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別忽視寶寶的體檢,多久檢?怎麼檢?這裡告訴你

天天看著寶寶高高興興的吃neinei,媽媽總會有個疑問:寶寶吃的都能吸收嗎?寶寶的營養足夠嗎?身體發育是否合格呢?

給寶寶體檢並非多餘,也不是例行公事的走過場,體檢能幫助媽媽發現寶寶的成長髮育過程中難以察覺,或者被忽視的問題和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所以,根據不同月齡段寶寶生長髮育的特點,我們總結了一份寶寶體檢指南,如果你剛好是位新手媽媽,想知道從寶寶出生到2歲要做哪些重要體檢,看這一篇就夠了。

別忽視寶寶的體檢,多久檢?怎麼檢?這裡告訴你

  • 新生兒體檢

查看有無窒息和先天性疾病

寶寶出生時和出生兩三天內,醫生會為他做一系列常規檢查,以確保寶寶可以健健康康地離開醫院回家。這其中比較重要的兩項就是阿氏評分和足後跟採血。

阿氏評分:醫生在寶寶出生後1分鐘、5分鐘、10分鐘分別評估膚色、心率、應激反應、肌張力和呼吸幾個方面,並打分,判斷有無窒息情況。

足後跟採血:一般寶寶出生2天后會做這項檢查,判斷寶寶是否存在先天性的代謝異常。

  • 滿月體檢

瞭解生長髮育速度

我國很多地區都有產後42天媽媽和寶寶一起回出生的醫院檢查的慣例,所以媽媽可以把寶寶的滿月體檢安排在這一天。寶寶的滿月體檢以評估生長髮育速度為主,醫生會重點測量身高、體重、頭圍和胸圍,尤其關注體重增加的狀況。相比出生時,寶寶的體重增加幅度在0.6千克到1.2千克之間是比較正常的。

【媽媽要注意】

1)儘量避開寶寶的睡覺時間去體檢,喂好奶出門。

2)帶一些寶寶平時喜歡的安撫物品,隨時配合醫生安撫好寶寶以防劇烈哭鬧。

別忽視寶寶的體檢,多久檢?怎麼檢?這裡告訴你

  • 半歲體檢

評估大腦智力發展進度

半歲體檢的最重要目標是由醫生來評估寶寶大腦發育的程度,所以在寶寶6到8個月之間去醫院做一次半歲體檢很有意義。在體檢中醫生會通過讓寶寶去撿拾和擺弄小玩具來觀察寶寶手眼協調能力,判斷寶寶大腦智力的發育狀況。

【媽媽要注意】

智力測試只是參考。醫生會根據體檢當時寶寶的表現給出評估參考,但有些寶寶可能只是怕生,或者情緒不佳而導致沒有很好地完成整個過程,媽媽不用太在意,平時多注意寶寶在家的表現,並參考醫生的建議讓寶寶多加練習即可。

  • 一歲體檢

重點檢查是否貧血

1週歲體檢的意義在於“承上啟下”,總結過去一年的變化,為接下來的身、心全面發育打好基礎。這次體檢醫生可能會重點瞭解餵養情況,根據寶寶的食譜和進餐時間安排來評估寶寶的營養攝入是否均衡,同時做手指採血驗血常規,通過這兩個方面來綜合判斷寶寶有沒有出現貧血等問題。

【媽媽要注意】

血常規檢查單中各種表示“異常”的箭頭常常讓媽媽們看得心驚膽戰,這是因為目前血常規檢查結果是按照成人對比值來得出的,所以媽媽不要慌,也不要自己上網查信息,拿著單子回去找醫生就對了。

母乳中的乳鐵蛋白能幫助寶寶促進鐵的吸收,對預防缺鐵性貧血很有效果。

媽媽要儘量給寶寶母乳到1歲,離開母乳後,也建議給寶寶繼續選擇乳鐵蛋白含量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繼續餵養,以防止這個月齡段的寶寶出現貧血的症狀。另外,乳鐵蛋白還有殺菌消炎和提高寶寶的免疫力的作用,能全面提升寶寶的天生保護力。

別忽視寶寶的體檢,多久檢?怎麼檢?這裡告訴你

  • 2歲體檢

綜合體型趨勢定型

通常到了寶寶2歲時,今後的綜合體型趨勢就基本定型了,根據身高、體重在百分表中的位置,醫生會大致判斷寶寶是偏胖、正常還是偏瘦,並給出科學的餵養建議。另外,醫生會在2歲體檢時根據寶寶社交能力發育的情況,對自閉症進行篩查。

【媽媽要注意】

寶寶越長大,媽媽可能遇到的狀況就越複雜,平時留心記錄寶寶任何一點異常狀況,在體檢時與醫生討論,聽取醫生的建議,以免錯失潛在疾病的治療良機。

寶寶的生長髮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給他的每個階段都打好基礎,寶寶才會健康成長,並擁有一個多姿多彩的未來。定期帶寶寶體檢,主動與醫生交流寶寶的情況,聽取醫生對於寶寶各個方面生長髮育狀況的評價和建議,是非常重要的。媽媽也要牢記,判斷寶寶生長髮育的快慢要和寶寶出生以來的每一次體檢和記錄來比較,而不是和別人家寶寶來比較。只要接受了每個寶寶獨特的生長節奏,就能享受到寶寶帶給你的每一次驚喜。


小貼士

每一次體檢前,媽媽都要做好這些準備工作,以便和兒科醫生當面高效地溝通:

  • 帶好過去每一次體檢的各種報告,以供醫生比較參考。

  • 如果不是自己帶的寶寶,要向主要帶寶寶的家人詳細瞭解寶寶一天的餵養、運動、睡眠、排便狀況,以及寶寶新學會的動作、技能等,整理成一份文字帶去,以便醫生詢問和給出新的建議。

  • 抓住和兒科醫生面對面的機會,仔細回想下平時對寶寶一些狀況的疑問,和下一階段可能會面臨的問題,以便當面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