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大学生的作业实验,成为了一个创业案例,成为了独角兽

大学生的作业实验,成为了一个创业案例,成为了独角兽。

大学生的作业实验,成为了一个创业案例,成为了独角兽

前言:

2015年3月20日报道,由 Stanley Tang、Andy Fang、及 Tony Xu 三位华裔创立的 DoorDash 在湾区发展得非常训迅速,已在美国 9 个城市提供服务,10 个月内,DoorDash 共计盈利千万美元。

DoorDash 做的是快速物流跑腿员。而DoorDash给自己的定位也是一家注重物流与技术的公司。


2019年10月21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DoorDash排名第19位。

我们这个案例更关注这个公司早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这个对于我们大专生同学们更有指导意义,所以我们来看看DoorDash的创始人Stanley分享:

我是斯坦福2014级的计算机科学毕业生,有些人可能还不知道DoorDash是什么,我们为城市建立基于需求的物流网络。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开始创业,然后把它转化为一个真正的创业公司。

大学生的作业实验,成为了一个创业案例,成为了独角兽

故事开始于在一个马卡龙店,我在斯坦福的第三年,秋季学期。

那时候,我充满激情,想着怎么能给小商户提供科技平台,我找Chloe出来坐了坐,(Chloe是Chantal Guillon的店主,而Chantal Guillon是当时Palo Alto的一家马卡龙店),我其实就是和她做了下访谈,试着为我们一直以来在做的产品原型收集反馈,她通常面临的问题有什么?

在我们聊的过程中,Chloe第一次提到了递送的问题,我记得她拿出了一本册子,厚得像块板砖是似的,她给我展示了一页又一页的外卖订单,好多单子她都忍痛割爱了,实在没法送啊,她没雇司机,她只能自己去送这些订单。

那个瞬间,我们绝对是灵光一现啊,然后,于是乎,在之后的几周,我们和周围更多大概150-200家小店提起送货的想法,他们一直在对我们的想法表述赞同,然后表示送外卖真的是太让人心塞的大问题了,我们就没有送外卖的设备,这是真心太蛋疼了,还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这就让我们开始思考送货这事太平常了,如此常见的问题,为什么之前没人解决呢?

一定有什么被忽视了的地方,因此我们觉得过去应该有人尝试过的,并去做这件事,但是他们失败了,于是我们想,好吧,我们怎么能证实这一假设,我们那时候没有货车,也没有什么送货设备或者类似用途的东西,我们无法一夜之间变出个快递公司,所以怎么才能证实我们的假设呢?

我们决定通过餐馆的外卖,来做个简单的实验,我们花了一下午做了一个登陆页面,然后我就上网找了一些Palo Alto的餐馆PDF菜单放在页面上,下面写着电话号码,但实际上是我自己的电话,这就成了,然后我们把这个页面上了线。

我们把它命名为Palo Alto Delivery.com,看起来简单粗暴丑。

大学生的作业实验,成为了一个创业案例,成为了独角兽

我们都没报什么希望,反正就发布了,我们很想知道会不会通过这个网站接到电话,如果接到的电话数量还不错,那这个外送的想法就值得去做,于是把网站搁在那,也没太多期待,我们就开车回家。

忽然,居然接到一个电话,有人打电话要叫泰国菜,真订单啊有木有,勒个去,我们得付诸行动了,对吧,我们在车里,反正也没事干,不如就从Siam Royal过一下,买点泰国菜给这人送过去,看看外送整个过程到底是如何运作的,我们送货给了住在Alpine路的家伙。

我还记得,我问他怎么知道我们的,你是干什么的?他说他是个学者,还给了我名片,上面写着他是《麻痹人类》一书的作者,这是我们人生处女送,有木有?

这可以是一次最棒的递送,第一次递送,也可以是最差的一次递送,完全不能胡编乱造,然后,第二天,我们又接到两个电话,第三天接到五个,然后涨到7,涨到10,不久,很快我们就开始在校园里有影响力,Palo Alto Delivery.com做得相当火热,这才不过是个登陆页面。

你得从PDF菜单上找到下单,还得打电话进来订餐,网页看起来一点也不专业,但大家就是买账,我们一直接订单,订单接到手软啊,这时候我们开始知道我们得搞点东西出来了,消费者们是有意愿的,我们知道我们找到了人们有需求的地方,人们愿意用这个东西。

我们用了大概一个小时发布这系统,根本没花多少时间,我们都没有司机,没有算法,我们没什么成本,我们没花六个月,建个高大上的派件系统,神马都没有,我们就发布了。

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没什么是必要的。所以最初就是尝试自己的想法,试着让它运作起来,搞清楚人们是否真有这样的需求,最开始把各种东西随便拼在一起。

我们有个共识,我们喜欢的是做规模不大的事情,所以最初我们自己就是送货司机,现在我们白天上课,课余就去送外卖,我们就是客服,有时候,我们上课还得接外卖电话,每天下午我们就在学校四处发传单,宣传DoorDash。

