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張家口新聞快報:平凡的堅守,偉大的擔當

自新冠肺炎發生以來,張北縣郝家營鄉全員動員,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牢牢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強防線,保護一方群眾的生命安全。在這場戰役中,也湧現出許多平凡而偉大的人物與事蹟,他們每時每刻溫暖、感動著我們。

一、堅守,他們體現一份責任為響應習總書記提出的戰“疫”生產兩手抓的指示,郝家營鄉全面推進農業、工業、服務業、新能源四類企業復工復產,而如何保障戰“疫”與生產倆不誤,就需要鄉村幹部付出更多的精力,賀忠江就是其中一位。“我們要全力以赴保障企業恢復生產,還要保護群眾的生命安全,所以,我們必須擋在疫情和群眾前面。”郝家營鄉門衛科科長、獸醫站站長賀忠江這樣說。他和所有鄉村幹部一樣,以傾盡全力的方式,為抗擊疫情築起一道道鋼鐵防線。為了更好的完成動物防疫和復工復產,賀忠江以朝五晚九的工作方式,早上五點起就去村裡做防疫,緊接著去企業幫助開工的3個養殖基地、1個恆溫庫和1個水培生產基地進行全面服務。他為企業提前準備好體溫監測表、車輛人員出入登記表等日常管理臺賬,聯繫上級部門為開工的企業送去8箱84消毒液,每天即使再累,都要去給養殖場進行溫度監測,對生活間和生產間情況進行查看,一天工作完已經是深夜。人們常開玩笑的說,“老賀有三寶,皮帽、皮衣和代步寶”,是因為他總是戴個大氈帽,穿身皮衣,開著一輛老年代步車去村裡做防疫。他也戲謔說:“我4月29號就退休了,正好趕上這場疫情,要打一場漂亮的抗疫戰,為自己的工作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而他也確實這樣做著,在2月16號早上那天,正在給村裡做防疫的賀忠江接到電話,說一個養殖場的牛生病了,需要他趕緊去看一下。他趕緊做完手頭工作,開著代步車想要去看看情況。但是由於村裡路口都設有檢查點,他為了節省時間儘快趕到養殖場,於是選擇走一條人們不常走的小路繞一條近道,但冬天積雪厚重,再加上鮮有人走,路面異常滑,趕時間的老賀在轉彎的一個路口不慎滑出路面,撞到了路旁的一棵大樹上,人當場昏迷。最後,賀忠江胸部斷了兩條肋骨,臉上縫了13針。即使這樣,他依然擔心著養殖場的情況,囑託同為獸醫的妻子給鄉里幾個養殖場打電話詢問一下最近情況,讓妻子在他療養這段時間一邊照顧他,一邊接替他手裡的活,幫助他每天給村裡及企業打電話,利用手機進行遠程視頻,幫助村民治療生病的牲畜。在家待不住的賀忠江,不顧醫生的囑託和家人的反對,提前結束療養又回到了抗疫一線,幫助全鄉人民打好這場疫情阻擊戰!

