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團政委在金門戰役被俘,潛入敵營32年,壯烈堪比“餘則成”

戰爭年代,我黨有無數優秀的地下工作者。他們隱藏真實身份,戰鬥在隱蔽戰線。由於地下工作的特殊性,許多英雄不為外界所知,甚至在其上級組織也無人知曉,或只有極個別核心人員知曉。

因為他們被委派出去執行任務,往往是單線聯繫,一旦上線犧牲,他們就會失去聯繫。他們所做的一切也無人可以證實,導致一些地下工作者犧牲後,也無法認定身份。因而,這些“無名英雄”“孤戰忠烈”的事蹟猶為壯烈和崇高,用“你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你們的功績與世長存”形容他們,十分貼切。

團政委在金門戰役被俘,潛入敵營32年,壯烈堪比“餘則成”

其中,還有少數英烈,甚至沒有上級委派他們從事地下工作,而是純粹懷著忠誠信念,身處異境逆境而不忘初心,依然堅持“一個人的戰鬥”,並想方設法與組織取得聯繫,可最終暴露身份而犧牲,至今沒能得到追認。今天介紹的主人公陳利華,就是這樣一位英雄。

陳利華是廣東梅州人,1940年就參加新四軍,經歷了皖南事變。他是一個富有才華的青年,能寫詩作文,成為一名優秀的政工幹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華野第29軍85師253團政委。1949年10月25日,陳利華所在部隊參加了著名的金門戰役。

團政委在金門戰役被俘,潛入敵營32年,壯烈堪比“餘則成”

金門之戰,是我軍戰史上一次罕見的失敗。包括粟裕在內的一些將領,當時雖然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在我海軍力量十分薄弱的條件下發起金門戰役過於倉促。但在當時摧枯拉朽、橫掃蔣軍的形勢下,為了向新中國獻禮,還是有許多人主張解放金門。

團政委在金門戰役被俘,潛入敵營32年,壯烈堪比“餘則成”

這場戰役的一大失誤,在於海上作戰經驗嚴重不足。不僅缺乏海軍戰鬥艦艇的護航,甚至連運送登島部隊的普通漁船民船都準備不足,而且對潮汐這樣重要的水文信息也掌握得不夠準確,致使極為有限的船隻運送第一波登島部隊後,沒能規避落潮時間而擱淺,不能返回運送第二波後續部隊。結果,第一波登島部隊9000餘人孤軍奮戰,陷入金門7萬蔣軍的圍堵攻擊。登島部隊在極為險惡的條件下,依然奮戰三天三夜,最後彈盡糧絕,在斃傷敵人萬餘人後全軍覆沒,大部分人犧牲,餘部被俘。

陳利華在島上帶著餘部打游擊,與蔣軍英勇戰鬥,最後中彈受重傷被俘。不過他堅信,我軍一定會繼續發動攻擊,解放金門和臺島。他決心以靈活的方式,繼續與敵人鬥爭。

退守臺島卻一直還做著“反攻夢”的蔣軍一直苦於兵力不足,所以試圖利用我軍被俘人員,將他們編在不同部隊。

團政委在金門戰役被俘,潛入敵營32年,壯烈堪比“餘則成”

陳利華謊稱自己是部隊的一名文化宣傳員,平時無非是寫寫板報、教戰士寫字等。蔣軍見陳利華的確文筆不錯,還能寫詩唱歌,就把他作為特殊人才,送到臺島的軍政大學深造,畢業後授少尉軍銜,進入臺政戰部工作。臺政戰部,是蔣當局有感於我軍政治工作的神奇威力,退守臺島後才成立的新部門。陳利華在政戰部“努力工作”,藉助工作之便,他深入蔣軍部隊,不時能獲取許多機密情報。

陳利華非常高興,又非常焦慮,高興的是自己掌握了許多情報,如能找到聯絡途徑,對我軍作戰會有很大幫助;焦慮的是,他並非受組織委派,因而也沒有任何與組織聯絡的途徑。

團政委在金門戰役被俘,潛入敵營32年,壯烈堪比“餘則成”

陳利華有過幾次到港島的機會,他設法接觸當地的中資機構,試圖與他們溝通。但無人可以證實陳利華的身份,又擔心他是蔣軍故意派出的特務,所以他的努力沒有得到積極回應。

陳利華後來在臺島娶妻生子,升為上校,生活算是安定了。但他內心深處,一直想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做出貢獻。

他又嘗試其他途徑,決定培養自己的同志。陳瑞林是和他一同被俘的戰友,還是同鄉。陳利華留心觀察,知道陳瑞林也一直期盼我軍解放臺島。於是陳利華就與陳瑞林合作,設法傳遞情報。

但隨著歲月的流逝,陳瑞林已經變了。他居然以揭發陳利華為由,勒索陳利華。到了1981年,陳利華退休,陳瑞林還不斷勒索他。一次勒索沒能得逞時,陳瑞林告了密。陳利華立即遭逮捕,這時距金門戰役已經過去了32年,而陳利華也剛剛度過61歲生日。直到此時,他也不改信念,這份執著震撼了很多人。

小蔣得知此事也很震驚,他擔心島上還有大量類似陳利華的人員,為打擊他們的戰鬥意志,決定處決陳利華。陳利華在孤身奮鬥32年後,英勇就義。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歡迎文創作者加入,留言或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