,对症下药,真正把工作做到员工心坎上。

同时,他们精心制作了集心理援助工作微信群、电话热线和优秀心理保健师联系方式等信息于一体的《心理援助卡》。发放给员工们,做到人手一张,着力消除全员焦虑、抑郁、恐慌等不良心理。

该公司通防工区瓦斯检查工赵业涛,因部分工友无法及时返岗,根据人员配置要求,他从春节留勤至今,一直未能休班。最近,得知孩子感冒的消息后变得更加焦虑。他尝试着拨打了心理保健师黄莉娜的电话寻求帮助。

黄莉娜接到电话,分析了赵业涛的情况后,告诉赵业涛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的区别,并表示疫情结束后公司会第一时间安排休班。黄莉娜教给他腹式呼吸、蝴蝶拍、肌肉放松等行为策略缓解法。“通过半小时的心理疏导,心情较之前好了许多,让我明白了疫情期间更应该集中精力,投入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当中。”赵业涛说。

截至3月4日,该公司共对42人次开展了心理援助。并将他们的详细情况记录在员工心理健康档案中,作为心理保健复查的参考资料。“对员工来说,由于疫情原因带来的一系列烦恼,总会担心自己是否置身危险之中,焦虑、烦躁、害怕、恐慌都是正常的想法。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其进行调控,不要让他们被这种情绪控制。”白富丽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