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中國與里昂——潘玉良,一代畫魂

在巴黎一座安眠著許多傑出藝術家的墓地,一塊宏偉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鑲嵌著一位長眠者的白色大理石浮雕像。雕像的下方,懸掛著幾十枚造型各異而又美觀的獎章:右邊是一行用中文鐫刻的碑文:世界藝術家潘玉良之墓(1895~1977)。


中國與里昂——潘玉良,一代畫魂

潘玉良照片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費赴法留學,先後進了里昂中法大學和國立里昂美專, 1929年,潘玉良歸國後,曾任上海美專及上海藝大西畫系主任,後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國藝術會會長。

中國與里昂——潘玉良,一代畫魂

潘玉良《自畫像》油畫


潘玉良從妓妾到大學生,從大學教授到世界知名藝術家的傳奇經歷給後來的影視劇作家帶來了諸多靈感,扮演過這位“一代畫魂”形象的,前有鞏俐,後有李嘉欣。然而據熟識潘玉良的人描述:“真實的潘玉良是一個又矮又胖、長著一個獅子鼻並且嘴唇很厚的醜女人。”潘玉良不但長相不符合通常所謂的“女性美”,做事、說話直來直去,她的嗓音也像男人,擅長唱京劇老生。

中國與里昂——潘玉良,一代畫魂

中國與里昂——潘玉良,一代畫魂

潘玉良《自畫像》油畫


在潘玉良習畫的那個年代,政府是不允許人們畫裸體的,甚至明令禁止用模特教學。 潘玉良苦於在人體寫生上找不著感覺。有一天,她去浴室洗澡,突然眼前一亮,一大群光著身子的女人就這樣成了她眼中的藝術素材。她躲在角落裡,偷偷地畫著。忽然傳來一聲尖叫,一個肥胖的女人發現了她。胖女人衝上去就要打,幸好有人在旁勸解說,“這是上海美專的學生”。趁著亂,潘玉良帶著畫作落荒而逃。

回到家,她突然想,“我自己不就是很好的模特嗎?”於是,每當家裡沒人的時候,這個痴迷繪畫的女人就對著鏡子畫自己的身體。

中國與里昂——潘玉良,一代畫魂

潘玉良《自畫像》油畫


很多年以後,潘玉良被尊為“一代畫魂”。但當她還叫張玉良的時候,她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女人。這位命運多舛的女畫家幼時父母雙亡,14歲被舅舅賣入青樓。後來,她被海關監督潘贊化贖身並納為小妾,改名潘玉良,才“把脂粉化成油彩,重新塗抹了自己的生命”。

中國與里昂——潘玉良,一代畫魂

潘玉良《自畫像》油畫


在丈夫潘贊化的鼓勵下,潘玉良報考上海美專。據說考試成績相當好,榜單上卻沒有她的名字。愛才心切的校長劉海粟頂著社會壓力,提筆在榜上添上她的名字——就這樣,潘玉良成為上海美專的第一個女學生。 等到要畢業的時候,潘玉良展出了她的所有習作,其中就有她在浴室裡的人體素描和自畫像。民國初年,女性畫者限於社會環境等因素,往往要付出更多的犧牲,才能成就事業。何況,潘玉良始終揹負著妓妾的身份。人們把她習畫的歷程當做豔聞傳遞。一名女同學甚至要求退學,“誓不與妓女同校”。

中國與里昂——潘玉良,一代畫魂

中國與里昂——潘玉良,一代畫魂

潘玉良《靜物》油畫


為這事校長召見了她。校長關切他說:“玉良女士,西畫在國內發展受到限制,畢業後爭取到法國去吧,我給你找個法語教師輔導你學法語。”她明白了校長的意思,感動地點了點頭。

潘玉良徵求潘贊化的意見,他聽從了她的去向的意願,“好吧,你有你的道理,你追求的是有意義的事業,我聽你的!”玉良竟似孩子一般,破涕笑了,她倒向寬敞的胸膛。

輕軟的海風帶著絲絲縷縷的鹹腥味,從窗口飄了進來。坐在加拿大皇后號郵輪上,玉良心裡激動萬分,自從考取了留學津貼,她就沉浸在歡樂中,終於踏上了去巴黎的征途, 1921年潘玉良在里昂中法大學補習了一個月法語,就以素描成績優異考進法國國立里昂美術專科學校。1923年,又轉入巴黎國立美術專科學校。1925年,她結束了巴黎國立美專的學業,插入了羅馬國立美專。藝術之都羅馬,它以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築和豐富的藝術珍藏稱著於世界,在這裡,她成了學術權威瓊斯教授的免費學生。1928年,她從油畫專業畢業,正式考入了瓊斯教授所授課的雕塑班。

中國與里昂——潘玉良,一代畫魂

中國與里昂——潘玉良,一代畫魂

潘玉良《靜物》油畫


在丈夫的支持下,潘玉良踏上了追尋藝術的苦旅。她與徐悲鴻一道,師從法國著名畫家達仰·布佛萊習畫,1926年她的作品在羅馬國際藝術展覽會上榮獲金獎,打破了歷史上沒有中國人獲得該獎的紀錄。徐悲鴻對這位師妹評價甚高:“夫窮奇履險,以探詢造物之至美,乃三百年來作畫之士大夫所決不能者也……士大夫無得,而得於巾幗英雄潘玉良夫人。”有研究者指出,正是由於其與眾不同的經歷和性格,以及她本人不曾接受傳統藝術啟蒙,才使得潘玉良成為20世紀前期最為突兀,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藝術家。

受導師劉海粟之聘,1929年,潘玉良回到上海美專任教,之後亦被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聘為教授。後來還舉辦了“中國第一個女西畫家畫展”。其中最著名的一幅《人力壯士》,描繪的是一個肌肉發達的男子正努力地搬開一塊巨巖,岩石下脆弱的小花才得以綻露笑臉。其時,日本人已經入侵東三省,這幅極具象徵意味、表達中國人抗日決心的畫作,被當時的一政府官員以1000塊大洋的天價訂購。

中國與里昂——潘玉良,一代畫魂

潘玉良《風景》油畫


不料在收展時,有人蓄意破壞了潘玉良的所有作品,《人力壯士》那幅畫也被寫上“妓女對嫖客的頌歌”。潘玉良所面對的不僅是世俗的偏見。在上海美專,舊時的文人也當面嘲諷,“鳳凰死光光,野雞稱霸王”。潘玉良一句話沒有說,一記耳光就打上去了,自此便跟這個不能見容於她的社會徹底決裂了。

中國與里昂——潘玉良,一代畫魂

潘玉良《人物》油畫


她又一次求學法國。隨著後來國內的政治風雲變幻和潘贊化的去世,再也不曾回國。她自稱“三不女人”:不談戀愛,不加入外國籍,不依附畫廊拍賣作品。潘玉良客居海外40年,終日在臥室作畫,靠友人接濟度日。 臨終前,潘玉良只委託友人將兩件遺物送回合肥,那是結婚時潘贊化送她的項鍊和懷錶。1977年,這位旅居法國的一代畫家逝世於巴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