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在鄭州之南100裡左右有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具茨山,這是上古人文初祖黃帝的核心活動區,周圍散佈著豐富的黃帝文化遺存。在具茨山北新密市苟堂鄉劉莊村東頭的一片崗地上,有一座土冢掩映於草木之中,這就是後梁“鐵槍大將”王彥章墓地。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據新密當地方誌《溱洧文物》記載:“王彥章墓位於新密市東南22公里,苟堂鄉劉莊村東側崗地上,墓座南朝北,墓高7米,周長四十米”。據清嘉慶版《密縣誌卷六》記載:“王彥章墓在縣東南”。

這裡的王彥章就是大名鼎鼎的“鐵槍將軍”。當代人對對王彥章的記憶,主要源自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關於鐵槍廟的一系列故事,楊康的父親楊鐵心死於鐵槍廟,楊康也斃命於鐵槍廟,穆念慈死後也葬在了鐵槍廟外。鐵槍廟成為了金庸武俠世界裡較為著名的悲情故事發生地。鐵槍廟在作品中的高頻度出現,也體現出金大俠對鐵槍大將的某種難以割捨的情結。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很多人不禁要問,鐵槍將王彥章到底是何方神聖,究竟幹過什麼豐功偉績值得後世專設廟宇進行紀念?

身居亂世,一雙光腳,踏出坎坷英雄路

鐵槍大將名叫王彥章(863年―923年),字賢明(一作子明),生活於五代的後梁時期。他驍勇有力,每戰常為先鋒,持鐵槍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為王鐵槍。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王彥章祖籍鄆州壽張縣,就是現在的山東省聊城市陽穀縣。他出生於一個平民家庭,祖父王秀和父親王慶宗都未曾擔任官職。也許是當地習武的風氣比較濃厚,他年少時喜武力,好練槍,便四處學習槍法,而且王彥章的力大無窮也深受他人敬畏。

那時候中國正處於一個分裂動盪的年代,南方處於十國紛爭,北方則處於唐朝末年至梁唐晉漢週五代交迭時期。當時梁王朱溫正在北方招募士兵,王彥章從軍投到朱溫帳下,以驍勇善戰而著稱。當初王彥章應募從軍時,同時有數百人一同參軍,王彥章請求自己做隊長,眾人都不同意,恨恨地對他說:“你王彥章是什麼人,剛從山野草莽之中出來,就想跳到我們的上面做隊長,你也真是太不自量力了吧!”王彥章聽了,根本沒有搭理他們,卻徑直對當時在場的主將說:“我天生的一身雄壯之氣,覺得你們確實比不上,所以請求做你們的隊長,以後一起殺敵立功。沒想到你們這樣不領情,反而咄咄亂說。看來不給你們開開眼分個勝負,你們就不會心服口服。大凡健兒開口便言生死,但今天沒有在兩軍陣前,我就先給你們看看我腳上的功夫,光腳在有蒺藜的地上走上三五趟,再看看你們有誰也能來試試?”大家開始以為他在說大話糊弄眾人,沒想到王彥章真的走了幾趟,腳上一點事兒也沒有。眾人不禁大驚失色,沒有人敢上前效仿,都暗暗佩服不已。朱溫聽說之後,視王彥章為神人,因此提拔重用了他。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由於戰功卓著,王彥章受到朱全忠建立的後梁政權重用。最初王彥章任開 封府押牙(押衙),公元908年(開平二年)十月遷任左龍驤軍使,次年兼任左監門衛上將軍。公元911年(乾化元年)再兼任行營左先鋒馬軍使,並被封為金紫光祿大夫及檢校司空。次年(公元912年)朱友圭加封王彥章為檢校司徒。朱友貞(即後梁末帝)奪得政權後,王彥章於公元913年(乾化三年)被委任為濮州刺史及馬步軍都指揮使。次年(公元914年)遷任澶州刺史,並被封為“開國伯”。

