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羅泉古鎮丨中國即將消失的七大美景,與三國有不解之緣

羅泉古鎮丨中國即將消失的七大美景,與三國有不解之緣

關注有驚喜!

羅泉鎮位於四川省資中縣西部,地處資中、仁壽、威遠三縣交界地區。隱藏在沱江支流洙溪河連綿的山谷之中,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相比讓人趨之若鶩的熱門古鎮,它默默無聞,即將消失卻很少有人瞭解。今天帶大家走進羅泉這個低調卻不俗的古鎮,領略一下羅泉魅力。

羅泉古鎮丨中國即將消失的七大美景,與三國有不解之緣

這個古鎮的不俗之出,首先是從名字的來歷上體現出來。


羅泉古鎮丨中國即將消失的七大美景,與三國有不解之緣

羅泉的名字不一般,因為它的名字是諸葛亮所取。三國時諸葛亮曾在此地帶兵紮營,因為持續乾旱水源奇缺,諸葛亮便派人去挖水,終於有一口井挖出了誰。井水口感竟然出奇的甘甜。諸葛亮見井中泉水湧出,井似籮筐大小,遂將此井命名“籮泉井”。到清朝時期一位羅姓府衙不滿資州一位竹姓官員比他官大,壓在他的頭上,便將“籮”字上的“”去掉,簡稱“羅”,羅泉鎮由此得名。

羅泉的歷史還體現在與“鹽”的不解之緣上

據《鹽法志》記載:“資州羅泉井,古廠也,創於秦。”由此可見,羅泉的歷史非常之久遠。經過南北朝、隋朝、唐至宋元等歷代的擴展。到明朝洪武年間,羅泉鎮已初具規模。在清雍正八年設立資州羅泉分州府,由此可見,羅泉鎮的歷史也可以說是羅泉鹽業的發展史。


羅泉古鎮丨中國即將消失的七大美景,與三國有不解之緣

羅泉的製鹽歷史可追溯到秦代,至清朝時鹽業開發已達到頂峰。清光緒年間,羅泉已有鹽井1500餘眼。那時的羅泉鹽業是如何的巔峰,從記載中就可看出。據“鹽法志”載:資州羅泉井,創於秦,盛於清。鹽商們於同治七年籌資建鹽神廟。廟佔地1670平方米,廟門、牌坊、戲臺、耳樓、大殿、側房、走廊、院壩等建築,結構緊密,造型靈巧。廟內供管仲為鹽神,關羽和火神則作為管仲的輔佐相伴左右,整個鹽神廟重簷三級,翼角高翹,正殿屋頂的群龍嬉戲搶寶圖,雖經百年風吹雨打仍栩栩如生。

鹽神廟西邊還有個子來橋,關於此橋也有一段奇幻的傳說。


羅泉古鎮丨中國即將消失的七大美景,與三國有不解之緣

傳說當地人集資造橋,而主管此事的官爺妻子正在孕中,其妻子當晚做夢產下一胖乎乎的兒子。第二天官爺踏上此橋有感而發命名為“子來橋”。

在抓舊子來橋時,為了將1934年漲大水時掉入河中的龍頭、獅子、獨角獸吊起來,調撥大型機械進行起吊,當天藍天白雲,晴空萬里,當起吊龍頭時,天氣陡然突變,一時間雷鳴電閃,大雨傾盆。從石龍的頭上冒出一股青煙,據傳說,這是鎮橋的龍精上天去稟報玉皇大帝。後來,玉皇大帝批准老龍股從羅泉鎮所安排,繼續鎮守子來橋,老龍領了聖旨,現在仍忠實的坐在“子來橋“兩端,他仔細的端詳著南來北往的生靈。

現在的羅泉古鎮,還保留著許多古老的習俗。


羅泉古鎮丨中國即將消失的七大美景,與三國有不解之緣

羅泉龍燈每到春節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喜迎龍燈。羅泉龍燈種類繁多,如青龍、白龍、老龍、大龍、彩龍、板凳龍等,羅泉龍燈最具特色的是耍龍人在正月十五吃“龍肉”。

來這裡還可以見識正宗的羅泉武術,羅泉是南少林《盤破門》的發源之地,祖師爺劉槓在巴蜀極負成名。與劇中花裡胡哨的切磋方式不同。羅泉武術是實打實的傳統武術。耳目一新的表演讓人歎為觀止。


羅泉古鎮丨中國即將消失的七大美景,與三國有不解之緣


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或關注微博@老街村守護神 為您帶來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