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歷代戰鬥機為它護航,圖95為何如此長壽?渦槳動力令人難以割捨

歷代戰鬥機為它護航,圖95為何如此長壽?渦槳動力令人難以割捨

熟知華約北約乃至俄羅斯與西方陣營的人們,不得不記得在歷次軍事示威中都會有經典的畫面。就像圖95轟炸機在公海上蠢蠢欲動的向著別國海岸線靠近,這時必定有北約的戰鬥機為圖95“護航”。圖95見證了北約戰鬥機的發展史,是蘇聯/俄羅斯空軍轟炸機的常青樹。到了現代,圖95依舊不了,隔三差五便繞著日本轉一圈震懾。這點也被中國空軍所學習,轟6繞臺飛行也成為必修課。而圖95在一眾噴氣轟炸機中如此令人唏噓卻又寶刀未老,靠的就是它的渦槳發動機。

歷代戰鬥機為它護航,圖95為何如此長壽?渦槳動力令人難以割捨

渦槳動力的誕生並不古老,它本身是噴氣式發動機的副產品。但是渦輪機構加入活塞結構比渦槳動力的誕生要更久遠一些。二戰的活塞式戰鬥機有兩種為發動機增壓以加強各高度性能的方式,一種是機械增壓,即利用廢氣中的熱能加熱增壓劑後擠壓活塞,加大活塞內的壓強使氧氣的燃燒更為充分。另一種是渦輪增壓,即將廢氣集中起來與增壓劑混合推動渦輪轉動加大發動機的進風量以增壓。渦輪增壓的結構與有渦槳異曲同工之妙,渦槳渦輪中進的是空氣,與燃油混合後推動渦輪轉動以帶動螺旋槳,相當於把渦輪增壓的原理反置過來發展成一種新的動力系統。

歷代戰鬥機為它護航,圖95為何如此長壽?渦槳動力令人難以割捨

噴氣發動機有渦輪噴氣與渦輪風扇兩種。渦槳發動機與後世的渦輪風扇發動機也同樣有異曲同工之處,相當於渦扇發動機去掉了那個外殼,槳葉外置。渦槳發動機能省油的原因是其具有較大的涵道之比,通過槳葉的氣流為外部涵道,通過渦輪的氣流為內部涵道,外部涵道越大,即飛機極速越慢,航程越遠。比起渦輪風扇發動機,渦槳有外部涵道提升能力與減小能力有限的缺點,但是由於其主要使用螺旋槳來驅動飛機,其油耗是相當少的。而渦槳的這一渦輪結構與渦輪噴氣式發動機噴相差無幾,都是吸入空氣混合燃油後點燃膨脹產生推力的。渦輪噴氣式發動機沒有外部涵道,速度快,油耗高。總的來說,渦槳發動機油耗比渦噴低,極速比渦噴慢。渦扇介於兩者之間,且可以根據需要來取捨油耗與飛機極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