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员工因打听同事工资差点被开除,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被老板亏待?

文【小鱼】

01

这两天引得网友热议,吵翻天的是由人民网发起的一条讨论:

员工因打听同事工资差点被开除,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被老板亏待?

25岁的李颖硕士毕业后进入上海一家财务公司做会计。在一次和同事的闲聊中,李颖得知和自己同批入职、岗位相同的两名同事工资都比自己高,便找人事经理询问原因,却挨了批评,被告知“再有下次就走人”。

据了解,目前法律并未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将员工的薪酬公开,也未限制企业实施薪酬保密制度。换句话说,员工的薪酬保不保密,尚且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阶段。

有人说保密就意味着违背劳动法“同工同酬”的规定,那么一个工作了10年的老员工与刚毕业的新人从事同样的岗位该拿一样的工资么?如果一样,算收入公平还是不公?


有人说薪酬信息是公司管理的“高压线”,且属于员工的个人隐私。最简单的,同样一个数字,有人说的是税前,有人算的是税后,如果允许员工之间随意传播,很容易引起误解和产生负面影响。

员工因打听同事工资差点被开除,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被老板亏待?

因此,基本上所有“成熟”的公司在员工入职时就与其签署了一长串根本来不及细看的相关数据保密及违约责任的协议。那么一个个承诺不泄露工资了,员工又如何才能保证自己确实被公平对待了呢?

小鱼无意在此重新掀起员工薪资该不该保密、该不该公开的激烈辩论赛。

这就好比,房价疯涨之际你好不容易抢到了价格合适的房源,开心付下定金,签合同时发现某些个“霸王格式条款”,你会当场要求去掉么?

即便你要求了,对方会答应么?如果对方不答应,你会果断放弃购买舍弃定金么?

说白了,无论作为购房者,还是应聘者,大概率情况下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没有足够的议价权。费那个劲掰扯,到头来还是徒劳。

既然多半只能认命上了“贼船”,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差不离地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被亏待,有没有被人家当猴耍呢?

嘿嘿,那就继续往下读吧。

员工因打听同事工资差点被开除,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被老板亏待?

02

小鱼发现,在讨论员工薪资到底要不要公开的时候,不少人简单粗暴地揪住“同工同酬”这个官方词汇。力保绝大多数人的公平与正义的法律当然是权威老大,无可辩驳。

只是在落地的商业社会里,“同工同酬”的另一种可操作的解读是员工薪资的“内部公平性”——

在级别、工作内容的复杂度和强度、知识、能力与经验要求差不多的岗位上,员工的薪资差距不能太大。不然就失去了内部的公平。

而薪酬世界中另一个黄金法则“外部竞争力”则升华了市场经济规律下的既定事实——价格是围绕价值浮动的。

换句话说,你能拿多少工资,和你能给公司创造多少价值相匹配,与你在市场上普遍值多少钱十分相关 。

员工因打听同事工资差点被开除,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被老板亏待?

如此就非常有可能产生差异了:

比如你和我俩人虽然从事着相同的岗位、差不多的工作,但我面试时能说服公司或证明自己更值钱,那么我就谈到了高工资;你没有,那么你就被动接受较低的工资。

不过,这点差异仍然落在公司对这个岗位设定的宽泛的薪资结构区间中,不违反公平,不值得一提。但对个体而言,却是几百、几千、甚至是50%的金钱上的差异。

读到这儿,你可能也明白了。百分百的“同工同酬”基本上只有对岗位要求极其简单、直接、常规、重复、没有太多附加值的劳动内容才有可操作性。

员工因打听同事工资差点被开除,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被老板亏待?

但即便是搬砖这项工作,如果是支付每个人相同的计件工资,那才算真正做到了“同工同酬”。

如果是计时工资,那么就有可能工人甲是一小时200块,工人乙一小时100块——只因工人甲力气大、速度快,一般情况下一小时能搬的砖是工人乙的3倍。

一天8小时下来,工人甲得到1600块,工人乙得到800块。但聪明的你会发现工人甲的真实计件工资还没工人乙高,却会被工人乙抱怨“老板偏心,太不公平”!

可在老板心里,这不要太公平!谁让甲一小时创造的价值大呢?即便哪一天工人甲懈怠了,老板依然会想着法地给他分派与其工资匹配的活。

搬个砖尚且可以扯成这样,更别提其它对知识、技能、经验等专业度更高,甚至有资源要求的工作岗位了。到头来,你能拿多少钱,完全取决于你能说服公司相信你值多少钱啦。

员工因打听同事工资差点被开除,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被老板亏待?

03

有人要问了,那怎么办?我很想知道部门里10个人,我的工资算高的还是低的?老板对我公不公平,我到底有没有吃亏?

这就需要分人了哈。

如果你现阶段属于只图安居乐业、一切求稳的类型,那么小鱼劝你别自寻烦恼了——啥也别打听,啥也别比较!

毕竟就算你打听到了,发现账面上属于自己亏了,还不只一点点,你又能怎么办?也许在老板那你就是这个档次,很公平的。

你能豁出去争辩,还是奔向更好的去处?接下来都将变得不稳定、不那么可控。除了自我折磨,还能有啥?

员工因打听同事工资差点被开除,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被老板亏待?

如果你属于力争上游、与舍我其谁的资本,那么有两个“验证途径”还是比较可行的。

一是升职。

越是成熟的公司在薪酬管理体系上越是规范(教条),数据化(相对透明)。一旦你升职,就基本上能够在系统上看得到自己所有下属的具体薪资、职级、以及所属的薪资范围、分位。

你拿自己的数据和下属的对比一下,基本上也就了解了个八九不离十。

也许你惊讶的发现虽然名义上指挥着下属,但自己的职级、以及所属的薪资范围却和下属是一样的,只是你处在比较高的分位。很明显,老板只是给了你个虚名,没给到实际好处,多半在“钱”上亏待了你。

也许你发现自己要比下属高几个等级,下属中最高的工资与你也相差甚远,那么说明你起码处在一个相对正常的优势地位。

员工因打听同事工资差点被开除,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被老板亏待?

二是面试。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你可以不跳槽,但不可以不面试!

你想弄清楚自己有没有被亏待,光和自己公司的人比还不一定准(万一你们公司薪资整体偏低呢),要和市场上的行情去比。那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面试。

只有经过了市场的实际考验,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到底被优待还是亏待。要是凑巧遇到特别好的机会,干脆一跃而去,直接解决了薪资偏低的问题,多爽。

不过也说不定,这面下来,发现外面的世界不那么精彩,还有点无奈,还是决定乖乖呆着为妙哪。至少,让自己死心了不是。

员工因打听同事工资差点被开除,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被老板亏待?

04

不管怎样,职场上随意打听别人的薪资,特别是本公司内讨论并传播,都属于不太明智的行为。

在你没有自身强大到有足够议价权的时候,打听到了,心觉委屈了又能怎样?一句“爱干不干”就能在你伤口上撒盐的同时让你骑虎难下。

要么做出无法让人忽视的业绩,用实力说话,大大方方提加薪、求升职;要么选择更好的平台。

把眼光放远,视野放宽,别只盯着自己脚下的方寸地。与其探究别人到底比我自己多拿几百块,还不如自己把它立刻给挣回来。


猜您还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