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近日,在柬埔寨金边机场,116名电信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在安徽淮北警方押解下逐一登上两架专机,回国接受调查。

网络弹窗引关注

“专业”讲师推荐入群

据受害人王先生回忆,2019年7月,喜欢炒股的他在网上接触到了一个投资项目,在这个名为“百度整股”的网页弹窗中,通过输入股票代码和相关的个人信息,王先生和对象获得了下一步的进群资格。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这个所谓的“微信群”,由和王先生一样的炒股爱好者和所谓的专业投资师共同组成。微信群内部的网络直播课程和看似“极具价值”的股票信息分析迅速让王先生等群成员消除了疑虑,甚至是完全陷入了这个“专业课程”中。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在王先生等人进群一个月之后,群里所谓的“专家”们开始推荐一款名为“DCRC数字版权区块链”的数字货币。

据“专家”们介绍,这款数字货币会和比特币一样,有极为可观的上涨趋势和发展前景,很可能会翻上20倍。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这样一款“专家”口中高收益低门槛的产品,吸引了不少像王先生一样的群成员。大家从一开始的小有投资到后来逐渐放开手脚,投入金额有70多万,甚至200多万。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但随后,原本被大家十分看好的这款数字货币却一改之前的猛涨趋势,而是不断下滑。这个奇怪变化使得王先生等人意识到:大家被骗了。

“数字币”项目实则后台操控

群内百名“群友”均为骗子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负责此案的警方调查发现,王先生等人所投资的这一数字货币并不存在。之前群成员们满心关注的“交易平台”“发展走势”都是犯罪嫌疑人在后台操控。

犯罪嫌疑人通过操纵虚拟货币价值,营造出一种虚假的繁荣景象,这个过程中甚至还有犯罪嫌疑人专门安排“托儿”烘托这一产品的“威力”。以此吸引受害人,不断加大投资,疯狂参与逐利。随后他们再人为制造断崖式下降的投资结果,使得受害人们血本无归。

经过市局相关部门分析和调查,最终将制造这起庞大骗局的犯罪嫌疑人身份,锁定在一个位于境外的诈骗集团身上。

涉案金额过6000万元

境外犯罪团伙组织构架严密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陆续寻找到190名被害人,涉案金额超过六千万元。而在这背后,是一个藏身境外、组织缜密、成员众多的电信网络犯罪集团。掌握确凿证据后,警方着手对该犯罪团伙进行抓捕,然而就在此时,意外却发生了。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带队的淮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戴志军自抵达柬埔寨的34小时里,没有合过眼,因为疲劳过度突发心脏病,于8月26日经抢救无效牺牲,年仅44岁。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负责此案的专案组成员们从发现这一诈骗窝点一直到抵达境外开始部署行动,整个过程中都少有休息时间。据大家回忆,戴支队在给专案组开会鼓舞士气时,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这个案件一定会非常完美地告破了。”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中柬警力通力合作 116名嫌犯扣押回国

戴志军的牺牲,让同行的民警们心情沉痛,但大家明白,只有将案件成功告破,才是对戴志军最好的告慰。9月10日,在柬埔寨警方的配合下,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两个窝点展开突击抓捕。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此次行动中,受害者遍布全国20个省市,被骗金额最多的高达200余万元。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16名,扣押电脑约120台、手机约600部。整个团伙成员有管理层、有行政层、有服务层,有技术层,还有保安层。

警方进一步发现,这些所谓的诈骗团伙的成员,绝大多数是被国内骗到柬埔寨当地。他们的护照和身份证件被统一没收,之后又被“安排”在一栋小楼内。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有一部分员工开始对于出国实施电信诈骗并不知情,但是出国后由于高额的利益回报,便欣然接受了这份诈骗的勾当。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2019年9月28日,两架从柬埔寨执行跨境押解任务的包机依次抵达合肥新桥机场,200多名民警押解116名犯罪嫌疑人回国,在戴志军牺牲的一个月后,这起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最终告破。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面对新型网络经济犯罪

投资者定要擦亮双眼

特约评论员 刘宏辉

“炒币”高回报?中柬跨国电信诈骗案告破,最高1人被骗200余万

与传统诈骗方式不同,金融诈骗的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对自身诈骗团伙的身份进行伪装,并且采用假群聊、假网站、假数据等普通投资者不熟悉的方式,引诱投资者购买所谓的低风险、高利润的虚拟货币。投资者一旦进入陷阱,既难以识别对方的身份,又无法辨别信息的真假,再加上近在眼前的高利诱惑,投资者便会步步深陷,最终损失惨重,血本无归。

在这里,要提醒广大投资者,通过互联网进行投资的时候,千万要注意防范钓鱼链接,更不要轻易泄漏个人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另外,关于投资的尝试要清楚,投资有风险,任何高收益的背后一定有风险,天上掉馅饼的背后一定隐藏着陷阱。希望打算投资的朋友,以本案为鉴,不要因为过分的贪欲,而落入他人为你量身定制的投资陷阱。

线索征集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热线12》新闻线索征集!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发送至我们的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