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上班族遇到免費乘車的老人要相互體諒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我國社會福利體系也在同步提高,尤其體現在老年人福利上。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出臺政策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免票。

這一政策出臺後引起了社會廣泛的爭論。很多人認為老年人免票可能增加出行率,這樣在上下班高峰時間段就更易造成擁堵。

如今部分老年人在公共交通上的無德行為引起強烈的關注,有些倚老賣老強制別人讓座,有些不遵守規則沒有社會公德,更有少部分男性公然耍流氓。網絡上就有一個段子“是壞人變老了,還是老人變壞了”。其實這些人還只是老年群體的一小部分,不能因此去抹黑整個年齡段人群,畢竟你家裡也有老人。

因此上海,廣州隨後更改了其政策改免費乘車為實施綜合津貼制度,也就是給老年人發錢,但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仍需投幣。

上班族遇到免費乘車的老人要相互體諒

這種福利制度的出臺必然會影響到公共交通,但其影響又有多大?大數據顯示北京發放了250多萬張養老助殘卡,但每天實際刷卡人數不超過50萬,並且數據顯示其出行多集中在9點半到10點半這樣就錯開了上班早高峰,這樣非但沒有對上班族產生衝突還增加了公共交通的利用率。

這樣的福利制度還沒有在我國普及,目前僅出臺在一線大城市。社會福利制度可以反映其地區的經濟繁榮程度。國民的幸福指數受到社會福利制度影響,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的福利政策能夠側面反映我國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的初步提升。

老年人的社會交際並不太廣,他們乘坐交通工具可能是去看看孩子,去買點東西。他們日常的活動範圍幾乎都在住所周圍,所以老年人對於公共交通的衝擊確實很小。

大家之所以認為這會衝擊早高峰,大多是擔心老年人會因此更多的選擇造成坐車去菜市場買菜。這一行為確實普遍存在,但不會能僅是因為政策出臺老年人就改變生活習慣。所以大家還是更應該包容,誰都有老人誰都會老,社會上善良的人還是更多,不要因為個別人就敵視這個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