大学生的作业实验,成为了一个创业案例,成为了独角兽

我们连配送系统都没有,所以必须这么做,我们用Square收费,用Google docs做订单,用苹果的找朋友功能追踪所有司机的位置。

你们懂得,就是这样,我们去弄清楚事情到底如何,把各种方法凑在一起,试着让系统运行起来,事实上有一阵我们增长太快了,以至于Square直接封杀了我们得账号,因为有洗钱嫌疑,想想看,我们15刀、20刀的小订单,进来的速度太快了,所以引起他们的怀疑。

幸运的是我的联合创始人Tony在Square工作,所以他就和相关人士沟通了一下,问题就解决了。

一个从小规模做起的好处就是它能够让你成为你业务上的专家,

  • 1,比如开车,让我们知道递送过程是怎么样的?
  • 2,我们还以此为契机和顾客、餐厅聊,分派任务这事也有学问。
  • 3,我们学会每次送货如何人为派遣每个司机,这就进一步帮助我们认识我们的司机分配算法应该是什么样?
  • 4,我们自己做售后,就能直接从我们的顾客那里获取实时反馈。
  • 5,我记得,我们开始的头几个月我们人工给每个新客户发邮件,每单送完就问问他们对这第一单满意吗?你们是如何知道我们的?

然后我们个性化每个邮件,比如:

  • 1,如果有人点了Orens Hummus的菜,我就说,哥们儿我也是Orens Hummus的忠粉,串子撸的爽吗?
  • 2,第一次体验我们的服务感觉如何?

这样的反馈都非常有价值,顾客也对此非常欣赏。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刚结束一个会议,是和我们一个餐厅合作者,我们听说这家冰淇淋店刚刚在University Avenue开张,名字叫Cream,我们想去吃个冰淇淋试试味道,忽然我们在办公室的联合创始人发短信说,我们需要司机,有一大波订单袭来,我们就争论说,应该花10秒钟去买个冰淇淋,还是直接去送货,显然我们送货去了。

这成了我们扩大规模的动力,如果我们扩大规模,下次就可以去买冰淇淋吃了,所以,我们扩张到多个城市。

现在就需要建立自动化的应对措施和派送系统,搞清楚如何匹配需求和供应,各种高大上的科技玩意,但是在最开始,这些都不重要,因为那是起步阶段,重要的是让事情开始运作,找到产品和市场的适应点。

大学生的作业实验,成为了一个创业案例,成为了独角兽

所以,总结一下,从DoorDash我学到了三件事:

  • 第一,证实假说,把创业想法当作实验来做。
  • 第二,迅速发布,我们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发布了,发布了一个完整的登陆界面。
  • 第三,规模不大没有关系,经营规模不大反而是创业开始的一个竞争优势。

一旦知道了需求,就能知道如何扩大规模,一旦扩大了规模,就可以去买冰淇淋吃了。

大学生的作业实验,成为了一个创业案例,成为了独角兽

【周老师】后记:

  • 基于移动技术下,你第一个抓住了用户需求,即便不是发现而是无意中碰到,用户仍然愿意忍受你产品糟糕的用户体验,渣到极致的设计,甚至用户还会口耳相传,因为你解决了用户刚需的问题。所以你的感知很重要,对科技和世界的自我体验感知很重要,感觉有点像撞大运,但其实是因为你的感知。
  • 也许这件事之前有人想到过甚至去做过,但很有可能太超前,导致的技术不支持等因素,也会不成功。比如,当手机出现,人人兜里揣一个,如果你发现并抓住了这个趋势,而且想到能设计一个配送系统,是完全基于移动设备的,这套系统完全不需要任何基础建设甚至快递单,你并不需要雇一帮全职司机,或者买车,如果能接触到一群独立承包者,只需要在他们有空的时候把订单交给他们,一切都是通过移动设备建立的。如果这样的感知灵感转化为产品的时候,也许你就成功了。
  • 从案例来说,同学们只是一个作业延伸为一个创业项目,创始人说:“我们都对为小商户业主们搭建科技系统充满真正的激情,这个快递系统完全来自于实验,第一个登陆页面的用户,它确确实实就是一个实验,我们没奢望它能做大,这事就这么发生了,我们也就跟着做了下去,物流本身也是我们一直非常有激情的东西,像物流、运输、这恰巧是和帮助小商户做配送是一个很好的融合点。”这里提到了,作为创始人的“激情”,以及“帮助小商户”的来自内心的使命很重要,它让枯燥无味的创业变得快乐。
  • 因为有这个用户刚需的启动,在当下专注于配送来扩大业务规模同时,“帮助小商户”作为使命的起点,就可以有更多的事项可以开展,公司也可以进而发展成为更大的企业,比如平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