张家口新闻快报:平凡的坚守,伟大的担当
张家口新闻快报:平凡的坚守,伟大的担当

二、實幹,他們彰顯一份擔當正所謂“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正是舉家團圓的日子裡,有多少人舍小家為大家,多少個鄉村幹部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選擇抗疫一線,高吉思就是其中一位。作為主管衛生健康的正科幹部,高吉思在正月初四就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吃住都在鄉里,從正月初住到了二月末。面對常年兩地工作,只在過年期間能多待幾天的老公,她只得這樣安慰“咱們以後團圓的日子還很長,等我兩年以後退休了咱們的‘隔岸夫妻’生活也會結束,可如果現在我不去參與這場戰鬥,可能很多家庭以後都會失去團圓的機會”。面對丈夫的不捨,父母的擔憂,她只得收拾好行囊。由於疫情防控期間,客車全面停運,老公還要在家每天給高三的學生開網課,沒怎麼開過車的她只得硬著頭皮自己駕車從宣化回郝家營,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整整開了三個小時。回到鄉里的她也沒來得及休息,連夜給各村制定方案及臺賬,第一時間摸排出我鄉在武漢、湖北就讀學生4人,在我鄉居住2人,排查發熱病人4人;她深夜帶領派出所幹部查看牡丹花從北京看病回來的發熱病人,勸返四圍子村一位從張家口疫情小區回來的人員;在全鄉五輪摸排加體溫監測工作中,為使工作更加高效,高吉思為各村整理了21條工作目錄,每天下村督導三次。強大的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使得她失眠更加嚴重,每天兜裡都要揣著藥瓶下村。在國外求學的女兒由於疫情發生,今年沒能回家,擔心母親的女兒計算著中美時差,每天按時和高吉思視頻,為了寬慰女兒她開玩笑地說:“以前腳踝不好下村總得換雙舒服的鞋,這次來得匆忙沒換,反而把腳給治好了,現在我穿著跟鞋跑三公里都沒問題。”在高吉思紮實工作的帶動下,我鄉在疫情排查登記系統錄入中鄉鎮排名第三,在3月4日錄入系統5230人,對常駐2061戶全部錄入完畢。高吉思用高度負責的態度,實在踏實的工作很好詮釋了疫情期間鄉幹部的先鋒精神,她教導村幹部要有擔當,要認清壓力就是責任,負重才能前行,要對得起腳下這片土地,對得起肩頭的這份責任。

张家口新闻快报:平凡的坚守,伟大的担当张家口新闻快报:平凡的坚守,伟大的担当

我們不僅有賀忠江、高吉思這樣恪盡職守的同志,還有愛人堅守在醫療一線,自己堅守在鄉鎮一線的紀委書記張劍平;有為武漢疫情區捐獻壓歲錢的7歲小學生高子健;有為村民代購商品的“擺渡人”李鵬飛;有帶病堅守崗位的村書記閻彪同志……還有郝家營鄉無數堅守在抗議一線的鄉村幹部及村民……在這場戰役中,沒有人叫苦叫累,一句“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口號,彰顯出他們的責任與擔當。三、奉獻,他們付出一份力量這場戰役中,有人挺身而出,有人逆流而上,也有人保持勇氣和善良,在國家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主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深入貫徹中央、省、市、縣關於組織黨員自願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要求,張北縣郝家營鄉在2月28日舉行了鄉直機關愛心捐款儀式,全鄉58名幹部多交黨費18100元,17個村支部捐款51890元。郝家營鄉西高廟行政村向武漢疫區捐款13000元,捐款人員中有黨員2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5人;五福堂行政村通過張北縣紅十字會向張北縣醫院捐款29050元;大廟營行政村通過張北縣紅十字會向武漢疫區捐款12850元;牡丹花行政村群眾捐款37214元;對口淖行政村群眾捐款17700元;還有各類愛心人士和村民們為村裡捐獻消毒液、口罩等防控物資共27次。其中,96歲的捐款貧困戶老黨員李樹千這樣說:“國家為我們貧困戶蓋房子,為我們修公路,為我們免費看病住院,現在國家有難,該是我幫助她的時候了。”他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沒有什麼深刻哲理,但就是這樣樸實無華的語言,讓我們深深感動。正是鄉村幹部的奉獻,無數個普通村民的付出,凝聚起了打贏戰“疫”的澎湃力量,點亮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

张家口新闻快报:平凡的坚守,伟大的担当张家口新闻快报:平凡的坚守,伟大的担当

這場戰役中,我們把愛當成武器,把責任化成鎧甲,我們英勇奮戰,只因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擁有共同的名字——中國人。全鄉三百多名鄉村幹部和志願村民在三十多個日夜裡,對全鄉2649戶5407人進行地毯式的排查,他們用一次次的入戶摸排,一次次的動情勸返,一次次的巡查走訪,一次次的果敢踐行,築起了防護的鋼鐵銅牆,抵禦疫情的進攻,保護我們一方水土的安寧。哪有什麼生而英勇,只是他們選擇了無畏與擔當,哪有什麼從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披上戰袍的凡人,他們是我們身邊的鄉村幹部,是千千萬萬英勇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英雄勇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