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新台渠 幸福渠

渠水清清亮亮,水中还有成群小鱼。边坡如刀削般整齐划一,水泥公路平坦笔直伸向远方。含苞待放的茶花树,整齐排列。放眼望,阡陌交通,屋舍俨然……

这就是新台渠——赫山区会龙山街道大河坪村一条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排灌渠道,只因最近几年街道办事处和大河坪村人民齐心合力抓整治,成了大河坪村人民的“幸福渠”,成了会龙山街道乃至整个赫山区全面落实河长制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样板渠”。

所谓“台渠”,按当地村民的说法,就是比沿线田土地势适当抬高了的灌溉专用渠道。这条2000多米长的台渠,是大河坪村“申竹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牛车园、老青年、杨家湾、谭家里、卜家湾等5个村民小组的1280多亩农田,全靠这条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台渠从外河引水灌溉。只因年久失修,台渠的老青年村民小组以及上下游600、700米渠道严重淤塞,莫说灌溉困难重重,遇上汛期阴雨,附近500、600亩农田渍水怎么也排不出去,农作物常常因此严重减产甚至失收。台渠内外的环境更糟,杂草丛生,垃圾满渠。渠不通,路不平,加之其他一些原因,大河坪村成了省级重点贫困村。

台渠的转机是从精准扶贫开始的。

2017年,经过扶贫工作队和上级领导的共同努力,大河坪村台渠整修纳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项目,迅速启动。

台渠整修与人居环境整治同步推进,按照“山水田林路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综合治理。利用一条原本窄小的田间灌渠,将台渠中段1000米拓宽、取直、提质,其他地段彻底清淤、除杂、硬化路面。整个台渠治理注重强化水源涵养与源头治理,按照“水系完整、水量保障、水质良好、河流畅通、生态多样、岸线优美”的高标准施工。这样一来,台渠建设的耗费就明显增加,工程项目虽说有20多万元专项资金,但实际上远远不够。街道办事处、村两委便充分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想办法,投工投劳,以劳化资。渠道底部需要用净化水质的卵石,护岸道路也少不了卵石、碎石,他们便到村里砂厂的废弃石料中去找;台渠上要搭建几座麻石桥,方便群众出行,村里便组织村民到一处废弃的码头去挖麻石;中间两座节制闸的用料就利用村民原有的破旧房子砖瓦造成;风雨廊也是拆除一栋危房的废弃木料做成……

改造台渠,整治人居环境,人民群众自动参与的热情高涨。那段时间,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保证每天至少10个小时不间断作业。村民还自发组成护河志愿者队,每天开展爱河护河建河志愿者行动,及时清除水面漂浮垃圾、杂树杂草。正是有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参加,不到1个月时间,台渠便修缮一新,大河坪人民高兴地称之为“新台渠”。

旧台渠变身新台渠,村民的环境意识也随之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老青年村民小组的唐冬阳就住在这新台渠边,看到新台渠这么清爽却没有绿化,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就把自家苗木地里的几十株茶花树移栽到渠道边。没想到就是这不经意的小举动,让全村人眼睛一亮。村党总支书记李建伟找到唐冬阳:“这样好不好,干脆,你就把这新台渠边都栽上茶花,管理与收获都归你。”唐冬阳本是做苗木生意的,苗床还要租用他人土地,沿着新台渠种上茶花,既绿化美化了新台渠,又节省了苗床租金,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双方一拍即合,新台渠岸线迅速披上绿装。同样住在新台渠附近的郭财高、郭正安、唐跃芳3户村民也坐不住了,从新台渠到他们家有200多米的入户道路坑坑洼洼,菜地杂物杂乱无章,与这新台渠很不相称。3家人一合计,就把这入户道路硬化了,菜园也换上了自己动手编织的夹竹篱。就这么一连串动作,不仅环境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变了,幸福的笑容写在脸上。

新台渠成了沿线村民的幸福渠。大河坪村其他地方的村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村两委因势利导,河湖垃圾清理、厕所革命、秸秆禁烧、庭院改造、污水治理等等全面铺开。今年,全村已清理河岸、水面垃圾及河道障碍物68处,堤岸渠岸绿化2000多平方米,栽种茶花1100多株。村党总支书记李建伟说,今冬明春,在进一步抓紧抓好环境卫生整治与长效管理的同时,还要在塘内种植莲花,塘边河边渠道两边栽种垂柳、桃树,整个大河坪村要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