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些有錢人為何青睞信託產品?

晏少忠


先分析下問題吧——有錢人為啥都配置信託?

首先第一點,因為信託都是100萬起投的,這是剛性門檻,而且現在常態化 門檻都提升到300萬了。所以一眼望去 這信託投資者都是有錢人。從這方面講不是有錢人都愛投信託,而是信託必須有錢才能投。

第二點,信託為啥值得投,這才是值得深思的,相信也是大家最想知道的。

的確,在當下 信託是非標業務中做得最正規,標準的,這一點無可非議!!!

其一,信託是舶來品,信託在歐美地區 已經是相當成熟的一套財務制度了,而不僅僅是單一產品類別,因而引進之後,我國也搭建了一法三規的法律框架,為信託業在我國的發展保駕護航,因此信託業也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成長空間!!!

其二,現有的68家信託機構 背後股東力量雄厚——非富即貴,為信託業務的發展 起著最有力的後盾作用。俗話說得好——背靠大樹,好乘涼。

其三 在行業的規範設計上,有信託業保障基金,信託業協會。

其作用 在業內 也是定海神針的存在!!

以上幾點 是從信託機構角度 剖析優勢。

就回歸信託業務本身,也有不少亮點。

第一,交易對手 一般都是業內實力靠前的企業,要麼 央企,國企,或者上市公司,龍頭企業,從而進一步決定了底層資產的優質!!

第二,風控措施到位。一般都有第三方擔保,實物抵押,應收賬款質押等等

其次 這整個過程 有風控團隊的管控,這就不必多說了。


信託者


小錢靠賭,大錢靠穩

對於有錢人來說,他們的資產大都不是來自於投資所得的,如果投資能力有這麼強,他們也沒必要找信託,自己玩就可以了,之所以找信託,為的是讓自己通過其他渠道賺回來的錢能安穩地放好,而不是追求高利息,所以信託產品地利息一般就7%左右。

之所以認為信託穩,因為過去行業裡默認剛兌,如果有違約,信託公司會使出騰挪大法,用B項目的資金填補A項目的投資者。後來這個漏洞引發了很大的危機,監管已經明確不允許剛兌了。即便如此,信託在有錢人心中還是比較穩的,起碼名頭比外面各種XX財富管理公司要強很多。

最重要的是,信託可保障資產隔離

因為信託的

所有權與受益權是分離的,所以有錢人放在信託裡的錢是不能被剝奪的,而資產隔離的目的就是防範未知的風險

假設A在信託公司B成立了一份家族信託,那麼這筆錢的所有權即歸B所有,錢就不再是A的了(前提是這筆錢務必是合法所得,如果是非法得來得錢,信託是保不了的)。

雖然所有權歸信託公司,但受益權是由A指定的,一般會指定子女父母等受益人,又或者是自己,而信託公司能得到的是服務費和管理費,也就是說,信託公司是“受人之託,履人之囑,代人理財,但不謀人財”。

相比房產、股票、債券、基金、銀行理財、存款等資產,如果遇上了離婚、欠債等事,這些錢是會被凍結甚至扣劃的。而信託就不一樣了,所有權是信託公司的,法院無權動信託公司的資產,如此一來,A就藉著信託公司的名義把錢保住了。


多多說錢


談到信託,先看信託的字面意思:“信任委託”。即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而將其財產託付給受託人,由後者按照委託人意願以自己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目的,進行管理和分配資產的過程。實際上,信託是和銀行、保險、證券一起,被稱為現代金融體現的四大支柱,也是一種基於信用而形成的理財制度。瞭解信託,需要明確以下幾點:

1.基於委託人對受託人的信任。這是基礎,包括道德和能力兩個層面;

2.財產和財產權的轉移是信託的前提所在。這和其他的理財制度安排有本質的區別;

3.受託人以自己名義,為受益人利益處置委託人所委託財產是信託具體運作方式。此種理財涉及到三方,且三方以合同形式進行約定權利義務關係;

4.信託財產是由受託人進行管理和處置。一旦關係確定,受託人具有完全的財產管理和處置權。瞭解了信託的基本概念和獨特的運作模式,就大概明白這種理財模式的目標人群,即高淨值人群。深入看,信託的幾大功能決定了信託的服務對象。

1.配置資產而非簡單理財。信託資產的大多數委託人為實現特定目的而委託第三方建立的理財組合方案,具有起點高,收益率高,且對數剛性兌付的特徵;

2.財富代際轉移功能。多數信託基於保障下一代生活或提高資金分配效率為目的,可以實現自己無法親力親為的理想,從而規避資產無法傳承的遺憾;

3.財產保密的考慮。信託產品運作時,不要求披露託管資產相關的信息,能有效保護相關者隱私,直到信託產品到期;

4.隔離其他財產。根據信託法規定,信託財產獨立於委託人、信託公司和受益人財產,免於債券債務關係追索。

5.信託產品可以按比例分割,便於進行處置和再分配。

因此,信託是一種臻於完美的理財制度安排,是為高淨值人群“”量身打造”的專屬理財模式。


壹點訊息


什麼是信託公司?

