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许多人感慨年味越来越淡,心中很是失落,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冰山流水


许多人都在感慨年味越来越淡,心中失落,是什么原因让年味变得如此之淡?

说到底,还是人们自己造成的。

回想我们儿时年代,那是什么样的年味,那是什么样的感觉,每天过得是那么充实,尤其是春节,每年都在向往。

那时候,穿新衣,戴新帽,吃好东西,放鞭炮,也没有发现像今天这么污染了环境。可是今天,鞭炮不能随便放了。

现在的我们,包括孩子,也不在盼望春节穿新衣服了,随时可以买。

放鞭炮,我们儿时的鞭炮是安全的,我记得是黑色的药粉,今天的是银色的,我们叫灵药火药的鞭炮,这个我不是专业人员,对此没有研究。

因为有危险性,所以孩子不能随便放鞭炮,要有大人看护,还必须在特定的地方燃放,不是我们儿时,田间地头随便放了。

儿时的春节期间,大街上都是人,今天的春节期间,大街上没有人,都在家里闷着呢!

在家里干嘛呢,大人玩手机,孩子打游戏!

年味呢,去哪里了?

我们大家可以去把他找回来吗?

久违了!


用户50085470108


马上就是新春佳节,可有些人认为年味越来越淡,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人觉得年味不如以前?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年纪变大,儿时的氛围不在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这一尴尬境遇放在今天也依旧常见。曾经,我们一块长大的孩童都已长大,回家之后没有了曾经的氛围,看到儿童只能空叹一声,只能忆往昔春节之岁月。

二.沉迷于网络而忽视现实

曾经的春节,与现在大不相同,以往我们的手机没有那么多功能,不会将大把时间花费于游戏和虚拟空间当中。心思都是在如何过好这个年当中。如今的我们过春节,只不过是换个地方玩手机罢了。回想我们认为年味浓的时候,都是接轨现实,而不是一味的生活于网络之中。

三.传统文化意识淡化

我们总认为别人的才是最好的,一直有这样错误的观点。一味的追从洋节,而忽视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着团圆,幸福。这不是我们所一直追崇的吗?所以,不是我们年味变淡,是我们意识在衰减。

四.压力趋使,畏惧过年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作为新时代青年,社会压力巨大。回家过年要面对什么?有没有车,有没有房,有没有女朋友等等问题。让年轻人惧怕亲人的盘问,从而畏惧过年。

不管你现在身居何方,不管你是否衣锦还乡,不管你有何困难,家都是你的港湾,家都是你最强的后盾。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便是最大的幸福。

在此祝大家新春快乐。





四月影子


想起小时候,最期盼的莫过于过年,感觉一年时间十分的漫长难等。而现在,认为过年也不过如此,而时间也过得飞快,一年时间不过是转眼间。

其实,年味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的。

过年依然是每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穿新衣、放鞭炮、讨喜糖、送祝福、讲好话、喝糖水等等这些节日传统依然存在。

可是为什么就感觉不到年的味道呢?

那是因为已经长大的人的心中这时候已经装满了生活,冲淡了这种感觉。

随着年岁的增长,每个人的身上多了责任与担当,上有老下有小,更多的是专注于如何让家人的生活更加美好,对工作的专注让人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从小时候对年的期盼也已经转为让家人过上好年的期盼。

自己的快乐已经融合到了一个家庭的快乐里面。

这正是一种成熟的体现。

年味不曾走远,也不曾变淡,它只是变得更加厚重了,厚重到没有用心细细体会就感觉到很淡。

年味淡了,但你的人生更美了。


初六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需踌躇满志,活在当下。

如若总是回顾从前,感叹过往,就会失落当前。


绿城小天羽


这就如同过年吃饺子一样,现在还有多少人盼着、馋着、想着吃饺子,形式占主要,也就说年年不变样,不吸引人了,春晚的节目还需要加强和完美


手机用户70291687123


主要原因是春节假期太短所致,如果假期再延长十天,从腊月二十开始放假,年味儿立即回归,分分钟的事儿。


神州万里红


不准放鞭炮更没有年味了。


xuelian1


小时候喜欢过年是因为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好吃的,可以放炮,可以收压岁钱,可以买枪玩!现在什么都不缺了,只是图几天假罢了!


落尘有道


现在天天都是过年过节大鱼大肉喝酒,农村过年还有点气氛,城市过年还不如平时热闹。


夜不语48725594


因为生活条件改善了,鸡鸭鱼肉司空见惯,过年也就不稀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