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大美井陘:板橋村原來也這麼厲害

大美井陘:板橋村原來也這麼厲害

■所在地:位於石家莊市井陘縣天長鎮,秦皇驛道穿村而行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始建年代:早在唐代大中年間即公元847年板橋就已建村,距今已有1200多年曆史。

■推薦理由:板橋村地處秦皇古驛道上,建村歷史悠久,村落較大,又加上百年來沒有大的破壞,各個時期建築皆存,村內古蹟鮮活,到處皆是。古宅、古井、古廟、古巷、古樹等舊時元素散落在村子的各個角落,散發著歷史的光芒。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板橋村的由來

井陘縣天長鎮板橋村,四面群山環繞,在冬日陽光下,就像一個嬰兒,暖暖地躺在大山的臂彎裡。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古村落一角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造型獨特的乾隆年間戲臺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雙虹橋

板橋村雖名叫板橋,但和清代書畫家鄭板橋並無瓜葛。據村民考證,板橋村始建於唐代大中年間,相傳村中有一條水溝,為方便通行,溝上搭鋪木板為橋,村莊因此得名。

歷史上,板橋曾是秦皇古道上的一個村子,因扼守交通要道而繁華。至今,古宅、古井、古廟等舊時元素散落在村子的各個角落,散發著歷史的光芒。

扼守秦皇古道,舊時客商雲集

驅車進入板橋村,村中有一處開闊地。村民說,這裡是村子的中心,小學、文化廣場都在這裡。不過,在板橋村村民的記憶深處,小學旁的一處古建築曾為板橋村帶來繁華和興盛。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雙峰閣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西門洞上題“鍾靈毓秀”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東門洞上書“燕晉通衢”

這處古建名叫雙峰閣。根據閣內碑文記載,該閣修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閣分上下兩層,下層為石砌建築,上層為磚木亭閣。

據記載,古時雙峰閣所在地為進村要道,閣中央東門洞上書“燕晉通衢”,西門洞上題“鍾靈毓秀”,門洞裡青石鋪路,車轍深深,為秦皇古道遺蹟。從殘缺的碑文上還可辨識出“遠接西陲,近拱北冀”“為聚福停脈之計”等字樣。

隨著歲月的變遷,雙峰閣下的青石已被雜物遮蓋,村中曾經的青石路也變成了水泥路。

在雙峰閣東門洞處,南北兩側的牆壁上各有一個凸起來的石頭孔環。村民說,這是用於插放門閂的,因為雙峰閣曾有一道大門,每天天黑關閉禁止通行,次日再打開放行。所以,至今在附近街道上,還保留著舊時供趕路人歇腳、住宿的店鋪遺存。

距雙峰閣不遠,有一處臨街古建築,外牆有豎立的門板,像舊時的商店。村民孫志偉說,這就是舊時的車馬店。車馬店為三進院,外院為騾馬停駐之地,有草房、水井,中院為過往客商吃飯、聊天的地方,後院為休息之所。如今,古店鋪已破敗不堪,成為堆放雜物的地方。

庭院深深見樸雅,廊廳勾連如迷宮

因為板橋村特殊的交通區位優勢,歷史上,不少村民都做起了生意,到山西販賣牲口、糧食,村裡也出現過許多有錢的大戶。如今,板橋村還有數十處保存很好的明清及民國時期的宅院,足見當時宅院主人的家底兒殷實。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古四合院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古四合院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村落一角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古四合院

於家大院位於板橋中街於家巷,是一片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四合院古建築群。這座老宅坐南向北,整體瘦長,分前後兩院,有門房、偏門、廂房、廳房、後院等,佈局曲折迂迴,庭院深深,是典型的舊時大宅院。

於家大院的門樓和門房由磚石砌就,硬山脊頂,灰磚青瓦,門側有拴馬石。穿過門洞,院內建有東、西廂房。廂房與廳房之間有過道、偏門。院子還有專供長工住的下房和進出通道。至今,於家大院還住著人。

從於家大院的一處偏門出來,是一條小巷,巷子裡有石碾和石臼。村民孫志偉說,這是於家的石碾。以前,老百姓過日子離不開石碾,但大戶人家有單獨的石碾。

從於家大院出來,村民又帶領記者來到一處古宅——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也是一個古院落群,建於明代崇禎年間。大院主房為樓房,坐南朝北,分上下兩層,木架結構,青磚、土坯砌牆,上下兩層用木板相隔。古樓上層用木屏風和條形格窗截為內廳和明廊。整幢古樓古樸典雅、實用秀美。

