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宣漢:基層治理交出“美好答卷”

宣漢:基層治理交出“美好答卷”

宣漢縣雙河鎮大田村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

大紅燈籠高高掛,貧困戶住上了小洋房,5年來41名宣漢學子考入清華、北大,鄉村公路由“村村通”向“戶戶通”邁進,貧困發生率降至5.6%……盛夏八月,位於四川東北部的宣漢縣到處湧動著激情創業、家美業興的春潮。

近年來,宣漢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統攬,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以幹部管理、法德建設、民生實事、縣域發展為抓手,紮實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工作,交出一份秩序井然、經濟繁榮、家園秀美、社會和諧的“美好答卷”。

精誠團結強組織 嚴管厚愛抓隊伍

“在縣域治理的時候,在幹事環境營造上我倡導三個取向,一是團結和諧的政治取向,班子要團結,不要搞內訌。二是向上向前的工作取向,你不要向下向後。還有風清氣正的社會取向,對歪風邪氣要嚴厲治理。”縣委書記唐廷教在基層治理上見解獨到。

宣漢:基層治理交出“美好答卷”

基層治理,幹部是關鍵,隊伍是保證。該縣堅持把“高標準快節奏、說真話辦實事、抓落實重執行、有壓力不壓抑”的理念貫穿幹部教育始終,鮮明“是非分明、愛憎分明、賞罰分明”的用人導向,積極發揮各個年齡段幹部的作用,通過大膽有序選拔重用優秀年輕幹部、創新探索卸任幹部管理辦法、充分發揮退休幹部積極作用、加大對問責幹部的再次培養力度等措施,著力打造了一支敢打敢衝、善做善成的基層幹部隊伍。

管教並重樹新風 法德共治建良序

去年農曆臘月二十,位於雙河鎮大田村的頒發儀式現場,人潮湧動,鼓樂喧天。縣委書記唐廷教來到易地搬遷戶劉奇達門前,將印有“誠信·守法·感恩”字樣的大紅燈籠高高的掛在門楣上,“我家不僅脫貧了,還評上了縣級道德模範戶,這日子有奔頭……”握著唐書記的手,抬頭望著象徵著莫大榮耀的大紅燈籠,劉老滿臉歡喜。

宣漢:基層治理交出“美好答卷”

2016年以來,宣漢縣針對一些地方黨群關係變“淡”、幹群關係變“疏”等問題,在全縣範圍內廣泛開展以“誠信·守法·感恩”為主要內容的群眾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引導廣大群眾嚴私德、守公德、明大德,廣泛凝聚道德力量,引領社會風尚。

宣漢:基層治理交出“美好答卷”

法治促進德治,德治滋養法治。近年來,宣漢縣深入貫徹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紮實開展依法治省“八大行動”,大力推進示範創建,創新推進基層治理,既加大執行力度,增強群眾的法治意識,又健全制度機制,強化政府依法行政,探索出“453”村級民主自治模式,有力地推動法治、自治的有機統一,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工作,把縣域發展各項事業全面納入法治軌道,依法治縣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民生實事暖人心 全心全意為人民

近日,記者走進宣漢縣塔河鎮鴛鴦村,一座座白牆灰瓦的斜屋頂民居、一條條寬闊平坦的通村路,三三兩兩的村民圍坐一起有說有笑,到處是煥然一新的景象。該村9組貧困戶向守華說:“只出了一萬多塊錢,不但修起了新房子,還用上了自來水,這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紅火。”實施“廣廈行動”只是宣漢縣實施民生工程的一個縮影。

宣漢:基層治理交出“美好答卷”

近年來,宣漢縣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立足群眾最盼、最想、最急的事情,重點狠抓5件民生大事。大力實施農村道路“大會戰”行動,近四年時間新修1300多公里的縣、鄉、村道路,率先在全省實現“村村通”;5年來,全縣有3.3萬名學子考入大學,其中考入北大、清華的學生就有41名;縣人民醫院被四川省衛計委樹立為四川省縣級醫院的唯一標杆;全縣貧困人口從2014年的20.94萬人減少到6.12萬人,貧困村從211個減少到91個,貧困發生率降至5.6%,成為全省脫貧人口最多的縣。

縣域經濟提質效 凝心聚力謀發展

盛夏時節,走進宣漢普光經濟開發區柳池工業園和玻纖產業園,處處湧動著發展的強勁脈搏。

2018年上半年,宣漢縣60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74.5億元,同比增長19.4%;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園區18家縣屬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7.4億元,同比增長18.5%;縣屬規上工業產值佔縣域總量的25.1%,同比提升7.4個百分點。

宣漢:基層治理交出“美好答卷”

宣漢縣已連續兩年獲得“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

據悉,宣漢縣堅持把加快發展放在縣域治理的重要位置,依託宣漢豐富的天然氣、硫磺、鋰鉀等資源優勢,全力打造全國天然氣綜合開發示範區、全國微玻纖新材料產業園區、全國鋰鉀綜合開發園區“三個產業園”,力爭在2020年,宣漢工業產值突破500億元,2025年突破100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強縣;重點推進“巴山大峽谷景區”建設,帶動9萬人脫貧致富,加快發展全域旅遊,到2020年實現“1個5A、6個以上4A、15個以上3A”的景區建設目標,讓宣漢成為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持續抓好“牛、藥、果、茶、菌”五大特色產業培育,加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合社的扶持力度,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使特色農業成為宣漢農業農村發展的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