披堅執銳,一根鐵槍,掃平後梁半壁江山

公元915年(乾化五年)三月,後梁朝廷決議分魏州為兩個鎮,為防備當地人叛變,派遣王彥章率領五百騎兵駐守鄴城金波亭,預防突發情況。魏州人於該月月底叛變,投降晉國(後唐前身) 。王彥章因軍隊受到攻擊而率軍向南逃走,其家屬被晉軍俘虜。晉國方面為了招降王彥章,優待他的家屬,又派人離間王彥章。王彥章把晉國的使者斬首,斷絕往來。同年九月,王彥章被委任為汝州防禦使、檢校太保。公元916年(貞明二年)四月,遷任鄭州防禦使。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後梁失去魏州後,不時與晉國(後唐)軍隊於黃河兩岸戰鬥,王彥章常在這些戰事中擔任先鋒。公元917年(貞明三年)十二月,王彥章遷為西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檢校太傅,繼續留守鄭州。不久兼任行營諸軍左廂馬軍都指揮使。公元919年(貞明五年)五月,遷任許州兩使留後,並保留之前的軍職。次年(920年)正月,正式擔任許州匡國軍節度使,加封“開國侯”,隨後擔任北面行營副招討使。公元921年(貞明七年)正月,改駐滑州。

此時,晉國軍隊已佔領黃河北岸全部地區,並於德勝口設立鐵鎖截斷航道及跨河築城。而後梁朝廷的執政者趙巖、張漢傑等人向後梁末帝建議疏遠資歷較深的大臣,故王彥章雖然身為高級將領,但朝廷並未採用他所提議的戰術。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公元923年(龍德三年)四月初,後唐軍隊攻佔鄆州。該消息使後梁朝廷產生恐慌。宰相敬翔在後梁末帝前自殺被阻,隨後向梁末帝建議起用王彥章。梁末帝採納其建議,於五月委任王彥章為北面招討使,取代戴思遠,並派段凝作其副手。王彥章向後梁末帝表示用三天時間即可擊敗敵軍,梁末帝身邊的大臣不相信他的保證而發笑。王彥章認為趙巖等人敗壞朝政、令國力削弱,臨行前向親信表示,若得勝回朝,將要處死朝廷內的“奸臣”。趙巖、張漢傑得知後,感到恐懼,並認為與其被王彥章處死,不如被沙陀人(後唐軍隊)殺死, 於是與段凝合謀,設法阻撓王彥章的軍事行動。

王彥章離開朝廷,兩天後到達滑州,在設宴的同時,暗中派遣六百名斧手,及冶鐵人員,乘船前往德勝口。王彥章在宴會中途託言更衣離場,率領數千人沿黃河往德勝口。船上士兵燒斷鐵鎖、並以斧斬斷浮橋,王彥章則率兵攻破南城。這時距離王彥章離朝之日剛好三天。李存勖得悉王彥章被任命後,認為王彥章會立刻攻擊德勝口南城,立刻引騎兵增援,但在到達時,南城已被王彥章攻佔。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李存勖拆掉北城,建造木筏,退守楊劉,沿途與王彥章隔河對戰超過一百次。戰事持續約兩個月,期間王彥章的軍隊曾幾乎攻陷楊劉,直至李存勖於博州的黃河東岸建造堡壘協助防守,形勢開始改變。王彥章之軍隊先進攻該堡壘而未能攻入,及後重新進攻楊劉而戰敗。

後梁朝廷得到戰報後,即召還王彥章,委派段凝代替其招討使職務。史稱段凝向朝廷大臣行賄,又與趙巖、張漢傑等人合謀向後梁末帝隱瞞王彥章的戰功,又於王彥章戰敗時誣陷他飲酒輕敵,因此得到兵權。及後由於段凝無法抵禦後唐軍隊的進攻,後梁在他就任後不足一百天滅亡。

