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为什么你的腰突症总是反复发作?

我已经腰突3、4年了,为何总是好不了?

为什么我的腰突症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作?

出现以上现象,可能跟这两个因素有关:一是采用的康复治疗方法治标不治本,二是长期保持不良生活习惯。

其一,康复方法治标不治本

腰椎间盘主要由纤维环、髓核组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出现裂缝,里面的髓核物质从裂缝溢出来形成突出物,并压迫或刺激周围的腰椎神经跟引起的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症状。

这些腰突症状对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影响非常大。例如走路10分钟开始腿痛腿麻,无法正常行走。

根据传统的腰突康复经验,腰突后,突友一般会采用卧床休息、正骨、针灸、打针吃药等康复方法。如此进行康复,幸运的是有些人可能在一个疗程后就真的缓解了症状,但是可能没多久却发现腰突症状又回来了。

其实,对于肌肉问题引起的腰突症状,正骨、针灸、打针吃药,可能治标不治本。

例如,科学的正骨复位可以减轻腰椎关节的粘连、释放被卡住的滑膜褶皱、并促进内啡肽,一种具有止痛效果的激素的释放。

所以,正骨之后,可能确实可以缓解部分症状。但是真正对肌肉力量、腰椎的稳定性的影响不大。

而腰突症病患往往存在着深层肌肉力量较弱、腰椎稳定性较差等情况,而这种情况可能是导致腰突或加剧腰突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运动康复:提高腰椎的稳定性

缺乏运动是导致腰突症的主要原因。

腰部肌肉有着支撑腰椎,吸收外界压力,减轻腰椎压力的作用。尤其是腰腹部的深层肌肉。通过运动提高这些肌肉力量,可以减少腰椎间盘的压力。另外,运动可以改变椎间盘的压力,以便椎间盘吸收和排出水分,让椎间盘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这些都有利于椎间盘的健康。

对于缓解肌肉问题引起的腰突症状,最重要的是强化深层肌肉的力量。

肌肉支撑着骨骼。腰部肌肉支撑着腰椎,可以吸收部分压力,从而减轻腰椎受到的压力。

通过运动增加深层肌肉的力量,可以提高腰椎的稳定和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从而减少腰椎神经受到压迫,缓解腰突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腰突症状复发。

而针对性的运动康复可以有效地提高深层肌肉的力量。例如:

剪刀腿运动

为什么你的腰突症总是反复发作?

WELL健康APP

当然,如果存在腰部肌肉僵硬情况,还需要加上拉伸运动。

腰部拉伸运动可以恢复腰肌的柔韧性,有助于缓解腰痛症状,并帮助突友进一步进行强化锻炼。例如:

仰卧腹部屈曲运动

为什么你的腰突症总是反复发作?

WELL健康APP

科学的运动康复是针对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具体的运动康复方案需要据个人的情况而定。不同个体的突友,方案也会有所差异。

如果你想尝试运动康复,建议下载【WELL健康】APP,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定制属于你自己的个人腰部运动方案:

  • 每天打开APP即可跟着运动视频进行锻炼
  • 坚持每天3组,每组1次
  • 持续2个星期后运动方案即可升阶,为你提供进一步的康复锻炼。
为什么你的腰突症总是反复发作?

据调查使用APP进行锻炼的颈腰疼痛用户,结果显示:使用APP锻炼6个月,疼痛度下降3分。[1](注:给疼痛程度打分,10分为剧烈疼痛,0分为完全不痛)

当然,如想找康复治疗师面对面进行全身评估和定制康复方案,欢迎联系我们的客服【微信号:WELL-one】进行预约咨询。

其二,长期保持不良姿势

此外,腰突症状总是好不了,容易复发,这跟突友日常的不良姿势密切相关。

平时看中医的时候,中医师总是提醒忌吃这个,禁吃那个,以免影响药效。

同理,无论在运动康复,还是在手术治疗之后,突友都需要改善不良的姿势。

因为很多不良姿势会直接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长期为之极有可能会诱发腰突症状复发。

有科学家测试了不同的姿势对椎间盘的压力。据测试数据显示,俯卧在床上玩手机、打喷嚏,弯腰坐姿、负重站立、站立前倾等姿势会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2]

所以,为预防腰突症状复发,改善不良姿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改善不良姿势属于健康教育的范畴。有研究表明、运动康复于健康教育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腰痛的复发率。[3]

那么如何改善不良姿势?

可点击下面推文学习正确的姿势:

参考文献:

[1]Lo W L A, Lei D, Li L, et al. The Perceived Benefits of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mbedded Mobile App Implementing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Self-Management of Chronic Neck and Back Pain: Observational Study[J]. JMIR Mhealth Uhealth, 2018, 6(11).

[2]Wilke, H.J., Neef, P., Caimi, M., Hoogland, T. and Claes, L.E., 1999. New in vivo measurements of pressures in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in daily life. Spine (Phila Pa 1976), 24(8): 755-62.

[3]Steffens, D., Maher, C.G., Pereira, L.S., Stevens, M.L., Oliveira, V.C., Chapple, M., Teixeira-Salmela, L.F. and Hancock, M.J., Prevention of Low Back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168-6114 (Electronic)).

为什么你的腰突症总是反复发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