其實就是投資公司,一般情況下投資公司只能用自有資金對外投資,如果對外募集資金便有非法集資的嫌疑,而披上“信託 ”二字的投資公司,就像穿上一件御賜的“黃馬褂”一樣,搖身一變成為金融機構,而且有了監管層給予的令牌——金融許可證,我們叫金融牌照,再對外募集資金就是合法的了。

為什麼信託產品的門檻是100萬起?

這要從信託產品的性質說起,信託產品也是私募性質,什麼是私募?正好今天可以講一講。打個比方,潘金蓮勾引西門慶就是私募,金蓮在勾引之前已經知道西門慶是“人帥錢多身體好”!這種向特定對象定向宣傳的行為就是私募。再比如,如果金蓮在廣場上掛個廣告牌,上面打著“金蓮人美腿長腰細,誰喜歡我就 來我家找我!”這種向不特定對象公開宣傳的行為,就是公募。

為什麼私募的門檻定在100萬?

在我看來,有兩個因素:

其一,通過100萬的門檻來確定合格投資者,這個合格投資者就是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對風險有一定承受能力的人,那麼極端情況下,發生了投資風險,他們能夠承受和化解,而不會一出現投資失敗的行為,便跳樓自殺或上訪維權。

其二,事關我們中國金融業的安全,我們都知道銀行是中國金融的基礎 ,在我們國家銀行體系,超過80%比例儲戶的資金存款在50萬以內,那麼這80%的比例是不能離開銀行內的,通過合格投資者100萬的門檻把這80% 比例的客戶擋在門外,也是為了更好的保障中國銀行業的穩定,和中國金融秩序的手段。所以常說,信託公司只為富人理財,其實不假。


搜了生態農莊


  “相比於股票,基金,外匯來講,信託算是風險較低的投資產品。那麼,為何一些有錢人青睞信託產品?如何選擇信託產品?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為何一些有錢人青睞信託產品?

  第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債務隔離

  簡單來講就是信託財產在法律上獨立,信託一經成立,信託財產即從委託人、受託人、收益人的財產中分離出來,便不受委託人、受託人(信託公司)以及受益人的債務關係追索。也就是說,信託財產不能被清算、償債和破產等,即使信託公司出現破產,信託財產還可以完整地交由其他信託公司繼續管理。即使受益人出現破產或者債務危機,信託產品也不會被債務追索。這一點對於高淨值人群而言太重要了,相當於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

  第二點:投資範圍多元化,可以最大限度的分散風險、尋找機會。

  根據信託的特點,信託投資公司是目前惟一可以橫跨貨幣、資本、實業三個領域投資金融機構。投資範圍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投資風險,實現投資人收益的最大化。

  第三點:可以量身定做

  信託投資公司可以根據客戶的喜好和特性,量身定做產品,通過專業化的操作最大限度地滿足委託人的要求。這種投資方式和產品的靈活性是券商、銀行和基金公司所缺乏的。大傢什麼時候聽說XX寶或者公募基金可以專門定製了?

  第四:信託的風控比較好

  一般來說信託產品的風控都做的比較好,投資收益比較穩定,風險相對而言較小。

  正是由於信託產品具有上述四點獨有的優勢,才使得高淨值人群都比較偏愛信託產品。

  如何選擇信託產品?

  首先,看信託公司的資本實力和專業水平

  相對而言,那些信譽好、選擇資金實力強、誠信度高、資產狀況良好、人員素質高的信託公司,在項目選擇上也較為專業,對項目管理水平較高,即使項目本身出現風險,處置不良信託資產也會更加快速高效。

  其次,看融資人的資金用途和還款能力

  投資者在選擇信託產品時,對融資人的資金用途和還款能力需進行判斷。考察融資方的還款能力,可以審閱盡調報告中融資方的財務狀況從而進行具體考量。投資者應當儘量避免選擇那些還款來源不明確的信託產品。

  再次,看具體項目的風險控制措施

  這實際上是選擇信託產品的關鍵。相對於保證而言,抵押和質押屬於“硬”擔保,擔保較為可靠,但是對抵押或者質押也要注意優先選擇抵/質押物充足並且抵/質押物比較容易處置變現的信託項目。如果項目採用包括抵押、質押、保證在內的多重擔保措施的,則產品的信用等級高。

  綜上所述,為何一些有錢人青睞信託產品?如何選擇信託產品?相信您已經瞭解了吧,更多金融理財知識,請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