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鞍鋼、五礦等攜手開發"新一代連鑄二次冷卻及可控壓下關鍵技術"

1月15日,由北京科技大學、鞍鋼股份有限公司、五礦營口中板有限責任公司、柳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和唐山不鏽鋼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完成的"新一代連鑄二次冷卻及可控壓下關鍵技術"項目被中國金屬學會評價委員會一致認為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鞍鋼、五礦等攜手開發

連鑄坯表面橫裂紋及角部橫裂紋在連鑄過程中時有發生,特別是中碳鋼、中碳合金鋼及微合金化鋼,該類缺陷與連鑄的二次冷卻工藝及壓下位置有直接關係;而鑄坯的中間裂紋、三角區裂紋、中心偏析、中心縮孔及中心疏鬆在中碳鋼、中碳合金鋼及高碳鋼上表現得尤為突出,這類質量缺陷也與連鑄二次冷卻及壓下工藝有非常大的關係,目前這兩種缺陷是制約連鑄生產的主要因素。

項目針對連鑄坯表面橫裂紋、角橫裂紋、中心偏析、中心縮孔及中心疏鬆等缺陷控制,開發出新一代連鑄二次冷卻及可控壓下關鍵技術。主要創新點如下:

鞍鋼、五礦等攜手開發

1.首次開發出在線使用的新一代三維動態配水軟件,全面準確模擬連鑄過程中鋼水凝固傳熱過程;通過不同季節、澆注週期測溫和噴嘴噴水量分佈測定,對換熱係數進行了修正,確定了更為接近實際二次冷卻的複雜邊界條件。

2.開發了雙目標溫度確定技術,對鑄坯表面中心和邊部分別設定目標溫度,使邊部水量給定的更為合理,並配合二次冷卻噴嘴優化及幅切工藝等,減輕了凝固終點W形的程度,減少了鑄坯三角區裂紋,改善了鑄坯寬度1/4處的鑄坯質量。

3.開發了精準可控單段壓下技術,提出了壓下起始或結束位置固相率的確定方法,通過反向計算確定拉速,準確地將壓下區間控制在單一扇形段內。

4.根據各鋼種碳含量確定其凝固過程中的相轉變路徑,進而給出了考慮相變的鋼種熱物性參數,建立流動、傳熱、凝固耦合傳熱方程,修正液態鋼的導熱係數,建立了連鑄二次冷卻及可控壓下關鍵技術的數據庫。

鞍鋼、五礦等攜手開發

該項目在鞍鋼、營口中板、柳鋼、寶鋼、唐山不鏽鋼等多家鋼鐵企業成功應用,提高了連鑄生產控制水平,降低了鑄坯質量缺陷發生率,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