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歷史簡介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唐朝的正式國號是“唐”,原意是晉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被追封為“唐國公”,其後,爵位傳至李淵。李淵是隋朝時行宮居晉陽(今山西太原)留守,以尊隋為名起兵,每戰必克,直入長安,在隋恭帝楊侑禪讓帝位後便以“唐”為國號,因國君姓李,故又稱李唐,尊稱為大唐。

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歷史簡介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發動晉陽兵變,次年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之後武則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龍革命後恢復大唐國號。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經濟繁榮、四夷賓服、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又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國勢復振。878年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

唐朝是版圖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唐代國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現代中國的疆界範圍。唐朝全盛時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也是當時世界的強國之一。那時的新羅、高句麗、百濟、渤海國和日本等周邊屬國在其政治體制與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響。

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歷史簡介

在唐朝的前半葉,社會經濟處於上升階段,文化先進,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與技術的大輸出時期,兼容幷蓄的社會風氣,也給五胡十六國以來進居塞內的各個民族提供一個空前的交流融合環境,在過程中亦從外族文明汲取諸多。唐朝的後半葉,處於中國歷史的轉型期,土地、鹽鐵、賦稅制度的改革標誌著社會的變化,自中期以下的繁榮,主要表現在工商業的興盛上。

唐朝自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後,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又借羈縻制度徵調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攻伐敵國,並讓南詔、新羅、渤海國、日本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政治制度。

唐代科技、文化、經濟、藝術具有多元化特點,在詩、書、畫各方面湧現了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顏筋柳骨的顏真卿、柳公權,畫聖吳道子、李思訓,音樂家李龜年等。唐朝文化兼容幷蓄,接納海內外各國民族進行交流學習,形成開放的國際文化。唐朝與當時阿拉伯帝國並列為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歷史簡介

唐宣宗之後,唐懿宗與唐僖宗是著名的無能昏君,使唐朝一直走下坡路。唐朝後期,戰爭不斷,經濟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發農民起義,唐朝經濟命脈的江南地區經過黃巢的打擊,唐朝統治名存實亡。經過黃巢起義後,把唐朝的基礎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軍也損失過重,所以宰相與宦官爭權不斷。黃巢起義後,唐僖宗在唐末的動亂中死去,由弟唐昭宗繼位。

公元898年,發生了神策軍中尉劉季述等人的政變,唐昭宗被軟禁,太子李裕開始監國,同一天宦官假傳聖旨,說唐昭宗退為太上皇,並令皇太子即位,年號光化。到了天覆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聯合禁軍將領孫德昭打敗了劉季述,迎唐昭宗復位,李裕復降德王。而朱溫與李克用成為唐末的風雲人物,在朝廷各樹黨派,在朱溫的支持下,宰相派勝利,朱溫入宮盡誅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溫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之後不久將唐昭宗殺害。

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歷史簡介

天祐二年(905年),朱溫大肆貶逐朝官,並將三十餘位朝臣殺死於白馬驛,投屍於河,史稱白馬驛之禍。朱全忠本想等統一後再奪取帝位,但因徵淮南失利,所以提早於907年逼迫唐哀帝禪讓。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改國號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定都於開封。唐朝滅亡,立國共290年。

唐朝滅亡後,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後唐和十國的南唐都自稱是唐朝的承繼者而用“唐”作為國號,事實上他們的皇帝與唐朝的皇帝並無血緣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