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陈涌泉之后,还有没有真正的清门相声?

相声苗力群


在讨论这个话题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什么是清门相声。

清门相声不是流派,清门相声也不是“文哏”相声,清门相声更不代表文明相声。“清门相声”只是代表一个群体,“清门”只是对八旗票友下海自成一派的统称,和表演内容没关系。

清门相声有几个先决条件,

第一,是票友下海,“票友”是社会身份的象征,此处“票友”不单单指爱好者。

第二,演出相声只为施展才艺,不为赚钱,甚至目的可能是为了花钱。

第三,清门艺人演出必须用红白帖子相请,在演出时将帖子压在茶海处,以示清高。

清门相声是特殊年代里特殊的产物,当时来说“清门”的表演形式在权贵眼中是一种流行,在戏曲领域也有类似现象,比如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就是有名的戏曲票友,艺术成就相当高,被称为昆曲大家。

可这不代表“清门相声”就不说荤段子,“艺术和性”永远是体现男人魅力最好的方式,就和今天一样,有身份有地位的领导偶尔也会说说黄段子。只不过“清门”艺人不以此为赚钱手段而已,与撂地的“浑门”艺人相比,“清门”显得更从容自在,因为他们不必为米粮折腰。

但是这也决定了“清门”必然会消失的结果,“不事生产”本身就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即使“清门”群体在相声艺术方面有成就。

于是相声历史上所谓的“清浑合流”就发生了,这也促成了相声历史上第一次高峰期,就是常说的“相声八德”。

严格来说,“清浑合流”之后就不存在什么“清门相声”。只不过就和现在有人喜欢鼓吹自己有满清皇族血统一样,“清门相声”也被人为的吹捧起来。

我们要肯定“清门”对相声艺术的贡献,但是也没必要高估它,因为能“清浑合流”就意味着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逗妇乳不是豆腐乳


顺便说说:相声除早期存在清门,浑门两个流派,以后根本没有流派!什么马派,常派,侯派,毫无道理。具体原因,我会详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