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提起大院景觀,你可能會想到山西的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大院……其實,在涉縣的一個山谷裡,“藏著”一座800多歲的古山寨——劉家寨(又名劉家大院)。800年風霜歲月走過,寨牆、屋宇、宗祠、街巷、殘碑斷文……處處散發著歷史的氣息,講述著一個家族的興衰故事。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偏城村古村落有東南北三個城門,圖為北門,建於明崇禎年間


劉家寨位於涉縣西北部距縣城60裡的偏城鎮偏城村。據劉家寨第二十代傳人劉棟先生介紹,偏城劉家,是聞名山西黎城、河北涉縣兩縣的大戶人家。在金末元初和清中晚期,曾兩度輝煌,出過金崇州太守、元奉國上將軍涉縣左副元帥劉震和清武功將軍劉道泰、武進士昭武都尉劉榕這樣的歷史人物。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四合院大門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俯看石柱院


古山寨建在一處方整的高崗之上,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100米,寨牆周長約471米,佔地面積16600平方米。現存建築80%以上為清代末年到民國初年建造,全部是磚石土木結構,寨內有七門圪廊、四十八個分院,每個分院是北方少有的典型的寨子式建築,有純木建成的明樓院,中、歐結合的進士第,四根巨大青石撐屋的石柱院,均依山而建。其中“將軍第”、“進士府”等古建築仍然十分威嚴。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獨具風格的山間城堡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帶有歐洲建築元素的門樓


徜徉於寨中的大院深巷,官宅民居,讓人彷彿穿越到一個遙遠時代的幽深空間,或隱或現地看到800年前的生活場景。寨子裡,老屋新房混存,寨中道路佈置整齊,以南北兩條為主,東西多成“丁”字形,採用青石鋪築。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高聳的屋牆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明樓院精美木雕


劉家寨中的院子大小、風格各異。“將軍第”和“進士府”最為威嚴,均是串聯式的一進三院,依山而建,前後落差有9米之高。可以從一條50米長的甬道走向二門,路兩側各有兩層配房,進二門是一座左右對稱的廳堂,堂內套間,約五十米深,木雕窗欞,石刻柱頂。穿過廳堂,上三階,又進一四合庭院,正中是正堂大廳。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進士府門樓,1940年馬港留守處舊址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進士府斗拱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大清乙丑科進士劉榕為父所立將軍第


任何一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家風傳統。傳統是一種性格,是一種氣質!  劉家寨現存石質門楣楹聯30餘副,木質匾額2塊,木刻、磚雕、石雕隨處可見,都記載著“明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學精髓,也是劉氏祖先對家族待人處世、為民居官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準則。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武德騎尉府


世代相傳的家風傳統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磚雕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影壁上的“福”字


 行走在劉家寨的各條街道和各個院落內,隨處可見捶布石、志石(練武用的石頭)、磨盤、石獅子等石刻,這些石刻彰顯了我們劉家的家魂。據不完全統計,劉家自清代道光年以來,除朝廷欽點任命者外,僅貢生就有8人,武生8人,生員5人。從民國到建國後大學教授3人,作家1人,取得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7人。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拴馬石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排水口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練功石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被毀壞的石獅子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雕花石階


“敦本(厚而不愚、遵本固根)”、“德臻(正德厚生,臻於至善)”、“整齊嚴肅(作風正派、行事認真)”;“篤禮崇義(忠於禮教,崇尚正義)”;“枕經藉史(刻苦學習、不捨晝夜)”;“威鳳祥麟於時為瑞;醴泉芝草蓋代之華(人才是家庭發展的預兆和根本;艱辛努力成就蓋世棟樑)”;“祖武箕裘家聲麟風;皇猷黼黻國器圭璋(繼承先輩祖業維護家族聲望做品德高尚的人,輔助朝廷治國安邦做出類拔萃的棟樑之才)”等等。”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武德騎尉府偏門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武德騎尉府門前上馬石


烽煙歲月的鮮紅歷史

 劉家寨雖已歷盡歲月滄桑,但風骨猶存,這裡不僅演繹了劉家的歷史故事,也記錄了一段烽煙歲月裡太行軍民抗戰的傳奇。

1938年農曆正月初十,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遣團和中共冀豫特委近百人風塵僕僕地開進偏城,直奔劉家寨。這支隊伍進寨後,走家串戶,掃院擔水,對百姓秋毫無犯,在這裡開啟了一段鮮紅的歷史。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偏城縣縣委曾於1938年至1946年駐偏城村劉家寨將軍第,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遣團也在劉家寨秘密駐紮了7年之久。之後,偏城縣建制,偏城村成為“偏城縣”的首府。據悉,八年抗戰中,偏城縣共向部隊輸送官兵2242名,前仆後繼犧牲疆場535名。為了全民族的解放,戰時的偏城縣村村有烈士。

劉家大院——深藏太行山800年古山寨偏城劉家寨

明樓院,1938年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遣團和冀豫特委駐地舊址


得益於劉家寨的存在,偏城村於2007年5月12日被省政府評為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008年10月14日被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1年被涉縣縣政府列為十大旅遊項目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