王彥章回到汴梁後,在朝廷上力言自己的戰功。趙巖等人指使有關部門彈劾他“不恭”,迫令他回家。

忠肝義膽,一腔熱血,灑向黃沙留英名

其後,後唐軍隊向兗州進攻,後梁末帝再委派王彥章迎戰。這時後梁的主力皆隨段凝出征,故朝廷把首都汴梁剩下的五百名新經招募的騎兵守禦都交給王彥章,另委派張漢傑監軍。王彥章率軍渡過汶水,計劃進攻鄆州,於遞坊鎮被後唐軍隊襲擊。 王彥章因兵少戰敗,撤退至中都。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後來,李存勖率領軍隊到達中都,與王彥章軍交戰。唐軍將領夏魯奇曾為朱全忠效力,與王彥章相識,聽到王彥章說話後將他認出,以槊刺傷後將其擒獲。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這一句成語就是出自這個時候的王彥章之口。王彥章最後兵敗被俘後,李存勖很賞識他,想讓他做將領。王彥章說:哪有當將領的人,早上替這個國家效力,晚上又為另一個國家做事的所以請大王給我一刀,我沒有怨言,只會感到很榮幸。豹子死了留張皮,人死了留下好名聲。請大王成全我的名聲”。李存勖在勸說王彥章投降被拒絕後,又派李嗣源勸說他。王彥章因傷重不能起床行走,李嗣源走到王彥章的病榻前,王彥章叫著他李嗣源的小名說:“汝非邈佶烈乎?王彥章豈是苟活之人?”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次日,李存勖只好命人以肩輿送王彥章至任城,王彥章以傷患痛楚為由不肯出發。李存勖派人問王彥章此行能否成功,王彥章稱段凝麾下六萬軍隊並不會輕易叛變,因此難以成功。

李存勖知道王彥章肯定不會歸順,無奈之下只好下令把他斬首,享年六十一歲。

紅牙白板,一曲悲歌,江湖猶頌將軍事

王彥章在大梁建國前後事蹟史書所載不多,僅憑後期魏博、德勝口、楊劉、中都等悲壯戰事,並不能奠定王彥章的歷史名將地位。《殘唐五代演義》、京劇及地方戲傳統劇目《雙觀星》、《五龍會》、《看兵書》、《太平橋》、《王彥章撐渡》等文藝作品中,王彥章作為忠勇之將的形象卻生動鮮活,深入人心。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京劇王彥章臉譜

羅貫中把王彥章描寫成僅次於五代猛將之首李存孝的著名勇將,施耐庵《水滸傳》中描寫:宋江對著盧俊義、吳用慨嘆:“我聞五代時大梁王彥章,日不移影,連打唐將三十六員。今日張清無一時,連打我一十五員大將,雖是不在此人之下,也當是個猛將。”吳承恩《後圍棋歌贈小李》寫道:“橫飛平寨王彥章,據險當陽張翼德”。秦腔《苟家灘》的故事情節和《殘唐》基本一致,其結局都是“五龍逼死王彥章”,後世平書諸如《楊家將》又由此擴張為“五龍二虎困彥章”。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當屬王彥章的第一知音。王彥章死後百餘年,他撰寫《新五代史》,推王彥章為《死節傳》第一人。他訪王彥章故里閱其族譜身世,撰寫《王彥章傳》。他過滑州鐵槍寺,作《王太師畫像記》。這些著述反覆彰顯其忠勇之事,極力表達出對忠臣的憐惜、推崇與敬慕:“嗚呼,天下惡梁久矣!然士之不幸而生其時者,不為之臣可也,其食人之祿者,必死人之事,如彥章者,可謂得其死哉”!

宋代覺範禪師所著《智證傳》提到,“魏將張遼,唐將王彥章皆有威名。當時小兒啼不止。其母呼兩人者名,而兒啼止。”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元初翰林學士郝經《題汶陽王太師彥章廟》,盛讚匹馬單槍敵五王的王彥章忠勇,而以視喪君亡國不倒翁的老馮道為不屑:“不許乾坤屬李唐,孤軍直與決存亡。大梁僅得延三日,匹馬猶能敵五王。誰意人間有馮道,幸因身後遇歐陽。千年豹死留皮在,破冢風雲繞鐵槍。”

