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持續到現在,招聘形勢開始復甦,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作為職場人,這段時期,我們除了關注疫情,最關心的莫過於求職。


而疫情持續到現在,招聘形勢也正開始復甦,此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首先,我們得了解清楚當下的求職環境。


我們可以留意到招聘市場釋放的幾個信號:


一,“市場招聘需求在下降” ,但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表示:


企業開工復工普遍推遲,勞動者返崗復工相應延後。市場招聘需求在下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難度會增加。


但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總體可控,我國就業趨勢總體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疫情持續到現在,招聘形勢開始復甦,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二,國家已經在採取相應措施,多種途徑開拓招聘渠道。


有人擔心受疫情影響,應屆畢業生求職困難,加上年前裸辭和準備跳槽的人員,這樣一來更加劇了求職競爭。


根據實際情況,教育部已經推出了“24365全天網上校園招聘”服務,即24小時,365天,創造條件不見面也能招聘也能簽約認定。


疫情持續到現在,招聘形勢開始復甦,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加上前不久才宣佈的振奮人心的消息:擴大碩士和專升本招生,碩士招生規模比去年增加18.9萬人。這部分人不選擇就業,也有學可上。


這樣一來,相信能緩解不少求職壓力。


那疫情之下,還能找到工作嗎?


01.招聘高峰不會缺席但會遲到


目前,企業復工率正逐步提高。


發改委秘書長叢亮表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已超過90%,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江西已超過70%。


疫情持續到現在,招聘形勢開始復甦,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復工,整體招聘形勢也會逐步復甦。


根據網上發佈的一份《2020春節復工需求變化觀察》報告,數據顯示,復工第二週(2.10-2.14),

市場招聘需求較第一週環比增長28%,整體招聘形勢正在復甦。(來源:Boss直聘)


按照往常,每年三四月份就是求職旺季,但是今年例外,因為疫情的影響,“金三銀四”沒有如期而至。


對此,領英人才招聘主管Connie表示:"今年的招聘高峰期會有所延遲。"(來源:LinkedIn)


目前在求職或準備跳槽的人也留意到了,現在的招聘以線上為主,很多大型的線下春招活動都取消或者延後了,線上活躍的只是一部分。


相信在疫情過後,該開的招聘會還是會開的。


此外,我們也不妨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疫情也是試金石,它會幫你過濾掉一批企業和行業,逐步開啟“好公司”時代。


疫情過後,哪些行業會火,哪些公司發展迅猛,抗風險能力強,我們都可以通過疫情的表現判斷出來。


疫情持續到現在,招聘形勢開始復甦,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02.求職“寒冬期”,有人拿高薪offer,有企業“搶人復工”


2月份,網上發佈的一份關於節後復工招聘薪酬的調查報告,出乎大家意料。


真沒想到,這個環境下,居然招聘薪酬還提高了:


節後復工第一週全國38個核心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為9311元/月,比去年同期(8311元/月)提高14.52%。


其中,金融業招聘薪酬依然領先,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的平均招聘薪酬高達14428元/月,且同比增速超過30%。(來源:智聯招聘)


而且我還聽說有人就在疫情期間,憑藉視頻面試,一舉拿下了“年薪150萬+期權”的大offer。


疫情持續到現在,招聘形勢開始復甦,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在這個求職“寒冬期”,有人拿到了高薪offer,也有企業在“搶人復工”。


浙江和廣東就因為包機從外省搶人復工,被網友怒贊。


事情是這樣的:


為了保經濟大局,各地都是嚴防死守,等待復工,沒想到浙江和廣東早已搶先一步,開始硬核復工了!


浙江的杭州、溫州、嘉興、舟山、台州、義烏等地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包車甚至包機去外省接員工回來復工。


就比如浙江嘉興嘉善縣政府為了幫助企業復工,直接包專機拉人。所有員工免費乘坐,費用政府出2/3,企業只用出1/3。


而在廣東,根據百度數據顯示,“復工時間”廣東人搜索指數全國第一。


不僅如此,深圳還推出“防疫復工專巴”,為企業員工提供上下班通勤服務;


而東莞方面,從2月17日開始,包車從全國32個城市接員工回東莞......


各地區都在積極復工復產,說明機會是有的,就看我們如何抓住。


疫情持續到現在,招聘形勢開始復甦,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03.這次疫情,帶給我們哪些職場啟示?


這次疫情衝擊了行業,帶來了危機,也帶來了成長機會。


關鍵對於我們職場人來說,在疫情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一,避免“打工者思維”


這段時間不少公司遭遇裁員,有網友調侃稱,老闆突然發現“疫情之下,我發現公司人僱多了”。


最後那些被放棄的人,可能就是“多出來的人”,也即是相對不重要的人。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職場人心有慼慼然,有不少人甚至察覺到自己可能就是那個“不那麼重要的人”。


那怎麼辦?


要改變局面,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必須打破你的“打工者思維”。


什麼是“打工者思維”呢?


譬如那種“給我多少錢就幹多少活,多幹一點就很吃虧。”


其實,在職場上,你越是持著“打工者心態”做人做事,就越吃虧。


你要明白,從來不是老闆決定你的價格,是你能創造多少價值,決定了你的身價。


在疫情之下,你更要避免“打工者思維”,快速成長,想要掌握什麼技能,就主動去學習去行動。


你要記住,你並不是為別人打工,而是為自己的人生打工。

疫情持續到現在,招聘形勢開始復甦,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二、裸辭要慎重,備好plan B


非常時期,很多大型線下招聘會取消,加上春招延後,辭職要謹慎。


切忌盲目“裸辭”,尤其是你沒有任何存款,甚至負債的情況下。


這個時期,有一份plan B就顯得尤其重要。


比如,發展一份副業。


如果因為疫情不幸被失業,還可以憑藉著這份副業收入,不至於陷入失業又負債的境地,甚至可以將副業發展成了主業。


比如,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疫情衝擊了大部分行業,尤其是餐飲、旅遊、商場、院線等人員聚集性的領域。前有K歌之王全體裁員,後有百程旅行網破產清算,那麼被失業的這些人該怎麼辦?


有些人在危機中卻看到了新的機遇,順勢做起轉型。比如,實體店健身教練由於線下門店經營慘淡,轉為線上授課,變身網紅。


機會從來都青睞有準備的人。


對於職場人來說,努力將自己打造成複合型人才,等機遇來臨,才有可能牢牢抓住。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喜歡的話歡迎轉發給身邊的朋友一起學習。

關注獵多多,學習更多職業規劃、求職面試和職場攻略。

2020年,或許會變得很難,但希望有一份高薪,為你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