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最后因何而死?

在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唐朝是一个不得不说的鼎盛王朝,虽然最后极盛而衰,但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传奇故事。有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登基为帝开启贞观之治,有李治将武氏女子再迎入宫,共同处理国家大事并称二圣;有武则天不断废立皇帝,最后登基成为一代女皇等等。这一切都让唐朝变得更加恢弘大气,让后世对于这个朝代更加的好奇和喜爱。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最后因何而死?

唐朝自李世民开始就已经逐渐步入盛世,天下变得安乐和富足;后来李世民去世,李治登基,于寺中将武氏又迎回了宫中,但是他仍旧励精图治,将国家治理的很好,不过可惜的是,他后来因为眼疾,政事渐渐不能处理,于是他就分了一些权力的武则天。武则天也因此掌握了一定的权力,等到李治去世,她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最后登基为帝。

武则天作为一个女子登基为帝,自然会与男子登基为帝有与众不同之处。而这些不同之处中就有一个人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唐朝著名的才女,出身于名门贵族,她的祖父是唐高宗时的宰相上官仪。但是实际上,这个身份对于她带来的并不是什么奢华富贵的生活。在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与父亲上官廷芝一起被武则天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最后因何而死?

在掖庭之中,她并没有完全成为一个随遇而安的奴婢,因为她的母亲虽然被贬掖庭,但眼界底蕴仍在。所以在掖廷为奴期间,她的母亲精心培养她,让她熟读诗书,学习各种知识,以至于她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

仪凤二年(677年),随着婉儿逐渐长大,她的聪慧和才华也慢慢的流传出来,宫内不少人说她博古通今,诗词歌赋等等无所不精。而这消息也就很快传到了武后的耳中并召见了她,想要考考她,看看是否真的有本事。

在当场面试时,武则天让她作一首诗,她提笔就写下了一首七言诗,一点都没有胆怯或是犹豫,而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这让武则天感叹道:“此女才智非凡,赛过须眉!”。尽管诗的字里行间不时透出对武则天的愤恨之情,可武则天并不计较,因为她的家人确实因自己而死,而且一个年幼的女子就有如此的才华和气魄,让武则天有了惜才之心,于是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但其实,她接到接到诏命,心里应该是非常复杂的,这个人是害自己家破人亡的源头,还害得自己和母亲沦落为奴。现在,她又要将自己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委以重任,而且是随侍身边的贴身秘书,一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最后因何而死?

不过她也明白,除了好好的听从武则天的命令之外,她也没有任何办法。于是兢兢业业的开始忙碌,一个月以后,她就成了武后最信任的贴身女官。因为武后讨厌批阅表奏,起草诏命,便把这些事都给婉儿处理,朝廷大臣们也竞相奔走其门下,时称“内舍人”,她也因此感觉到了武则天对她的器重和权势。

而她起草诏书等行为,被人们认为是预言成真了。因为据说她尚在母腹中时,其母梦中见大秤一杆,于是请教相士,相士掐指一算,惊呼:“此子日后当称量天下。”待到婉儿出生,竟是一个女孩,大家都很失望,说相术骗人,无非为钱财而已,也就不再在意。但是后来她成为一代女官之事正应了“称量天下”的预言。

不过在她成为贴身女官后,心里却仍然有武则天有着不满,因此后来曾违忤旨意,犯了杀头之罪。可是武则天并没有杀她,而是认为她是个十分出色的人就这么杀了太可惜,于是就只是处罚她黥面(脸上刺字)。这件使得她的内心里感触十分深,所以自此以后,她由仇视慢慢转为拥护,开始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了武则天欢心。

但是,人有生老病死,武则天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逐渐开始出现了毛病。所以,后来武则天就将自己的儿子李显又接了回来,但是还未等做什么动作,大唐的李氏宗亲就已经发动政变,将武则天被迫退位,李显再次登基为帝。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最后因何而死?

在李显登基为帝以后,对上官婉儿更是信任,并被婉儿的才貌所迷,所以让她侍寝,封为昭容。但是她并不高兴,因为她的眼界已经有了大大的不同,有权力的存在,谁还愿意做一个身居后宫的女子,尤其李显还懦弱无能。

所以她在暗地里与韦皇后、安乐公主亦多往来,屡次劝说韦皇后行武则天的故事,又向韦皇后推荐武三思,将武三思领进宫中,李显于是开始与武三思商议政事。不久,武三思依靠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等帮助李显登基上位的忠臣,抑制李显的势力。

景龙四年(710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景云元年,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中宗,立中宗年仅16岁的幼子李重茂为帝,韦后称太后,临朝听政。后来韦后还想杀少帝李重茂和相王李旦,不过得到消息的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

7月21日,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以禁军官兵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拥立其父李旦。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后来当宰相的刘幽求观看,以证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不许,于是一代才女香消玉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