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燕王朱棣“清君側”獲勝後建文舊臣的命運如何?

《燕王朱棣“清君側”獲勝後建文舊臣的命運如何?》文/歷史的溪流

燕王朱棣“清君側”獲勝後建文舊臣的命運如何?

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以軍事政變手段奇取帝位以後,對於支持建文帝“削落”反對“靖難之役”的官員,趕盡殺絕其手段之殘忍,可與乃父太祖高皇帝相媲美。

齊泰、黃子澄的慘死,那就不用說了。齊泰被“族誅”,黃子澄先後被砍去雙手、雙腿,再處死。禮部尚書陳迪和兒子同一天處死,朱棣下令把他兒子的耳鼻割下讓陳迪吃下,還要問他:味道如何?其他官員的死法,個個令人毛骨悚然。且以景清、鐵鉉為例,以見一斑

燕王朱棣“清君側”獲勝後建文舊臣的命運如何?

景清

景清,本姓耿,北直隸鎮寧人,年少時在國子監求學,以聰明機警而著稱。和他住一間宿舍的同學有一本秘不示人的書籍,景清想一睹為快,對方不肯借,再三請求,並且答應明日一早就歸還。第二天,那位同學向他索書,景清意然稱我不知道什麼書,也從未向你借書。那位同學憤憤然向祭酒(校長)控告。景清拿了那本書前往,對祭酒說:這是我窗前燈下反覆攻讀的書,隨即一口氣把那本書上的內容背了出來。祭酒要那位同學背通,居然一句也說不出,被祭酒訓斥了一頓。從祭酒那裡出來,景清就把書還給了他,笑著說:我不滿你把書看得太珍秘,故意和你開個玩笑而已。

景清是洪武二十七年(1394)進士,會試時列為第三名,廷試時皇帝賜予第二名,看來是才華橫溢的佼佼者,卻並非書呆子,崇尚大節。建文初年,以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身份,改任北平參議,顯然負有察看朱棣動靜的使命。風流倜儻的景清,與朱棣相處非常融洽,言明論晰,大受朱棣稱讚。

燕王朱棣“清君側”獲勝後建文舊臣的命運如何?

首都南京被朱棣攻陷,建文帝舊臣大批死亡。景清當年曾經參與“削藩”密謀,自然在劫難逃,他與方孝孺( )等相約,以身殉國。令人不解的是,當許多舊臣給建文朝殉國之時,他來到紫禁城,向剛剛登上皇帝寶座的朱棣投誠歸附。朱棣為了表示豁達大度,命他仍舊擔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建文朝舊臣搖身一變成了永樂朝新貴,景清遭到建文朝遺老遺少的非議,說他”“言不顧行,貪生怕死”。

其實,他是虛與委蛇,等待時機,為舊主報仇。

某一天上朝時,景清身穿紅衣,暗藏利器,準備行刺。說來也巧,日前主管天象的官員報告皇帝:“異星赤色,犯帝座甚急。”生性多疑的朱棣本來就對景清有所懷疑,上朝時特別注意。但見景清身穿紅衣,且神色異常,命令衛士對他搜身,果然查獲暗藏的兇器。景清奮然喊道:要為故主報仇!不斷辱罵朱棣,衛士拔掉他的牙齒,他仍罵聲不停,口中鮮血吐向朱棣的龍袍。朱棣一聲令下當場活活打死,並且把他的皮囊剝下來,塞進稻草,懸掛於長安門示眾。

正是無巧不成書,朱棣乘坐轎子經過長安門,繩索忽然斷裂,景清的皮囊掉在轎子前面,狀如撲擊。朱棣大驚失色,下令燒燬。

燕王朱棣“清君側”獲勝後建文舊臣的命運如何?

剝人皮

有一天朱棣午睡,夢見景清手持利劍追殺過來,嚇出一身冷汗。驚醒之後又道:想不到景清死了還這麼厲害!下旨株連九族,連他的鄉親也不放過,轉相攀染”而死的有幾百人之多,老家的一個村莊頓時化為廢墟。這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瓜蔓抄”,順藤摸瓜,一個也不放過,太無人道了。

這樣的“瓜蔓抄”還不止一處。建文時期的大理寺少卿胡閏,是江西饒州府入,朱棣發兵南下,他與兵部尚書齊泰籌劃抵抗事宜。南京陷落後,不屈而死,朱棣不僅抄了他的家,而且株連他的家族,殺死一族男女217人。他們聚居的地方一一府城西面的項輔坊,化作一片廢墟。

為了懲治幾個政敵,株連九族還不解氣,居然摧毀整個村莊和社區。不獨在明朝,即令其他朝代,也聞所未聞。

另一個政敵鐵鉉的下場,更加令人哀嘆!!!

