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如何理解“難得糊塗”這四個字?


如何理解“難得糊塗”這四個字?


前言:

“難得糊塗”四個字,是人生哲學的經典。詮釋了人生價值所在。

難得糊塗:指人在該裝糊塗的時候必須裝糊塗。是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傳世的名言,乃至現在也是中華大地上,家喻戶曉的座右銘。鄭板橋為人之道與人生之路的醒悟,出自他的心聲。我們後來人感慨這“難得糊塗”四字中富含的哲理性。視為珍寶,常常以條幅的形式掛於家中作為處世警言,告誡自己,醒於家人及周圍的朋友。

鄭板橋老人家從畫、從書、從官、從事,把一份愛國的熱心,融化成了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又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的豁達心態裡悟出: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如何理解“難得糊塗”這四個字?


鄭板橋“難得糊塗”的來歷。四字寫的妙趣橫生,韻味技嘉,將草隸篆溶於一體而獨創奇特寫法。據傳,有一年,鄭板橋到山東萊州雲峰山觀摩鄭公碑。晚間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裡,老儒自稱糊塗老人。兩人交談默契,老人家裡有一塊硯臺,鄭板橋看了讚賞。老人請鄭板橋留下墨寶,以便請人刻於硯臺背面。鄭板橋便題寫了“難得糊塗”四字,蓋上了自己印章“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硯臺有方桌大小,鄭板橋留有餘空,也請老人題寫跋語。老人寫道:“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石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寫罷也蓋了自己的印“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鄭板橋頓生敬意,便又提筆補寫了一段文字:“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報也。” 這段文字傳入至今成為佳話。

如何理解“難得糊塗”這四個字?


“難得糊塗”詮釋感觀幾點如下:

難得糊塗,提升人們的思想。是人們的心靈知己。也是一場生命的相遇,開悟疲憊的心靈。

1.糊塗一些便也醒悟

鄭板橋在濰縣“衙齋無事,四壁空空,周圍寂寂,彷彿方外,心中不覺悵然。”於是他在想“一生碌碌,半世蕭蕭,人生難道就是如此?爭名奪利,爭勝好強,到頭來又如何呢?看來還是糊塗一些好,萬事都作糊塗觀,無所謂失,無所謂得,心靈也就安寧了。”

當今社會也是如此,在工作中上下級關係,無原則的堅持自己的。有時自己的想法也不是那麼完美,一道題都有好幾個解。只要目標一致,計劃完整,產品優質就成。如鄭板橋的難得糊塗自嘲一下,無妨大雅。這樣能很好的協調上下級關係,也是尊重對方。

如何理解“難得糊塗”這四個字?


南懷瑾說:“一般人都知道,生命活著要有用處,有價值。其實,人生的價值,自己覺得沒有用的,最有用;規規矩矩、老老實實活一輩子就好了。這是莊子的結論。”也許人們會感覺這樣的想法很消極,沒有生活的能量動力,但真正意義的生命價值又有誰能夠給一份完整的定義呢?本來人一路走著,路曲曲折折滿是坎坷,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對於人生價值,只要自己處理好自己拿捏分寸,讓一步,糊塗一下也是好事。

如何理解“難得糊塗”這四個字?


2.委婉“糊塗”不傷大雅,還能成大事

糊塗有兩種:一種是真糊塗為懵懂處世,一種是假糊塗,白貓黑貓瞭然於心。後一種是“難得糊塗”。

聰明的人,是懂得怎樣將自己的聰明才智隱藏起來,避免鋒芒畢露的展現,進入糊塗階段。有一故事,在楚頃襄王執政時期,屈原政治上遭受重大打擊,被流放。心情苦悶,來到江畔吟一首《漁父》。他沿著江邊邊走邊唱,面容憔悴,漁父看到問,為什麼會落到如此田地?屈原回答:“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意思是,天下的人都渾濁,我一人志清,不同流合汙,因此被流放。漁父回應說:“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意思是,聖人都不死板地對待事物,還能隨著世道變化而變。為什麼想的那麼深刻又自命非凡,落到被流放的地步。

如何理解“難得糊塗”這四個字?


委婉一點的糊塗,時應當順勢而為,活得輕鬆自在,過分的在意將把自己逼入絕境。

聰明與糊塗在處理人際交往的關係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技巧,沒有優劣之分。只不過是需要過於聰明的人能夠學得“糊塗”一些,對自己會得到更多的益處。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有的時候糊塗好過精明,大略好過認真,這樣才能成其大事。

如何理解“難得糊塗”這四個字?


3.何謂“難得糊塗”呢?

何謂“難得糊塗”呢?也就是笨一點沒什麼,也是沒有關係的,但一定要守規矩,守法制。做人有時需要糊塗一點,過多地精打細算,未必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生活於世不必將事物看得過於透徹,那樣也未必能夠得到真正的心安。

難得糊塗,簡單的四個字,道出了人生的大智慧。經歷過世事滄桑的人,能夠知道其精髓和深悟。糊塗也好,明白也罷,都是內心沉澱的一種經歷。跨越之後,才能將這份感知達到昇華。在看似簡單的心態裡,認識萬物的真相,看到繁華背後的沉靜和樸素。這一切表象的背後,要一雙看似糊塗的慧眼,也要一份明白的慧心,更需要寧靜致遠的內涵。

如何理解“難得糊塗”這四個字?


4.難得糊塗,心安平和

難得糊塗,是聰明人一種為人處事的最佳方式,也是在前行的腳步中感悟內心的平和與安逸。

需要糊塗一次時,也能取得心態平衡。因為“吃虧是福”既是“難得糊塗”最好的詮釋。

其實鄭板橋從不糊塗,他的“難得糊塗”,自有苦衷。他是極為清醒的人,做事正派,對讒言無能為力時,才難得糊塗。

“難得糊塗”難在那裡呢?難在畢竟清醒。心如明鏡又無法對惡勢力視而不見,也難在一枝一葉總關情,有時只能假裝糊塗。

難得糊塗與活得明白,正如理性與感性一樣,看似一對矛盾的組合體,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做人處事,平和在心,亦可淡然。

如何理解“難得糊塗”這四個字?


5.聰明是與生俱來的智慧,糊塗也可說是聰明的一種表現

人生最重要的是,將聰明與糊塗集於一身。需要展現聰明才智時,就應該表達出來,該裝糊塗時就需要糊塗。可以讓自己的內心充滿陽光與希望,並且能很好的保護自己不受侵害。

生活在一個煩雜的社會里,外界的渾濁有時令人難以分辨。人們除了無奈,更多的是無為。在人們無力駕馭社會和無力扭轉乾坤時,面對生活現實,不逃離世俗。那麼,人們就要學會難得糊塗,活得明白。

難得糊塗,是有一雙慧眼,看透看破世俗生活的一種頓悟,這是智慧標誌,也是聰明的一種習慣表現。

如何理解“難得糊塗”這四個字?


結語:難得糊塗是人生態度。

活得明白,是在說,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活明白。難得糊塗也只是表相,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想糊塗才是內涵。

難得糊塗,糊塗難得。讓人深思,讓人回味,要想讀懂它,不光是用心就能讀得懂,還要身心經歷歲月,細磨研磨。讀懂了這個,也就讀懂了生活,也就讀懂了快樂,也就讀懂了幸福。讓自己在別人自以為聰明的時候糊塗,在自己將要糊塗的時候聰明。

糊塗是一種思想,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寬闊的境地。糊塗也是一種難得的自信,是用自己的寬容心態和對世俗生活的熱愛,用含蓄而高雅的方式回應生活中的種種,便是灑脫中的心如止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