明末書畫家、民族英雄黃道周特作俚句:“梁將彥章,慣用鐵槍。入魏虞變,魏已改常。虜其妻子,招歸晉王。章怒斬使,一意保梁。晉橫鐵鎖,夾寨逞強。章期三日,一火燒烊。功成雖易,讒毀難當。段凝邀賞,彥章無償。畫地陳說,反加中傷。兵少善鬥,被擒逼降。留皮留我,忠早酌量。死得其所,死又何妨。”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清代桐城派領袖姚鼐亦有《過汶上吊王彥章》詩:“楊柳兵渡大梁危,飲泣猶當奮一麾。亂世鳥飛難擇木,男兒豹死自留皮。天連白草橫殘壘,日落陰風擁大旗。莫問夾河征戰地,渾流徙去黍離離。”

康熙年間,武全文留下兩篇詩文。《懷古》:“誰把彈丸留剛壽,黃流幾度壽張分。郊原漢傑遺丘在,堤上前賢負米聞。索紙從容書忍字,挺槍慷慨憶將軍。登高頻問梁山險,極目寒煙獵日曛。”《吊王鐵槍彥章》“嗚呼,將軍今已矣,鐵槍陵陵,五代以來,兒童走卒誰不知。人生天地間,舉眼盡男兒,戰死沙場亦常事,馬革裹屍本無奇,孰有如將軍,一片心肝如鐵石,千回萬轉總難移。將軍不慣讀書史,常把俚言慰所期,說來至今三嘆息,人死留名豹留皮!”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清代郭錫光《詠王彥章》詩曰:

將軍忠節凜冰霜,豈僅威名播鐵槍。

師駐夾河讒已入,祠臨汶水姓猶香。

殘碑剝落埋秋草,故址荒涼剩夕陽。

我本桑梓懷國士,衣冠整肅尊椒漿。

當代作家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多次提到嘉興鐵槍廟,足證王彥章忠勇保國精神已在大江南北落地生根。臺灣著名社會批判學者柏楊一貫挑剔,也承認王鐵槍是“使人敬重的勇漢”。

附:王彥章畫像記

文\\歐陽修

太師王公,諱彥章,字子明。鄆州壽張人也。事梁,為宣義軍節度使,以身死國,葬於鄭州之管城。晉天福二年,始贈太師。

公在梁以智勇聞。及梁末年,小人趙巖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將,多以讒不見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盡失河北,事勢已去,諸將多懷顧望。獨公奮然自必,不少屈懈,志雖不就,卒死以忠。公既死而梁亦亡矣。悲夫!

五代終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國而八姓。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時,能不汙其身,得全其節者,鮮矣!公本武人,不知書,其語質,平生嘗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蓋其義勇忠信出於天性而然。予於《五代書》,竊有善善惡惡之志。至於公傳,未嘗不感憤嘆息。惜乎舊史殘略,不能備公之事。

康定元年,予以節度判官來此。求於滑人,得公之孫睿所錄家傳,頗多於舊史,其記德勝之戰尤詳。又言:敬翔怒末帝不肯用公,欲自經於帝前;公因用笏畫山川,為御史彈而見廢。又言:公五子其二同公死節。此皆舊史無之。又云:公在滑,以讒自歸於京師,而史雲“召之”。是時,梁兵盡屬段凝,京師贏兵不滿數千;公得保鑾五百人之鄆州,以力寡,敗於中都。而史雲將五千以往者,亦皆非也。公之攻德勝也,被受命於帝前,期以三日破敵;梁之將相聞者皆竊笑。及破南城,果三日。是時,莊宗在魏,聞公複用,料公必速攻,自魏馳馬來救,已不及矣。莊宗之善料,公之善出奇,何其神哉!

後二年,予復來通判州事。歲之正月,過俗所謂鐵槍寺者,又得公畫像而拜焉。歲久磨滅,隱隱可見,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懼失其真也。公尤善用槍,當時號“王鐵槍”。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猶以名其寺,童兒牧豎皆知王鐵槍之為良將也。一槍之勇,同時豈無?而公獨不朽者,豈其忠義之節使然與欠?

——節選自《歐陽文忠公集·王彥章畫像記》


令金庸魂牽夢繞的鐵槍大將軍原來就葬在鄭州這個地方!|鄭風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