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龙文章和虞啸卿,两个最想攻打南天门的人,各自的动机是什么?

虞啸卿第一次出现在第一集,带着自己的精英们,拿着精良的装备。喊着漂亮的口号,在炮灰团中振臂一呼,把他们的魂都叫醒了。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振奋人心,让人羡慕和向往。

龙文章第一次出现在缅甸,在四个日本兵把十几个“炮灰”们围困在英国人的仓库的时候。他干掉了四个鬼子,刚进房间就被不辣打中肩胛骨,差点被迷龙拿刀捅死。狼狈不堪。

龙文章和虞啸卿,两个最想攻打南天门的人,各自的动机是什么?

我的团长我的团

虞啸卿和龙文章第一次见面是第一次南天门大战,两个人隔江对望,虞啸卿表达了对龙文章的敬意。然后毫不客气的说,他不会出兵增员,希望龙文章能抵抗到底,成为烈士,最后还来了一句,虞某随后就到。一切都那么的动听顺耳。

第二次两人见面是龙文章带着炮灰们逃回禅达的时候,虞啸卿逮捕龙文章的时候。龙文章唯唯诺诺,又是拍马屁,又是送战利品(缴获的日军手枪)。虞啸卿则咄咄逼人,得理不让人。

龙文章和虞啸卿,两个最想攻打南天门的人,各自的动机是什么?

我的团长我的团

这也难怪,虞啸卿一直标榜自己试“岳飞”是“屈原”。怎么会看上这个谄媚和临阵脱逃的军人呢?即使是龙文章带着一千多溃军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维护了江那边那群人回家的路,争取了虞啸卿巩固江防的时间,保住了禅达。但虞啸卿看到的只有军人要马革裹尸,战死沙场。认为中国军人都该死的虞啸卿问龙文章,给了他成仁的机会,为什么要讨回来。龙文章说他身边还有十几个人还没死,然后又马上改口说,他不想为了死而去死,这样毫无价值。

龙文章和虞啸卿,两个最想攻打南天门的人,各自的动机是什么?

我的团长我的团

这简短的对话说明了两个人的价值观的不同,虞啸卿在意的是气节,龙文章在意的是生命和救赎。虞啸卿认为仗打成这样,军人就该死。龙文章说我不敢说我是军人,我们只是想挣扎着活出一个人形,都是无辜的,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不是乐事,也不是分内的事。虞啸卿在意的是建功立业,龙文章只想事情回到他原来的样子。

虞啸卿一直站的笔直,表现的强硬,龙文章一直唯唯诺诺,表现的软弱。龙文章在剧中多次下跪,在西岸,要嘛死的时候,他跪下了。逃到了东岸他冒着小鬼子的子弹又跪下了,在美国人要离开的时候,龙文章给老麦也跪下了。每一次下跪都是对生命的敬重,都是对自我和他人的救赎。

龙文章和虞啸卿,两个最想攻打南天门的人,各自的动机是什么?

我的团长我的团

虞啸卿可能不是一个贪图富贵的人,但他贪图气节。他一直标榜岳爷爷,屈原。他想成为岳飞,成为屈原,于是在唐基下令禁止进攻的时候,虞啸卿并没有太多的作为。唐基微微一笑的说,你是心想事成的命。唐基做了虞啸卿想做但碍于名声不敢做的事。唐基唱了黑脸,给虞啸卿唱白脸。不管是第一次进攻南天门还是第二次进攻南天门。川军团或者是“炮灰团”几乎全部阵亡。活下来的人也没太多有好的下场。但是虞啸卿可是名利双收啊,历史课本可能都会留下一笔。

虞啸卿渴望战争,更渴望大战,渴望成为“驱赶倭寇,保存民族”的民族英雄。所以当唐基问虞啸卿,岳飞在你这个年纪什么职位的时候,虞啸卿马上就软了。马上推迟了进攻南天门的时间。一拖拖到38天。

龙文章和虞啸卿,两个最想攻打南天门的人,各自的动机是什么?

我的团长我的团

龙文章进攻南天门是为了救赎,让事情变回它应该有的样子。而不是在举国沦丧的时候,上峰们想着升官发财,士兵们忙着逃命,老百姓们听天由命。官员们大鱼大肉的时候想不到我们,极坏壮烈的时候却想到了我们(像不像时时刻刻化身圣贤的虞啸卿,也许虞啸卿自己都不觉得自己是这种人,别忘了虞啸卿最初的疯狂的作战计划,是让全师的人全部葬送性命,他自己却觉得自己是理所当然)。

龙文章向往的是,孟烦了能用上自己的知识。克虏伯能成为机械师,迷龙带着老婆孩子开心过日子。军官不再高高在上,士兵也不再是炮灰。而不是现在这样,大家在一个得过且过,充满肮脏污秽的环境中腐烂发霉。在最后一集结尾,老的孟烦了眼中的世界,应该就是龙文章所说的它应该有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