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劉長卿的《送劉萱之道州謁崔大夫》精析

劉長卿的《送劉萱之道州謁崔大夫》精析

信陵門下三千客,君到長沙見幾人是什麼意思?


​這兩句詩出自劉長卿的《送劉萱之道州謁崔大夫》:

沅水悠悠湘水春,臨歧南望一沾巾。

信陵門下三千客,君到長沙見幾人。

有些回答的朋友將這首詩歸類為送別詩。看上去像,但實際上是沒讀懂。這首詩並不複雜,網絡上又沒有相對應的釋義,就有些朋友憑感覺在回答。憑感覺回答是沒錯,但前提是自己要搞清楚意思。

我們先看題目,只有搞懂了整首詩,才能確切理解這兩句詩是什麼意思。

《送劉萱之道州謁崔大夫》,這不和《送孟浩然之廣陵》差不多嗎?不是送別詩是什麼?

當然不是,因為這題目裡面多了“謁崔大夫”四個字。“謁”是進見、拜見的意思。崔大夫呢?是當時被貶到道州當刺史的崔渙。崔渙在唐肅宗登基那幾年是當過宰相的,飛黃騰達多年。到了代宗時期,因為一些過失被貶到道州。

劉長卿的《送劉萱之道州謁崔大夫》精析

那麼劉長卿和崔渙是什麼關係呢?劉長卿雖然比崔渙只小了兩歲,但是仕途就差了很多。好像是剛好中了進士,還沒發榜,就趕上了“安史之亂”。這就確實是有點背了,然後崔渙被唐肅宗委派為江淮宣諭選補使,選拔人才。而劉長卿就是這一批選上去的官,雖然沒當多久就貶官了,但是古時候這種關係是很緊密的,也就是說劉長卿其實算是崔渙的門生。

而這種關係,是一輩子的。劉長卿也是個長久之人,雖然後來崔渙失勢,但是他在送這個劉萱去道州的時候,想起崔渙來,就寫了一封信表示問候。

這個也算得人之常情吧。

這才是這首詩的主題。之,是去的意思。謁,是拜見。送劉萱去道州,替我拜見一下崔先生。就是這個意思。

這是一首平起入韻,押平水韻“十一真”部的七絕。平仄格式就不說了,畢竟到了中唐,格律對於詩人來說是家常便飯,合律不稀奇,出律才稀奇。

劉長卿的《送劉萱之道州謁崔大夫》精析

我們具體來看詩的內容。

“沅水悠悠湘水春”。首句寫景起興。劉長卿這段時間是閒居等空缺的狀態,旅居江浙。那麼這可能不是他親眼看見的景色了,除非他當時旅行到了湖南境內。因為湘江、沅水都在湖南境內,這就是寫道州風光。悠悠,有遙遠的意思,也有憂愁、思慮的意思。

春天來了,先生那裡湘江、沅江的水啊,悠悠盪盪,思緒滿懷。

“臨歧南望一沾巾”。歧,岔路口。到了岔路口了,就是要分手了啊。這就是寫送劉萱。沾巾,大家都知道,就是哭泣。

到了分別的岔路口,望著南方,不禁黯然淚下。

這裡要注意“南望”,南望道州,那說明劉長卿在道州以北,那麼他真的有可能是在洞庭湖區,也就是湘江附近。在這種情況下,首句的寫景就是實景了。

劉長卿的《送劉萱之道州謁崔大夫》精析

“信陵門下三千客”。第三句轉開,不再寫景和事,開始抒發感嘆,寫人。“信陵”就是指信陵君,魏國公子魏無忌,戰國四大公子之一。據記載他在全盛時期門客過千,勢力極大。“三千客”有些文藝誇張的成分,不過他並非寫信陵君,而是用門客三千這種盛大的氣派來寫崔渙當年宰相位上的風光。崔渙是河北安平人,和信陵君的魏國倒是有些重合。

“君到長沙見幾人”。閣下現在貶到道州,那些圍在你身邊的還剩下幾個人呢?這裡“長沙”是用了漢初賈誼被貶長沙的典故,用“長沙”代指崔渙的貶地道州。

所以這兩句就好理解了,無非就是說榮華富貴,過眼雲煙罷了,想當年您也是門客眾多、夜夜笙歌,如今那些追逐名利之徒都去了哪兒呢?

劉長卿的《送劉萱之道州謁崔大夫》精析

單看這兩句,還真琢磨不清劉長卿到底是個什麼態度。是送溫暖呢?還是揶揄?你要說當年可能被崔渙不待見,沒給個好點的官,現在回諷也說得過去。

但是我們看詩,即便不瞭解事情背景,詩人為人,整首詩還是要看的。首句有“悠悠”之思,第二句有“南望”一哭,很顯然劉長卿是把崔渙當作老師、老朋友,為他如今的地位和境遇感到不平,也是對崔渙的一種勸解,希望他達觀,看開這營營眾生。

也許是書信往來比較多,口氣也就相對平常隨意,但是用心是深沉而良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