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劍來》齊靜春齊先生退出大道之爭是必然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齊靜春和道老大有大道之爭,齊靜春因為走的太遠而被各方所不容。其實齊靜春是不得不“死”。整本小說基本上就是以浩然天下山上山下神仙與凡人之間的矛盾為背景而展開的,貫穿全本的一個事實是山上修仙之人看待凡人就像是凡人看待螞蟻一樣,修仙之人打殺一個凡人根本不需要理由,所以儒家管理的浩然天下出現了大問題,而這個問題是根源性的體系問題,不得不改。齊靜春作為儒家文聖弟子,又有可以立教做祖的本事,而且他還在如何治理浩然天下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很遠了,屬於開拓新路的角色,但恰恰是因為他走的太遠而被各家所不容,最後只能退出,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首先,大道之爭。三教一家以及所有的諸子百家都是有自己的根本信仰的,所謂大道之爭,爭的是什麼?自然是爭得人心,爭得信仰,爭得同道之人的源源不斷,而他們的同道之人的來源在哪裡?就是凡人!並不是說你修仙了你的子女就能生就一副仙體,只不過比平常人的資質更好一點罷了,其實還是凡人,甚至都不一定比普通的凡人更有資質,所以各個派別只能從凡人裡面發現更多的同道中人來維持發展拓寬自己的信仰,畢竟修仙之人相比凡人都不足萬萬之一,而浩然天下正是凡人最多而且各方信仰都有的一座天下!所以各家都想在浩然天下爭得更多的凡人信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信仰不會斷絕。可偏偏只有你儒家的齊靜春鑽研夠深、一路絕塵。如果最後真是以齊靜春的學問改造了浩然天下,那整個浩然天下的絕大部分信仰不就都成了儒家的了嗎?所以這是齊靜春必須退出的最重要原因!

《劍來》齊靜春齊先生退出大道之爭是必然


其次就是齊靜春一路絕塵,他變成了“壟斷寡頭”。齊靜春的目的是純正的,所作所為是真正善意的,但在治理整個天下這麼大的問題上,最初的至聖先師、道祖、佛祖誰又不是善意的呢?現在的結果怎麼樣?不一樣是出現了問題了嗎?如果最後憑藉齊靜春一家之言,只有一個辦法作為候選,最初能夠保證十年百年的天下太平,那千年萬年之後呢?能夠保證浩然天下依然太平嗎?就像咱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外國企業在高新技術上的壟斷現象一樣,普通大眾面臨的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價格高,壟斷企業太傲慢!況且齊靜春如果真的“立教做祖”了,那跟儒家也就沒什麼關係了。所以,為了能夠找到一條長治久安的道路,必然只能百家爭鳴,共同想辦法。也就是通過各方一起妥協、努力,形成一個“神仙的最低線規矩必須保證凡人的生存自由權”的世界。這是齊靜春不得不退出的必然!

《劍來》齊靜春齊先生退出大道之爭是必然


再次,新的世界應該交給敢闖、敢拼,並且充滿想象的年輕人來創造。在嚴格意義上來說,齊靜春屬於《劍來》中神仙體系的二代弟子,而明面上與他有大道之爭的李希聖卻是由道老大“一氣化三清”而來,也就是說是從頭來過的,屬於三代弟子。在道家看來,你齊靜春一個二代弟子跟我們三代弟子競爭大道,那不是欺負人嘛!我肯定不能同意啊,所以你齊靜春必須退出!這是人家不服氣的結果。

最後,真正的大佬們已經形成了統一意見!大佬們看問題,那都是能看到萬年以後的,就像林守一形容崔東山“我和謝謝、於祿下棋只能看到後面的幾手,而崔東山能看到結局”一樣的道理,所以可能在很久之前大佬們就已經算到了這一步,所以文聖在三四之爭中落敗而自囚於功德林,左右不理世事,劉十六去了蓮花天下,而儒家也對齊靜春的落敗不理不問甚至還落井下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作為改革先驅的應該是沒死,畢竟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不然文聖也不會說齊靜春是“離開人間”了。

《劍來》齊靜春齊先生退出大道之爭是必然


寫了這麼多,其實感覺思路還不夠透徹,但由於時間問題,只能這樣了,以後有機會再理清思路寫寫。希望大家能夠多多留言評論,一起思考,這本書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如果感覺還可以的話也希望大家能夠點擊一下關注,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