燕王朱棣“清君側”獲勝後建文舊臣的命運如何?

建文初年,鐵鉉出任山東參政。李景隆奉命北伐,征討朱棣,他負責督運糧餉,從不間斷。李景隆兵敗白海河,單騎走德州,他感奮涕泣,退守濟南。朱棣率軍攻打三個月,濟南巋然不動,無奈之下,決定掘開黃河大堤,水淹濟南。鐵鉉反其道而行之,使用詐降計,派使者到燕王大營請降,請退兵十里,燕王單騎進城,軍民恭迎大駕。不戰而屈人之兵,朱棣大喜過望,騎著高頭大馬越過護城河,進城受降。說時遲那時快,城上的鐵閘門急速落下,砸中馬頭,如果稍慢幾秒,朱棣必將被砸成肉餅。受到此番羞辱,朱棣下令猛攻,濟南依然牢不可破,只得退兵而去。鐵鉉乘勝追擊,收復德州等地。建文帝隨即晉升鐵鉉為山東布政使,不久又晉升為兵部尚書。

南京陷落,鐵鉉被俘,押解到朱棣面前。他不願面對亂臣賊子,始終背身而立,口中罵聲不絕。朱棣想看他一面而不可得,命令衛士割去他的耳朵、鼻子,鐵鉉依然不屈。衛士奉命割他身上的肉,塞到他嘴裡,問他:甜不甜?鐵鉉厲聲回答:忠臣孝子的肉,當然是甜的!

燕王朱棣“清君側”獲勝後建文舊臣的命運如何?

面對如此寧死不屈的硬漢,朱棣束手無策,下旨寸磔處死,也就是俗話所說千刀萬剮,把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割下來,而不讓他立即死去。整個行刑過程,鐵鉉口中罵聲不絕。惱羞成怒的朱棣命衛士扛來一口大鍋爐,鍋內是大火燒的沸騰的油。鐵鉉的軀體被投入鍋中,頃刻化為焦炭。衛士們把他的軀體撈出,讓他面向朱棣站立,竟然辦不到。朱棣大怒,命太監們用鐵棒挾持,使他面向北。坐北朝南的朱棣朗聲笑道:你今天也不得不朝見朕了。話音未落,鐵鉉身上的沸油突然飛濺,太監四散而逃,鐵鉉屍體仍然反背如故。

燕王朱棣“清君側”獲勝後建文舊臣的命運如何?

下油鍋

鐵鉉死時年僅三十七歲。兒子福安、康安被處死。妻楊氏和兩個女兒,發配教坊司為娼妓。楊氏病死,二女終不受辱,賦詩明志。姐詩云:

教坊胭脂洗鉛華,一片閒心對落花。

舊曲聽來猶有恨,故園歸去已無家。

妹詩云:

骨肉相殘產業荒,一身何願而歸娼。

淚垂玉筋辭官舍,步蹴金蓮入教坊。

燕王朱棣“清君側”獲勝後建文舊臣的命運如何?

孟森《明史講義》寫到:“靖難後殺戮之慘”,很讓人不能理解?成祖是篡位而得的皇位,既然都已經坐上了皇帝的寶座,那些反對他的臣子,那也是他父親朱元璋( )的臣子,大明的臣子。你搶奪了侄子的皇位,終究那是你家的事,那些臣子也未必會在建文帝遜位後就給他報仇,為什麼非要趕盡殺絕不可了?如果朱棣能在坐上皇位後實行大赦天下,對那些建文朝忠貞不二的臣子不予追究,留著他們未必會有什麼大患。你既然不能容納他們,還將他們殺死,其實反而是成就了他們的忠烈之志。他們既然那麼忠烈,你打可以敞開胸襟號召他們歸附本朝,說白了還是大明朝嘛,還是朱家的天下,只不過是換了個人當皇帝而已。你可倒好,不但殺死那些臣子,還把他們的家人以及子女發配到教坊司,院衣局等等地方去了,做這些事能阻擋你坐上這皇帝的位子嗎?只能是對你的人品有損罷了。

可是話說回來,做臣子的又怎麼懂得皇帝的心思了?這也許也是“靖難殺戮之慘”留給後世有價值的啟示了。

從鐵鉉和景清的慘死,以及朱棣的表現記錄來看,後人估計也是為了平息自己內心的怒火,替他們憤憤不平,對他們兩個的事蹟進行了神話、誇大,以彰顯兩位臣子忠貞不二的品德。可是百年之後看來,又是何必了,誰當皇帝你也是個臣子,你的才能實現的平臺永遠就是皇帝之下的那些位子,照樣可以為老百奉獻自己的能力,除非你也想當皇帝了。

哎,也許歷史的板凳就是留給這些人去坐的,大部分人都是默默無聞的!


往期歷史文章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