王家大院佈局複雜,從前街大門到庭院最深處,須經13道門檻。院內偏門、角門、廂房、側房古建眾多。有人這樣描述,“鬥折曲徑,如進迷宮,大院深深,氣勢崢嶸。”

57歲的村民王玉來是王家的後代,如今他家就是王家大院的一部分。幾年前,他拆除了部分老屋,建起了新房,但依然保留了老宅的佈局,僅僅他的家就是三進院。

古巷眾多風格迥異,最窄處僅70釐米

歷史上,板橋村歷盡繁華,使得板橋街巷較多且風格迥異。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村民孫志偉說,板橋巷子較多,僅古巷就有20餘條,如孫家巷、月來巷、王家巷等。

眾多的古巷長短不一,寬窄各異,縱橫交錯。有的筆直,有的蜿蜒,有的隨地勢起伏。這些街巷之間或可互相通連,或為首尾相接,或是轉彎抹角,給人一種變化莫測的神秘之感。

這些街巷一般為兩三米寬,最逼仄的僅70釐米寬,僅容一人通過,俗稱“一人巷”。

月來巷位於板橋村中部,小巷狹窄,最窄處僅容一人通過。走進月來巷,兩側石牆聳立,如走在“一線天”中。“走進去小巷幽深,走出來坦途通天”,這一進一出,恍若隔世,使得月來巷成為板橋村最富神秘色彩的小巷。

於家巷則繞於家大院而過,蜿蜒曲折。進入小巷繞古宅曲行,高門大戶古宅深深,給人威逼之感。村民稱,“過於家巷須快行過,過則長吁,有侯門似海之感。”

位於村子西部的許家巷則顯得柔和許多。許家巷因周圍皆為許姓人家而得名,小巷深深,寬約兩米,巷內石房眾多,走進去就像走進江南小巷,為板橋村最溫馨的小巷。

古井數十眼, 黎明交響奏千年

除了古巷多,板橋村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古井多,並且很多古井至今仍是村民的飲用水源。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古井

孫志偉介紹說,板橋村四周環山,山地、河谷、盆地、丘陵交雜,地貌獨特。板橋村靠近盆地、河谷處,村子人口眾多,所以古井眾多,單單泉水井就有30多眼,“老輩人都說,我們這裡是風水寶地,不缺水。”

村民孫海霞帶記者就近來到一眼古井邊。古井緊挨一戶人家的門口,井口蓋著一小方石板,安裝著轆轤。移開石板,只見古井用石頭砌成,深約十幾米。“有的井就在村裡街道上,為村民共用。有的井在當時大戶人家的院子裡。”

孫海霞說,一些古井還有各自的故事。

比如位於村中間的李宅泉水井,井不深,水量不大,地勢也稍高,但此井水質好,適宜用於釀造。舊時村裡釀醋、做豆腐的作坊,常不嫌路遠,專門到這眼井裡打水。村內誰家婦女坐月子,也會專門來這裡打水熬米粥。

至於板橋村東的鋪場泉水井,特點則是水質清澈、甘甜。酷暑時取該井水飲用,甘甜沁人肺腑,暑熱頓消。在板橋村眾多古井中,該井井水最適宜泡茶,古時大戶人家常派人到此取水。

站在古井旁,孫海霞感慨道,每天未等雄雞報曉,板橋村古井臺上便有了吱吱呀呀的搖轆轤聲,不一會兒,水桶碰撞聲,扁擔咯吱聲,人聲,水聲,村裡便開始熱鬧起來。

千百年來,板橋村的每一天都是從這黎明挑水的交響曲中開始。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石臺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石碾子

交通攻略

自駕車出行:從石家莊市北二環西路進入西柏坡高速,經霍宅立交橋,進入京昆高速,再到S037,最後進入歧銀線,到板橋村

當地特色

板橋村最有名的就是傳統民俗文化習俗“九曲黃河陣燈會”。這個為元宵節而組織的民間活動,竟然不走樣地綿延了數百年,就像活的歷史。2009年,板橋村“九曲黃河陣燈會”還被列為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元宵節期間大家可以去看看哦!

大美井陉:板桥村原来也这么厉害

板橋村還有祖傳十幾代的王銀祥老人捻燈花絕技,有手擀麵、缸爐燒餅、荊編筐等民間技藝。

板橋村自然風景秀美,有名勝風景九龍山風景區,一年四季景色怡人。還有各有特色的山洞,如四季熱氣騰騰的無底洞、雲蒸霞蔚的神仙洞、神秘莫測的連環洞,傳奇色彩的狐仙洞,玄幻迷離的老虎洞,此外還有龜山、蘑菇堖、蓮花盆等。

來源/燕趙都市報 俯瞰陘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